1933年5月6日,一聲槍響打破了夜的寂靜,一名女子聽到槍聲後,提著槍就衝向了屋外,不幸被一顆子彈擊中倒下,但是她以堅強的意志力跪在門前繼續阻擊敵人,很快血就染紅了門框......
7歲的兒子見狀,迅速地爬到她的母親身邊,想要將母親扶起來,但是任憑他怎麼努力,母親都站不起來。這時,母親將手中沾滿鮮血的手槍,以及4塊銀元交給了兒子,並且叮囑兒子說道:“快......走,去......找......你......大......舅,報......仇......”母親用最後的力氣推著兒子。
隨後又是幾聲槍響,只見他的母親腹部中彈,倒在了血泊之中......
只有7歲的兒子,哪裡知道舅舅在哪啊,他只知道舅舅在山的那邊。夜晚的山上到處充斥著槍聲,男孩就拼了命的向山的那邊跑去。
可是他剛跑了幾步,腳就像是灌了鉛一樣,怎麼也跑不動了,他癱坐在地上,摸了摸自己的腳,黏糊糊的東西隨即粘在了手上。
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的腳也被子彈擊中了,慢慢地他就暈了過去。不久後,恰逢廖漢生等人去接應,發現了他,就將他救了回去。
故事中7歲的兒子名叫向軒,他的母親名叫賀英,而母親口中的舅舅,就是鼎鼎大名的賀龍。
其實賀英並不是向軒的親生母親,向軒的母親另有其人。這其中有何緣由呢?故事還要從向軒坎坷的人生經歷說起。
1926年3月,小向軒出生在湖南省,他的父親名叫向生輝,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他母親名叫賀滿姑,家中兄弟姊妹七人,是賀龍的胞妹,賀滿姑從小性格就十分的要強,平日裡就連人人都敬重的大姐——賀英,她也敢去犟嘴。
在小向軒出生之前,賀滿姑就隨著大姐賀英參加革命。隨後又憑藉著賀龍從武漢捎回來的槍支,以家鄉魚鱗寨為基地,各自拉起了抗日的隊伍。
1928年,賀龍受到黨中央的指派,回到湘鄂西,於是賀英就把自己手中的武裝交給了賀龍,由於賀家的兒女都隨著賀龍鬧革命,小向軒就由自己父親照顧,5月,賀滿姑所在的隊伍被敵軍打散,失去了與大姐和賀龍的聯絡。
於是滿姑帶著隊伍回到自己的家鄉,由於時間長沒見到自己的子女,她十分的想念他們,於是將小向軒三兄妹接到了身邊。
5月下旬的一天,賀滿姑帶著孩子回家,被當地的惡霸地主率兵包圍,拼盡全力才得以突圍,幾經輾轉,賀滿姑帶著孩子逃亡至段家臺。
不久後,訊息走漏,賀滿姑很快就又被敵人包圍,經過激烈的槍戰,賀滿姑因為子彈打完,最終被俘,她的三個孩子也隨著被抓。(此時向軒才1歲零3個月大)
被捕後,賀滿姑和她的三個孩子被交給了國民黨當局,為了引誘賀龍出現,國民黨隨即就將賀滿姑的被抓的訊息刊印在報紙上。
賀滿姑在監牢期間,國民黨反動派,對她施以各種酷刑。不久後,她託經常給牢裡送飯的陳東姑給她買來鴉片,打算吞鴉片自盡。吞完鴉片的賀滿姑很快就被敵人發現,於是敵人採取異常卑鄙的手段將賀滿姑處以極刑。
敵人打算斬草除根,將賀滿姑幾個年幼的孩子處死,賀英得知以後,用重金將身在監牢的小向軒兄妹救了出來。
被救出的向軒骨瘦如柴,雙眼無神,目光呆滯,身體不停地顫抖,原本稚嫩的小臉,變得又黑又黃,衣物上面也沾滿了屎尿,雙手就像烏鴉的爪子一般......
看著可憐的小向軒,賀龍說道:“大姐,你沒娃娃,這向軒也沒了母親,以後他就跟著你吧!”自此以後,小向軒就跟著賀英一起同吃同住,叫她賀英媽媽。
向軒自小就和他的舅舅一樣,很喜歡打槍,在他四歲的時候,就經常偷偷地將賀英媽媽的槍拿到樹林裡面練習,賀龍和賀英不止一次的訓斥過向軒。
在賀英媽媽的耳濡目染下,向軒自小就嫉惡如仇,並且將自己母親被國民黨殺害的事情,一直牢牢的記在心中。
在向軒6歲的時候,紅軍捉住了當時抓走賀滿姑的團防團長張恆如,賀龍安排廖漢生、肖慶雲和向軒將張恆如押回軍部,向軒想到母親的大仇,在半路上,就將張恆如給處決了。
1933年,向軒7歲,湘鄂西的革命進入最難熬的時期,紅軍不斷地遭受襲擊。部隊被迫地撤出湘鄂西,而賀英媽媽繼續帶領著游擊隊堅持戰鬥。
同年的5月,當地的農民會出現了叛徒,將賀英媽媽的住所報告給了敵軍,於是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被廖漢生救起的向軒隨後被送到賀龍處,見到自己的外甥渾身沾滿鮮血,一隻手緊緊地攥著一把沾滿鮮血的手槍,以及賀英媽媽留給他的4塊銀元。賀龍深深地吸口吸了一口煙。將自己的悲憤連同煙吸進心底。
向軒見到舅舅賀龍,此刻的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淚水,直接在舅舅的面前哭了起來,將賀英媽媽被敵人殺害事情,跟舅舅說了出來。向軒隨後拿著賀英媽媽留給他那把沾滿鮮血的手槍,交給了舅舅。
自此以後,向軒留在了賀龍的身邊。在司令部警衛連當勤務兵。
1935年,紅二、紅六方面軍,在賀龍、任弼時、關嚮應的領導下,開始從湖南省踏上了漫漫的長征之路,九歲的向軒已經成為一名副班長,自然也跟隨其中。
在長征的路途中,條件十分的艱苦,戰士們經常吃不上飯,年紀輕輕的向軒就經常幫助戰士們找吃的。
向軒在長征時,腳上的槍傷還沒有完全康復,因為在部隊,經常需要走路,導致他的腳,總是好了又復發,一直拖到長征,賀龍就給向軒和其他同行的兩個紅軍小戰士安排了一匹馬,讓他們三個輪著騎。但是身為副班長的向軒,大部分都是在走路。
在大部隊休息的期間,向軒總是穿著他那身寬大的衣服,一會去摘菜,一會去掃地,就像有用不完的力氣一樣,去送信、做傳令兵、站崗放哨,哪裡有空缺就去哪裡。完全像個小大人一樣。
九歲的孩子難免會犯錯誤,在一次部隊經過雲南的時候,向軒看到路上有一匹花馬,他見到馬後,直接將馬騎到隊伍中,賀龍得知情況後,立即訓斥向軒,責令他立即將馬歸還到原處。
向軒在紅軍裡面被稱為“紅小鬼”,他的“鬼”有時用在調皮搗蛋,有時用在為革命積攢力量。
那年的冬天,天氣寒冷,黃河上面結了厚厚的冰,紅軍戰士為了能夠取暖,每個戰士都揹著一大筐煤,向軒也在其中,別人背的都是上百斤的煤,他背的僅僅幾十斤,甚至更少。
在冰上面行走難免會滑到,許多戰士剛開始行走時,都會摔在冰面上,可是在後來大家都不滑到了,向軒還屢屢得故意滑到,目的是為了減少自己背的煤。大家看到了也不故意揭穿他,因為戰士都知道他還小。
但是賀龍不知道在哪聽到了這件事,立即就將向軒提過來問話,並嚴厲地批評了他的行為。
在軍部當宣傳員的向軒,小小的個子,總是頭上帶著一頂破舊的帽子,背上背個大斗篷,在人群中一站,總是那麼的引人注目。
部隊作宣傳的時候,向軒總是衝在人群中,唱著歌,動員著附近的鄉民,長此以往,這樣的效果還不錯,有一次,向軒帶著幾個小鬼,在一天的時間內,就動員來了37人。
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時候,窮苦的百姓不敢分走地主的田地。向軒就一家一戶地前去動員,給窮人們壯膽。向軒跟著那些老兵學得十分的快,將老兵在平時講的話,都給窮苦的百姓講了出來。
在向軒的鼓勵下,大家都紛紛拿起自己的種地的傢伙,去領自己的田地。
在紅軍到達陝北後,向軒就留在了延安,一天他帶送信去某個單位,在途中向軒被當地幾個兒童團攔住了去路,對他的身份表示懷疑,兒童團當即詢問道:“你是幹什麼的,到這裡幹什麼?”
“我可是老紅軍,我來這裡給首長送信的。”
幾名兒童團的聽聞後,打量著和自己一般大的向軒,都紛紛表示不信,認為他是個騙子,是在吹牛。
毛澤東剛好從這裡路過,兒童團隨即就拉著毛澤東的手,說道:“主席,你評評理,他說他是老紅軍,我們都不信。”
毛澤東也十分喜歡小孩子,便饒有興趣的說道:“你說你是老紅軍,有什麼證據啊?”
向軒說道:“我爬過雪山,走過草地。”
毛澤東一下子來了興趣,剛開始,真的以為是小孩子間吹牛呢!“你這麼小就參加了長征?誰能給你證明啊!”
向軒隨即說道:“我大舅和大舅媽。”
毛澤東說道:“你大舅是誰啊?”
“我大舅他叫賀龍。”
毛澤東會心的笑了,說道:“你這犟伢子,是賀鬍子家的人啊,現在我信了。”
之後,向軒就留在延安,從陝甘寧的邊區附小,一直學習到抗大畢業,
時間到了抗日戰爭的第二年,此時的向軒已經成為358旅工兵連副連長,他憑藉在抗大學習的知識,再加上平時在軍隊學習的經驗,他構想出“大老虎”和“飛雷炮”這種武器。
大家都知道向軒從小就點子多,並且還比較靠譜,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得到周邊同志們的一致認可。
心動不如行動,大家東拼西湊就將這個炮彈所需的材料湊齊了。 在向軒的指導下,終於將大炮的雛形完成了。向軒將自己的成果,向領導作了彙報。並且申請上戰場親自實驗。
一天中午,只聽見敵營的陣地上“轟隆”,“轟隆”兩聲炮響,頃刻間敵營被炸得稀巴爛,敵軍也是四散而逃。這正是向軒研製的“飛雷炮”射向了敵營。
“飛雷炮”的射程可達500多米,一次可將5公斤的炸藥送出,向軒在得知自己研製的炮彈這麼厲害後,又喜又氣。
高興的是他研製的炮彈比預想的還要厲害,生氣的是,上次他申請上前線親自實驗,想親自檢驗一下自己炮彈的威力和質量,但是首長並並沒有同意。
他的戰友們知道他的貢獻,都牢牢的記在心裡面呢,只是因為前線太過於危險了,他的兩位母親和父親都為革命奉獻出了生命,他萬一再出個什麼事,就沒辦法和賀龍交代了。
在隨後的一次戰役中,向軒最終如願衝上了前線,並且親自推著自己研究的土炮上了戰場,隨即又是幾聲炮響在敵人的營地響了起來,但是,這次敵人汲取了上次的教訓,並沒有四散的逃竄,而是在受到衝擊以後,仍然的負隅頑抗。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對戰,突然,敵人的一顆榴彈炮向著我方的陣營射來,落在了向軒的周邊,一瞬間,向軒的右腿被炸穿,右眼充滿了血絲,只見他掙扎了一會,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戰士們趕緊將向軒從戰場上救了回來,在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終於保住了性命,但是他的右眼徹底失明,身上也留下了21處傷口。
獨臂將軍賀炳炎在得知向軒負重傷以後,即為向軒的勇敢感到驕傲,又為他的傷勢而感到擔心,賀炳炎猶豫了好久,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向賀龍交代,最終還是鼓起了勇氣將此事彙報給了賀龍。
賀龍在得知以後,說道:“你沒有錯,不必自責,向軒為國家流血犧牲,這是賀家應該做的。就算是犧牲了也沒啥,別人的孩子能犧牲,我的孩子也一樣。”
轉眼間,向軒已經長大成人,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但是向軒沒結婚卻有了“兒子”,一時間沒人願意嫁給他。他的親戚朋友給他介紹了20多個物件,最終連一個都沒成,因為人家都認為他很花心,不結婚就生了兒子。
就這樣向軒花心的事情在周邊傳開了,組織上看到了向軒的難處,於是決定親自幫助他解決婚姻大事,向軒所在的單位領導穿著軍裝,帶著證明信,陪著他相親。
其實向軒的“兒子”是他姐姐的兒子,在困難的時期,養活一個孩子太不容易了,向軒為了給姐姐減少負擔,只好幫姐姐撫養一個。沒想到這件事卻成了他結婚的阻礙了......
時間轉眼間到了1966年,當時賀龍、徐向前和葉劍英等人還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接見軍隊院校師生,但是,不久後,就看不到賀龍的身影了。
正在看望賀龍的向軒也被幾個戰士帶上了火車,迎接他的將是將近5年的牛棚。
從牛棚出來後的向軒,生活十分的拮据,他結婚後一直不敢要孩子,就怕養不活,但他的妻子執意想要個孩子。
為了養活妻子和孩子,就想到了一個主意,把自己家住的臨街房子,後牆給砸開,開個小賣鋪。
由向軒沒有工作的兒子經營,這樣就可以補貼家用,於是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在成都的一個街頭,一名“紅軍貨郎”給兒子打工的畫面—向軒一隻手撥弄著算盤的珠子,另外一隻手遞過顧客所購買的商品......笑著說道:“您的東西,請您收好!”
1979年,向軒從副部長的位置退了下來,在他休息的那天,剛好廖漢生來成都視察工作,廖漢生知道向軒一直在成都生活,於是在百忙之中接見了向軒。
他們二人已經好幾年不曾見面了,兩人互相說著以前發生的往事,彷彿又回到了抗戰時的那段光陰,好不快活。
隨後,廖漢生又問起了向軒現在的工作狀況,在向軒的口中得知,現在向軒還是16級,一下子愣住,剛才的笑聲也都沒有了,表情凝重的說道:“16級,你怎麼現在還是16級啊?”
向軒說道:“像我這樣的軍中還是有不少的,這是歷史的遺留問題,屬於‘政治虧損’,如果我現在走走路子,提高一點待遇級別,那別的戰士該怎麼想啊?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自己,要不然看得不清楚。”
廖漢生聽到向軒的話,這才明白,這已經不是以前玩泥巴的小向軒了,現在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了。
廖漢生隨即誇讚向軒比以前成熟的太多了,向軒說道:“是革命的騾子馱大了我,是革命的乳汁養育了我。”他給廖漢生說著,似乎也是在給自己說。這句話是向軒的舅舅在教育他時給他說過的話,他一直牢記在心。
他時刻用心感受著賀龍的諄諄教誨,用行動懷念著賀老總。
向軒的一生是坎坷的,他1歲時,被抓進監牢,僥倖被救出後,他便失去了他的親生母親,自此就跟著賀英媽媽,但6年後,他卻親眼目睹自己的賀英媽媽,被敵人殺害,後又在一次戰役中,為了革命,失去了右眼。
但他也是幸運的,跟著賀龍舅舅,鍛造了他剛強勇毅的性格,在無數紅軍戰士的關懷下,他真正明白了革命的意義。
雖然在向軒退休時,他的官職並不高,但是退休後,一直保持著紅色的基因,在這幾十年中,一直堅持為部隊官兵作報告百餘場......
本文編輯:影子的灰
參考資料:《湘潮》《紅巖春秋》《黨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