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大進補,怎麼補?這樣補! 我們常說“損者益之,虛則補之”。虛,指的是人體的氣、血、陰、陽等不足而產生的虛弱徵象。氣虛補氣,血虛補血,陰虛補陰,陽虛補陽,或陰陽雙補,氣血俱補。
補氣,常用人參、黨參、黃芪、白朮等。
補血,常用阿膠、當歸、元肉、大棗等。
補陰,常用麥冬、天冬、沙參、熟地等。
補陽,常用鹿茸、肉桂,肉蓯蓉,淫羊藿、鎖陽等。
還有氣血雙補,用 八珍湯;陰陽雙補,用 龜鹿二仙膠,七寶美髯丹。
而腎為先天之本,內藏真陰真陽,脾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透過補益脾腎之根本來達到治療虛損的目的。
先說補腎,補腎有補腎陰,補腎陽。
腎陰虛常見,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潮熱,面部顴紅煩熱,盜汗,舌燥咽痛,手足心熱,牙齒動搖,足跟作痛。
六味地黃丸是治療腎陰虛證的基本方,是滋陰補腎的代表方劑。
六味地黃丸經加味又衍生出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左歸飲,都氣丸。其中,知柏地黃丸偏於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火旺,骨蒸潮熱,遺精盜汗之證;杞菊地黃丸偏於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虛兩眼昏花,視物模糊之證;麥味地黃丸偏於滋腎斂肺用於肺腎陰虛之喘嗽,咳嗽;都氣丸偏於滋腎納氣,適用於腎虛喘逆,呃逆;左歸飲為純補之劑,適用於腎陰不足,虛火不慎。
腎陽虛常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腰膝痠痛,下肢軟弱疲倦無力,少氣懶言,精神萎靡,自汗,口潤不渴。小便清長或小便頻數尿後餘瀝,大便稀溏,陽痿早洩,女宮寒不孕。
金匱腎氣丸補腎助陽的常用方劑,該方補陽與補陰藥相互配伍,故陰陽並補而以補陽為主,目的在陰中求陽,少火生氣。
右歸丸為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常用方,擅長溫補腎陽,填精補血。
金匱腎氣丸加味又衍生出 加味腎氣丸和十補丸。其中,加味腎氣丸常用於腎陽虛的水腫,小便不利;十補丸為金匱腎氣丸加鹿茸五味子,適用於腎陽虛損,精血不足。 補腎陽虛的常用方,還有鹿茸益精丸,龜鹿補腎液,興陽丹等。
秋冬大進補,是虛才進補,首先應辨別虛實,不虛則不補;陰虛補陰,陽虛補陽,但陰陽相互相依,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陽虛補陽宜佐於補陰之品,以陽根於陰,陽有所附,陰以制陽的溫燥,使之補陽而不傷津;陰虛補陰宣佐以補陽之品,以陰根於陽,使陰有陽所化,陽制陰的凝滯,使之滋而不滯;陰陽兩虛,則陰陽同步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