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指立冬後的十月,大雪後的十一月,小寒後的臘月。
《黃帝內經》有言:“冬三月,此謂閉藏。”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我們也要順應時令,蓄藏能量。
冬天的三個月,是萬物休養生息,生機閉藏的季節。
此時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一個字:藏。
冬藏,為身體儲能,把根基打牢固,來年必能厚積薄發。
1
藏身養壽
《鬼谷子》中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冬三月,萬物潛藏,最好的養生就是順應自然——藏身以養壽。
藏身的關鍵就在於:減少熱量的消耗,提高身體的機能和免疫力。
一是注意保暖。冬季氣溫偏低,寒氣凝滯,容易導致氣血不暢,引發風寒、舊症,保暖防寒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頭部、腳部,出門必要時就戴上帽子,晚上可用溫熱水泡腳促進血液迴圈。
二是多曬太陽。中醫認為“冬陽一寸值千金”,多曬太陽,可以補陽氣,抵禦外邪,提高免疫力。
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克服不良情緒,恢復到更好的精神狀態。
三是保證睡眠。《黃帝內經》說冬季應早睡晚起,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所以,平時晚上最好在10點前就上床睡覺,早上等到天亮再起床。
四是合理進補。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進補有助於益氣補虛,固本培元。
滋補以養腎為主,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等,但一定要溫補得當,以免內熱上火。
寒冷冬日裡,你要好好睡覺,認真吃飯,規律起居,養足精氣神後,才能和生活好好周旋,頤養天年。
2
藏心養性
冬三月裡,天寒地凍,滿目蕭索,人難免會情緒低落。
但人生無處不風雪,唯有藏心養性,寒冬方能變暖冬。
藏心,就是心平氣和,收起內心的焦躁抑鬱,淡定從容過生活。
吹冬風不悲,看冬雪不嘆,見花落不哀,還能品出冬天的縷縷詩意。
一年冬至,蘇軾曾獨自居住杭州,此時大地淒冷,寒雨蕭蕭。
但他沒有鬱鬱寡歡,而是一個人悠然自得的獨遊吉祥寺。
甚至興趣盎然地賦詩一首:“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還能有誰,能和我一樣,不是牡丹花開時節,也肯來獨自賞景呢?
冬至小團圓,蘇軾孤身一人在外,卻仍然能自得其樂。
可見,藏心是境隨心轉的豁達,更是修身養性的智慧。
如《管子》有言:“心之在體,君之位也。”
當你的心靜了,你的世界也就跟著清淨了。
往後的日子裡,學會藏心,哪怕人生如冬日般寒冷,你也能活得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3
藏鋒養福
《圍爐夜話》中說:“有才必韜藏,如渾金璞玉,闇然而日章也。”
有才華的人懂得韜光養晦,不露鋒芒,就像未雕琢的金玉,雖不炫目但卻貴重非凡。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真正的智者,往往深諳藏鋒養福之道。
司馬懿的人生就是:上半場低調內斂,下半場厚積薄發。
年少時,他埋頭苦讀,胸懷謀略,眼看漢朝國運衰微,即使曹操屢次徵召,他也是裝病推脫多年。
後來不得已入朝為官,司馬懿處處小心低調,收斂鋒芒。
在曹操面前甘為臣下,平日裡勤於職守,隱藏自己的野心和才能。
唯有如此,才在生性多疑的曹操面前得了一線生機。
直到曹操去世,司馬懿才顯露自己的奇策善謀,得到曹丕、曹睿的重用,權柄在握。
鬼谷子也說:“聖人之道,在隱與匿。”
藏起鋒芒,是中國數千年傳承下來的智慧。
做人做事,唯有藏而不露,才能行穩致遠,福澤深厚。
4
藏器養祿
《遵生八箋》曰:“冬之三月,乾坤氣閉,萬物伏藏,君子謹戒。”
大自然的執行規律,也暗藏著深刻的為人處世之道。
人生浮沉起落,有鮮花著錦之時,也有無人問津之日。
左宗棠年少中舉,意氣風發,但會試卻次次名落孫山。
加上家道中落,過得十分落魄,但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回到家鄉耕作苦讀。
在教書之餘,他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和能力。
後得林則徐賞識,以師爺之身,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展露驚才絕豔的軍事才能,自此一飛沖天。
恰恰是因為左宗棠蟄伏的二十年,他才能大放異彩,成為名滿天下的“左中堂”。
《易經》中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蟬鳴一夏,須等待幾個四季;俊鳥高飛,要豐滿三年羽翼。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急於一時,而是藏器於身,默默砥礪前行,然後等待機緣,一鳴驚人。
歸元寺中有一簽文:“歲冬萬物善伏藏,只待驚蟄春雷響。”
所有的潛藏和收斂,都是在沉澱自己,為了來日的厚積薄發。
藏,才是冬三月最好的生活狀態。
來源:微信公眾號“儒風大家”
作者:儒風君 · 櫻桃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