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之用,用藥請諮詢專業醫生。
傳說秦始皇外出遊獵,返回途中在一棵棗樹下休息,這時御醫端上了一碗人參鹿茸大補湯,秦始皇喝了一小口,感覺又苦又澀,不由心中火氣上竄,舉起藥碗就要向御醫頭上潑去。
這時,一陣秋風吹過,從樹上掉下了一顆大棗,不偏不倚正好掉在了藥碗中。秦始皇見狀一愣,心想,棗自天降,此乃天意。於是轉怒為喜,又喝了一口。這時,他明顯感覺藥湯的味道大變,喝完藥後,覺得一股暖流在胸中湧動,大有開始返老還童之感。
御醫看在眼裡,記在了心中,自此開始,每用補藥,必定加棗。此方也很快流傳了開來。
【概覽】本品為鼠李科植物棗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用時破開或去核。本品氣微香,味甜。以個大、色紅、肉厚、味甜者為佳。生用。
【藥性】甘,溫。歸脾、胃、心經。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應用】
1.脾虛食少,乏力便溏
本品甘溫,歸脾、胃經,能補脾益氣,適用於脾氣虛弱,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可與黃芪、黨參、白朮等健脾益氣藥配伍。
2.婦人髒躁,失眠
本品能養心血,安心神。治心陰不足,肝氣失和之婦人髒躁,精神恍惚,無故悲傷欲哭,心中煩亂,不能自主,睡眠不安者,常與小麥、甘草等同用,如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
治血虛面色萎黃,心悸失眠者,多與熟地黃、當歸、酸棗仁等藥配伍。
此外,本品與葶藶子、甘遂、大戟、芫花等藥性峻烈或有毒的藥物同用,有保護胃氣,緩和其毒烈藥性之效,如《金匱要略》中的葶藶大棗瀉肺湯用本品以防葶藶子瀉肺太過而傷肺氣,《傷寒論》中的十棗湯用本品以緩和甘遂、大戟、芫花的烈性與毒性。
【用法用量】煎服,6~15g。
【使用注意】本品助溼生熱,令人中滿,故溼盛中滿或有積滯、痰熱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