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結果揭曉,同濟大學今年增選院士達5人(含外籍院士),和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並列“全國第一”。
內行人更感興趣的“點”,隱藏在數字後:
其一,該校今年新當選的3位兩院院士,即李傑、蔣昌俊和朱合華教授,均為學校自主培養,在同濟教齡都在20年以上;
其二,兩位新科外籍院士也長期在同濟任教。其中,赫爾佐格教授是國際人工智慧領域著名科學家,自2014年起受邀加入同濟大學長三角城市群智慧規劃協同創新中心;貝斯科斯教授則是國際知名力學專家,自2016年起受聘在土木工程學院任教。
談及當前高校的人才工作,有人直言,一些資源層面的約束性條件時常成為引才、用才的難題,如硬體不足、待遇不足等。
如何破題?同濟的人才培養實踐或可概括為一句在校內廣為流傳的話:“平臺吸引人、事業發展人、待遇留住人、感情感化人。”
越是高層次人才,越要深耕基礎研究
到同濟大學採訪,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一組資料:過去五年,該校各類高層次人才佔專業教師隊伍比例,已從原來8%左右上升到17%左右;高層次人才五年間增幅達175%。
循著這幅“人才地圖”,除了人才數量上的攀升,更有看頭的是人才隊伍結構中的深層“質變”。同濟是一所以建築、土木、環境等工科見長的綜合型院校,而近年來,學校在著手製定高水平人才的自主培養方案時,特別錨定一點:鼓勵更多學者深耕基礎研究。
“哪怕是搞工程專案研究的學者,也要從工程實踐中提煉科學問題,進而解決‘卡脖子’技術,為國家重大需求的解決提供堅實支撐。”在同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杰看來,胸懷“國之大者”,做好科研工作,不僅要主動對標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前沿做研究,還要把研究做得更“深一層”。
深耕基礎研究,用科學理論為重大建設提供堅實支撐。今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李傑教授長期從事抗震研究。他研究的課題從土木工程實踐中來:地震、颶風、火災等自然災害強度多大、破壞性多嚴重,對建築結構的影響幾何,這種隨機性中是否有規律可循?追著這個問題刻苦鑽研,李傑和學生提出的廣義機率密度演化方程,揭示了確定性系統與隨機系統之間的內在聯絡,已被40餘個國家的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多個領域應用。李傑曾對學生說過一句話:“真正能讓你安慰一生的,是你解決了困惑我們人類發展的基本的關鍵的科學問題。”
新科院士蔣昌俊教授長期致力於網路金融安全的研究,他主持建立了我國首個網路交易風險防控體系、系統及標準,為我國在該領域成為國際“領跑者”作出開拓性貢獻;同為新科院士的朱合華教授,30多年來一直從事隧道與地下空間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15年獲德國洪堡研究獎。
為重點人才設破格通道,以優績優酬提升獲得感
努力構築人才優勢,更好服務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當前,滬上各大高校圍繞人才的引培並舉,有更多考量。
“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引導更多學者甘於坐‘冷板凳’,必須有相關配套機制跟進。”同濟大學人事處處長黃雨直言,高校招攬的人才,區別於普通科技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之責。既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又要培育胸懷“國之大者”的“大先生”,體現在人事制度層面,啟動分類評價制度尤其重要,同時,還要有與之配套的激勵制度。
據介紹,正在同濟全校實施的“長聘制”,堅持用不同的尺“量”不同型別的人才。具體而言,學校層面對各級職稱評聘制定任職必備條件,而更多更細的評聘要求和標準,則由各學院結合各自學科的特點,對標“雙一流”的相應定位和目標制定。
按照同濟今年修訂的相關評聘辦法,對重點人才可設定破格通道。學校明確,在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突出人才,在評聘時可不受論文等條件的限制。
另一方面,同濟也不斷健全以成果和貢獻為導向的薪酬制度,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切實提高廣大教師獲得感。 搭建大團隊大平臺,打造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
做人才工作,說到底是做“人心”的工作,很多時候,比資源更具吸引力的是“氛圍”,是發自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據悉,同濟對包括院士在內的高層次人才都提出明確要求:提攜後學。
今年兩院院士增選訊息公佈後,已年屆九旬的孫鈞院士聽聞兩位老同事——李傑和朱合華教授當選後,激動地寫信一吐心聲:“每每想到30年前李國豪老校長的囑託,往往夜不能寐,30年來對李校長‘培養下一代’的囑咐不敢或忘。”
新晉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赫爾佐格在同濟的一位重要合作伙伴正是吳志強院士。他倆不僅共同領銜長三角城鄉動態監測資料庫和世界最大城市資料庫研發工作,同時還開設“智慧城市規劃前沿課程”,輔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逾50名。
透過搭建大團隊、大平臺,參與大專案,催生大成果,著力形成戰略科學家與青年人才攜手共進、勇攀高峰,國內人才與國際人才深化合作、互利共贏的良好氛圍。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表示,學校將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和“人才強校戰略”,繼續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培養更多戰略科學家,建設更多優秀領軍團隊,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為加快建設人才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樊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