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2021年10月7日,安寧到祿豐,85公里
徐霞客可能是坐船進入安寧縣城,他觀察到:“省中大道自東北來,螳大川自城南來,俱會於城東,有巨石樑東西跨川上,勢甚雄壯。”這個巨石樑為永安橋,1950年代被拆除,後重建。我們昨天從昆畹東路,跨過螳螂川,北距永安橋800米。
鹽場路在這二座橋的中間,安寧鹽場大概就在附近。
安寧鹽井有二千多年的開採歷史,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漢在此置連然縣,設鹽官,是雲南最早設鹽官的地方。《華陽國志.南中志》載:“連然縣,有鹽泉,南中共仰之。”安寧的鹽長期供應滇東、滇南,今天安寧鹽礦依然是雲南食鹽的主產地。
對於遠離大海的雲南來說,誰掌握鹽井,就掌握了戰略資源。在南詔開發昆明(拓東、善闡)以前,安寧才是滇池流域的戰略重地,當時叫阿寧,據說是“唐武德元年(618年)東川人阿寧牧牛砥出鹽井,改連然縣為阿寧州,阿與安音近,又改安寧。”這個說法很勉強。
安寧文廟位於連然路,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後經歷代重修,現主體建築仍保持元代建築風格,大概與真如寺大殿的風格相似。2006年成為全國文保單位。
安寧城東“天下第一湯”的牌坊,即著名的安寧溫泉。
《元混一方輿勝覽》載:“溫泉,雲南諸郡湯池一十七所,惟安寧州者為最。石色如碧玉,水清可鑑毛髮,雖驪山玉蓮池遠不及。”《明一統志》載:“湯池,在安寧州北一十里。雲南溫泉非一,惟此為最,色如碧玉,可鑑毛髮。”徐霞客記載:“餘所見溫泉,滇南最多,此水實為第一。”
上面說的都是雲南第一(溫泉),不知何時升級為天下第一。
徐霞客進安寧城後,“忽風雨交至。始持傘從南街西行,已而知道祿裱大道,乃返而至東門內,從東街北行。”
祿裱,現作祿脿,彝語發音,意為“白石頭多的”。祿裱大道,即從昆明經過祿脿通往滇西的大道,320國道的一段,我們今天就沿此大道前往祿豐。
元代在安寧西南置三泊縣,清康熙年間廢入昆陽州,原縣治改名縣街
騎到K2800的里程碑時,剎了一下車,後輪又發出異響,下來檢視,應該還是來令片的問題,昨天的雨中騎行把來令片徹底磨損,當時富源修車鋪的師傅判斷可能有誤,後輪來令片要換新了。向前只能到祿豐才有修車點,接下來一段行程主要靠前剎來制動。
十點多騎到祿脿,停車休息,王祝蘆問我這兒有什麼典故?除了《滇遊日記四》提到的祿裱大道,我一無所知,這可能也是一種樂趣,有的地方你僅僅知道一個地名,然後你突然來到此地。
祿脿集鎮臨時市場,每月逢5、逢9日開市,其餘時間禁止擺攤設點交易,這是雲貴地區昔日集市的傳統,現在還需要限定日期嗎?讓我有點無厘頭地聯想到大城市裡機動車牌號的限行政策。
明代在祿脿設巡檢司,明代巡檢司一般設於關津要道,具有軍事武裝性質,卻屬於地方行政轄屬,類似於現在的派出所,它與衛所制度相關聯,是衛所制的補充。祿脿可能是土巡檢司,與中原地區的不太一樣。清雍正年間,在西南地區改土歸流,設立了很多營一級的派出機構,今天還能看到相關的地名。
離開安寧的祿脿地界,進入祿豐縣的土官鎮,又是明清時期土官制度的遺存。土官鎮一帶有礦產資源,鈦大概是大宗。我的腳踏車基本都是鋁合金車架,有時候也想升級一輛鈦架的,只是價格太高,我並不想參加競速比賽,似乎沒必要。
祿豐隸屬楚雄彝族自治州,路邊的燈柱上出現彝族特色的圖案。彝族圖案都由紅、黃、黑三色構成,特別崇尚黑色。紅色代表火,黃色代表太陽,黑色不知道代表什麼,但在彝族是最尊貴的色彩,只有貴族才能使用黑色。
據說彝族圖案一形多義,燈柱上這些菱形、波浪形、雲雷形、牛眼形的圖案,表義應該比較清晰,其他民族也有相同的圖案,大概不會有太多歧義。而在一形多義的背後,往往代表該族群融合了很多的小族群,它們對類似圖形有不同的解釋,最後相似的圖形歸為統一,而多義則流傳下來。
前面進入山區,幾天來基本在平路或者起伏路騎行,進入祿豐壩子前,需要翻過一個山坡,這大概是在祿脿設立巡檢司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