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和國家之間究竟是個什麼關係?
國家來自於人民,人民組成了國家,這並不僅僅只是一句看起來好聽的話而已。
你在電視劇裡看到的古代國家,不可能對抗人民和國家合一的現代國家。
就算武器一樣,清軍也打不過列強軍隊,全換成冷兵器也一樣。
把人民當奴隸的清朝,只能發揮出人民力量的零頭,根本無法對人民進行有效動員。
而把人民當主人的現代國家,卻可以動員出人民的大部分力量。
越現代化的國家,對人民的動員力量就越大,能發揮出的戰鬥力也就越強。
二戰後,英國日落西山,經濟凋敝,供養不起龐大的艦隊,就把自己的軍艦拆的拆,賣的賣。
1981年,可以搭載38架戰機,排水量達5萬噸的“皇家方舟”號航母慘遭拆毀,被當成了廢鐵出售,讓英國海軍日暮西山的形象成為了世界共識。
不管是誰,只要弱了,甚至只是表面虛弱,就會捱打。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發動馬島戰爭,奪取了位於自己家門口,但距離英國1.3萬公里之遠的馬島。
此時,英國曾經擁有的龐大艦隊已經基本消散一空,連航母都只留下了2艘不到2萬噸的輕型航母,只能垂直起降作戰半徑不大的亞聲速鷂式戰機,其中一個甚至是服役了40年之久的老古董。
阿根廷判斷英國艦隊實力不強,如果遠道而來很難取勝,所以才敢發動馬島戰爭。
這一戰,阿根廷是有勝算的,把戰爭限制在馬島範圍內,國際勢力不允許英國動用核武,那英國確實可能拿阿根廷沒轍。
但隨後,英國讓阿根廷見識了一個能動員人民的工業國家,到底有多麼的恐怖。
阿根廷剛宣戰,英國就立即徵召了大量商船參軍,讓英國海軍力量瞬間暴增,發揮出來的戰鬥力遠超阿根廷的估計。
商船也能打仗?
4月3日,排水量4.4萬噸的大型客輪“勘培拉”號經過4個月的環球航行剛剛回國。
停靠港口當日,“勘培拉”號被英國海軍徵用,48小時之內被加裝了三個直升機飛行甲板,並載運了5000名全副武裝的陸戰隊隊員,在4月5日隨英國艦隊出航。
英國客輪“烏干達”號正搭載著940名英國小學生在地中海旅遊,接到英國動員令之後立即就近在義大利停靠,放下所有乘客讓他們搭載民航機回國。
隨後,“烏干達”號駛向直布羅陀海軍修造廠,在那裡僅用3天時間,就改裝成了擁有1200個床位和90噸醫藥用品的醫療船。
“伊麗莎白二世”號遊輪接到動員令後,改裝耗時為零,直接搭載英國第5步兵旅的3000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裝備就出發了,隨船的還有一個改裝隊,打算邊航行邊改裝。
一艘漂亮的遊輪,轉眼就成了武裝運輸船,帶著武裝人員和軍事物資,在英國民眾的歡送下駛向戰場。
商船能做的,遠不止運輸。
為彌補航母數量的不足,英國海軍還徵用了兩艘集裝箱船,一艘叫“大西洋運輸者”號,一艘叫“大西洋堤道”號。
這兩艘船,被直接改造成了簡陋的航母。
在造船廠,“大西洋運輸者”號僅僅只花了7天時間,就變成了可以運輸戰機的航母。
改造中的大西洋運輸者號
造船廠甚至給這艘航母加裝了海狼式防空導彈系統。
如果發射,那效果大概是這樣。
當然,航母最大的作用還是搭載飛機,加裝防空導彈系統只是附帶的。
改造後,大西洋運輸者號攜帶14架“鷂”式飛機和10架直升機駛向阿根廷,貨艙裡還塞滿了導彈、集束炸彈、迫擊炮彈和航空燃料。
改裝後的樣子,大概是這樣的。
因為條件惡劣,大部分戰機被包裹在密封塑膠袋裡避免自己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只保留1艘戰機處於隨時可起飛的警戒狀態。
看起來簡陋了點,但確實可以起飛戰機的,一架一架的慢慢起降。
這種垂直起降的“鷂”式飛機是亞音速的,但英國海軍正式航母也只能搭載這種飛機,當時英國的無敵號航母也就只帶了8架“鷂”式飛機和12架海王直升機而已。
所以沒什麼差別,反正“鷂”式飛機的技術對付阿根廷已經夠用了。
還有一些其他的小貨船,每一艘搭載幾架直升機,幾架“鷂”式飛機,用數量去彌補質量。
戰爭期間,英國共為17艘船加裝了至少25座飛行甲板。
在馬島戰爭中,英國海軍動員的最大船隻為6萬噸的客輪“伊麗莎白二世”號,最小船隻為700噸的拖船“愛爾蘭人”號,徵召的民船種類五花八門,包括客輪、集裝箱船、渡輪、石油勘探船、救撈船、油輪、漁船、拖船等。
這些船隻簡單改裝後,立刻就變成了軍用運輸船、修理船、通訊船、醫院船、掃雷船、補給船,甚至是航母。
而這些船上的海員,在船隻被徵召的一瞬間也被徵召進了英國海軍,負責操控船隻進行作戰。
當商船船員進入作戰危險區域後,政府給每人每天增加15%的工資,在戰爭中表現勇敢者和軍人一樣立功受獎,被擊沉的商船,則由政府負責賠償。
整個戰爭過程中,英國共計徵用和租用了56艘民船,涉及到33家海運公司,並有5000多名民船海員被海軍徵用。
平均每艘船的改裝耗時只有27個小時,不足3天。
4月2日阿根廷佔領馬島,4月4日英國正式釋出商船動員令,4月5日特混艦隊啟航時就已經有十幾艘民船隨艦隊出航。
在此後的10~15天內,又有約40艘商船無條件應徵。
再往後的船隻就基本沒有動員了,因為趕不上趟了。
如果持續時間更久,進入全面戰爭,那英國能動員的船隻數量遠不止於此。
響應動員的不止是英國商船,還有大大小小的各種公司。
英軍特混艦隊共計2.7萬人,每天需要60噸食物,要求使用便於運輸和發放“北極口糧”。
為保障供應,英國動員了30多個公司來保障這些軍用食物的生產。
馬島靠近南極,非常寒冷,部隊急需特種防寒服。
為此,英國動員約50家公司調整生產計劃,緊急趕製“北極作戰服”。
食物和服裝都不難,難的是隻給了幾天時間生產,而所有被點名的英國公司都全部暫停了自己的生產計劃,通宵加班趕製軍方需要的物資。
隨後,阿根廷被打蒙了,在制海權和制空權完全喪失後,馬島1.1萬名守軍彈盡糧絕,被迫投降。
這就是英國政府的動員力,這就是英國民眾對政府的配合程度。
看起來,英國政府對人民擁有無與倫比的號召力,一聲令下無所不從。
但其實並不是的,這種號召力是建立在英國海軍數百年來戰無不勝的基礎上的,英國海軍徵召商船是一種傳統,對外戰爭也是一種傳統,所以民眾配合度才如此之高。
但當碰到新情況時,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差距立刻就體現出來了。
在新冠疫情中,英國政府讓民眾幹啥,民眾偏不幹啥。
確實有聽話的民眾,但連1/3都不到。
世界上只有一個政府在這種突發情況時達到了100%的動員度,那就是中國。
只花了短短几天的時間,政府就和民眾達成了一致,然後民眾自願配合政府的一切政令。
這樣的動員,世衛組織的總幹事活了那麼大歲數,從沒見過。
中國從未進行過大規模海戰,民眾也不熟悉對外戰爭。
但如果有需要,中國只需要短短几天時間,就能達成英國幾百年才能達成的磨合度。
至於改造技術。
中國有一種集裝箱,是長這樣的,有需要直接就可以拉上船。
至於是幹啥的官方沒細說,俺也沒問,應該是儀式上放煙花用的民用物品。
在停靠遼寧艦的造船廠裡,不僅有中國的新航母,還停靠了一艘比航母要大的多的集裝箱商船。
這艘這麼大的集裝箱船停靠在航母造船廠幹啥,我也不知道,也許是軍用造船廠接點民船維修單,賺點外快補貼家用。
比動員力,中國是在欺負英國,我們可以完全發揮人民的所有力量,他們不能。
比技術,英國很強,但我們也不差。
3天,中國商船就能改為軍艦
7天,中國商船也能改為航母。
英國是工業國家,我們也是。
但我們是把人民當主人的現代國家,英國不完全是。
英國曾經展現的所有動員力,我們都有,而且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