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共兩黨的內戰已經進入了末尾階段,老蔣的諸多部隊已經沒有辦法組織有效的防禦,在他退守臺灣之前,依然賊心不死,於是他提出了劃江而治,和我黨共同平分政權的想法。
至此,國共雙方展開了談判,在此過程中,我方領導人堅決抵制將我國分開治理的想法,而對方也不願意做出任何退讓,因此這場談判還是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老蔣還企圖依託長江以南的地區來重整兵力,試圖尋找合適的機會捲土重來。
黨中央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當即就派遣粟裕將軍率領軍隊渡過長江,直接攻進南京。這場戰役就是解放戰爭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渡江戰役。然而,就在這場決戰打響之前,國民黨的兩支部隊突然發起起義,短短几天的時間,就有數十萬將士接連倒戈。
蔣介石
其中還包括老蔣手下最看重的一支傘兵部隊。這次的起義是由段伯宇兄弟挑起的,老蔣得知後,瞬間大怒,一度表示段家兄弟毀了他半壁江山,除此之外,粟裕將軍在這次戰役中,也曾經兩次先斬後奏,在沒有得到上級允許的情況下,就對國民黨軍隊展開了進攻。
那麼老蔣的心腹愛將究竟為什麼會莫名起義呢?粟裕將軍又為什麼會不聽上級命令就擅自行動呢?這背後隱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渡江戰役背後的故事。
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點點關注,或者在評論區打出“我支援”三個字,您的支援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也方便之後隨時更新精彩內容。
我軍戰士
戰爭背景
從1948年的9月份開始,我軍和國民黨之間先後發起了三次戰役,在此期間,雙方互有傷亡,但是最終都是以國軍的失敗結束,這個時候,國軍大多數的主力部隊已經被全部殲滅。而我軍已經解放了大半個中國,總兵力更是發展到了四百多萬,創下了歷史新高。
除了兵力上的增加之外,就連武器裝備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而國軍只能退守到新疆等地。時間來到了1949年的1月底,敵軍內部產生了諸多矛盾,李宗仁覺得老蔣並沒有能力帶領國軍,於是就與那些看不慣老蔣的人聯合起來,逼其退位。
雖然他沒有了實權,但是仍然在背後操控著一切,多年來,他們二人的矛盾就從來沒有斷過,但是在國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卻能夠做到統一戰線。二人一致認為,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與我黨進行談判,趁著國軍還沒有被徹底殲滅,說不定這個方式還能讓他們拿到我國一半領土的治理權。
第四野戰軍
除此之外,狡猾的老蔣為了避免再次遭到我軍的進攻,還搬出了美蘇等國家從中調解,我國向來不在意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意見,卻沒辦法對蘇聯提出的建議置之不理。當時斯大林還曾經多次向我方領導發出電報,勸告我軍接受老蔣提出的方案,不要渡江攻擊南京。
隨後還把老蔣向蘇聯請求調解的信件也交給了我方。要知道,蘇聯和我國之間的關係比較微妙,所以斯大林勸說的這一舉動對於我方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壓力。不過就算是這樣,偉人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心中的決定,他還是果斷拒絕了蘇聯和老蔣的建議。
老蔣也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和談的過程中,他就開始不斷擴張自己的兵力,在長江沿線上加緊構築防禦工事,到4月份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宜昌到上海中間的長江沿岸部署了將近115個師的兵力,總人數大概在七十萬左右。
國民黨軍隊
指揮官由白崇禧和湯恩伯擔任,這其中還包括各種海上力量和空中戰機。不僅如此,我軍當時要面臨的除了國軍龐大的兵力威脅之外,還有英美兩國的軍艦停留在上海附近的海域,這也成為了我軍成功渡江的一大阻礙。
我黨也意識到了國軍的這些陰謀,所以也急忙整頓好軍隊,準備隨時渡江。我方當時部署的兵力大概在一百萬人,其中包括我們所熟知的第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的一部分。這三支部隊也算得上是身經百戰,戰鬥力更是不容置疑,他們作戰經驗豐富,是對抗國軍的最佳選擇。
國軍雖然表面上有七十萬,但有一大部分都是新兵,整體素質上面要比我軍差很多。我軍決定從三個方向建立突擊隊,以此來打破對方在長江沿線的重要部署。4月20日,這是國共談判的最後期限,雙方都做好了一切的戰鬥準備,渡江戰役一觸即發。
渡江過程
各個將領先是派出士兵偵查了國軍的兵力部署,以及作戰的地形。之後又在群眾和地方黨組織的幫助之下,籌集到了九千四百多用於渡江的船隻,並且培養了數千名水手,針對整個渡江作戰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培養。
渡江戰役爆發
黨中央也對地方上的組織進行了嚴格要求,希望他們可以動員當地的一些人民群眾對我軍進行支援。果不其然,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我黨人員堅持不懈地努力之下,光是參與戰爭的船工就達到了一萬多名,臨時的一些民工更是不計其數,足足有三百萬。
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有這麼多人作為我軍作戰的後盾,戰士們在戰場上想必也是信心十足。不光如此,我軍還趁敵人不備之時,將敵人的數十處據點全部連根拔起,如此一來,長江北岸的航線就徹底被我軍控制,這也算是為了主力部隊渡江開闢了道路。
渡江戰役
戰役正式爆發之後,我軍方面,首先是由譚震林率領第三野戰軍擔任突擊隊,他們的最終任務是突破國軍在長江江面上的猛烈炮擊,成功渡江。之後再將對面的守軍全部殲滅。完成任務就繼續向東前進,與其他部隊會合。
當時戰士們在我軍強大的炮火掩護之下,率先登船準備渡河,期間他們遭到了敵人軍艦以及各種炮火的攔截,戰士們只能拼死向前,一番激戰之後,終於攻佔了鯽魚洲等地。緊接著,他們又成功突破了蕪湖到銅陵之間的防線。
當地的守軍發現我軍戰士的身影之後,立即展開猛烈攻擊,一時間,我軍的攻擊受到很大的阻礙。不過戰士們並沒有因此放棄希望,依然頑強抵抗,在這樣的堅持下,我軍連續幾次成功擊退守軍的攻擊,徹底鞏固了當地灘頭的陣地。取得勝利之後,我軍便繼續向縱深前進。一天之後,成功佔領銅陵等地。
船帆
當湯恩伯知道我軍已經突破他們部署在蕪湖以西的長江防禦之時,心中萬分焦急,立即來到蕪湖,準備親自指揮作戰,對我軍進行阻攔。但是這一切已經為時已晚。當天晚上我軍就派遣出了東、西兩個突擊部隊開始了規模龐大的渡江計劃。
東突擊隊的三個軍在泰興以南的地區攻破敵軍的防守之後,與敵人的第四十五軍等三支部隊激烈交戰,在此過程中,戰士們英勇奮戰,不怕犧牲,敵人雖然發起了多次反擊,但最終都被我軍徹底擊退。這一次,我軍取得了初步的勝利,而敵人的部隊已經被我軍打得七零八落。
22日,我軍的東突擊隊已經來到江陰以南的地區,成功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陣地。而且還對國軍當時駐守在江陰要塞的七千守軍進行了爭取,很快,這些國軍就發起了起義,直接將江陰地區的所有炮臺全部控制,江面也被徹底封鎖。
長江江面
而西突擊部隊也在21號準時來到了預定的地點,攻下了附近的江防陣地。至此,敵人將近一百多公里的灘頭陣地徹底落在了我軍的手中。次日,他們成功解放了安慶等地。當所有的軍隊都按照之前所指定的計劃順利實施之時,英國的四艘軍艦突然出現在長江水面上。
一時間,我軍有些猝不及防,不過最後還是憑藉著強大的火力進行了猛烈反擊,最終英國軍艦迅速潰逃,這就是我們之前所說過的紫石英號事件。這個小插曲的出現雖然有些突然,但是也從很大程度上表明瞭我軍誓死保衛祖國的領土主權,更堅定了我國不能被分裂的想法。
國軍看到自己的防線已經被全部攻破,如果繼續堅守的話,他們部署在長江沿線的兵力就很有可能會遭到我軍的圍追堵截。無奈之下,國軍將領只好倉促部署撤退的事宜。隨著一聲令下,國軍兵分三路,開始全線撤退。
我軍戰士
而我軍成功渡江之後,也開始主動向敵人的縱深繼續發展。戰爭打響的是第三天,我軍的突擊隊就已經先後解放了無錫附近的幾座城市,至此,寧滬鐵路被徹底切斷。我軍之所以能夠以這麼快的速度,取得如此成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善於爭取敵人的兵力為我所用。
這一次,他們繼續使用了這個計策,成功爭取到了敵人第2艦隊的將領,隨著他帶領手下將士一同起義,另外一艘戰艦也就隨之投降。自從渡江成功之後,粟裕將軍奉命全權指揮第三野戰軍,作為此次進攻的主要將領,粟裕將軍有非常卓越的指揮能力。
曾經在淮海戰役中威名遠揚的他,總是能夠掌握戰場上一絲一毫的變化,一直以來,所有戰役的局勢都是瞬息萬變的,這需要將領能夠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判斷,而粟裕就是這樣的軍事指揮人才,他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及時地做出戰略調整。
蔣介石和偉人
此時,他非常清楚敵人已經沒有了任何還手之力,接下來一定會撤退,於是就針對敵人的撤退計劃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他希望之後的戰役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有的將領認為這個時候敵人雖然暫時戰敗,但是剩餘部隊的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因此接下來就應該穩紮穩打,當粟裕的部隊與東突擊隊進行會合之後,迅速對敵人展開了新一輪的進攻,很快敵人被陷入了我軍的合圍當中。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粟裕憑藉著自己對於戰場局勢的判斷,認為這個時候不能在繼續保持穩紮穩打的戰術,反而應該趁熱打鐵,不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夠儘快將敵人消滅。
確定了這個方案之後,粟裕急忙向上級彙報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戰場上的情況已經陷入了非常緊急的狀態,如果等到上級的回覆下來,恐怕會錯過最佳的時機。於是粟裕沒有多想,直接就帶領著主力部隊,和東突擊隊共同阻斷了國軍的後路,給敵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毛主席
這一次粟裕先斬後奏,沒有等到上級命令就直接出擊,當上級得知此事之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沒過多久,我軍第三十五軍的戰士們就長驅直入,成功佔領了國軍的老巢南京,要知道,南京的解放對於我國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這意味著老蔣這近二十多年來的統治已經被徹底推翻。
在兩支野戰軍竭盡全力準備渡江的時候,第四野戰軍的先遣部隊直接佔領了漢川等地 ,這對於國軍的白崇禧部隊起到了有力的牽制作用,也給其他部隊渡江的時候起到了保護作用。之後,敵人就分為三個方向全線潰逃。
他們撤退的線路與之前粟裕將軍的分析空前一致,經過他的仔細研究,準備帶兵從丹陽等地快速前進,阻止敵人南撤。但此時卻收到了上級的一封急電,上面明確地表示了這場戰役已經取得了勝利,沒有必要在對敵人窮追不捨,應該讓戰士們都好好休整一下。
紫石英號
粟裕看完之後,心中對於上級的想法並不認同,他覺得這個時候,國軍的軍事力量一定是最為薄弱的時候,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一舉殲滅,必定會給他們調養生息的機會,雖然我軍的軍事力量已經遠超對方,但是國軍想要快速恢復兵力也不是一件難事,到那個時候想要再對抗他們,恐怕也會花費很多的精力。
況且我們所要面臨的不只有國軍,還有那些帝國主義國家仍然對我國存有覬覦之心,因此我國更應該儘早結束國內的矛盾,一直對抗外國勢力。一番斟酌之後,粟裕還是向上級彙報了自己的作戰方針,不過他還是沒等到上級的回覆,就直接帶著我軍主力部隊對敵人的殘餘勢力展開了追擊。
這次是他第二次先斬後奏,也正是這一次,才有了後來的郎廣圍殲戰。之後,粟裕決定留下第三野戰軍的三個軍分別鎮守南京、鎮江等地,其餘部隊就服從粟裕將軍的指揮,從丹陽到廣德之間形成一條突擊線,隨即向長興等地突進,對敵人形成合圍之勢,徹底殲滅那些從南京方向逃跑的國軍。
戰前準備
而第二野戰軍的三個兵團則朝著浙贛鐵路沿線挺進,進一步掌握著這條鐵路的控制權。並且圍殲敵軍,將湯恩伯以及白崇禧部隊的聯絡切斷。戰士們從接到上級命令的那一刻,就從來沒有過絲毫猶豫,他們在道路崎嶇不平以及各種陰雨天氣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我軍制定好的目的地。
4月26日,我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從多個方向對國軍展開了瘋狂攻擊,國軍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不敢在按照之前所制定的寧杭公路繼續前行,選擇從宜興等地直達杭州。次日,我軍第三野戰軍的主力部隊全部聚集,而此時老蔣手下的五個軍也被我軍包圍。
雙方的交戰持續了兩天時間,在我軍戰士的拼死抵抗之下,敵軍將近八萬兵力被我軍全部殲滅。幾天之後,我軍第七兵團進佔杭州,第二野戰軍在其他部隊的幫助之下,短短三天的時間,他們就沿著浙江鐵路不斷前進,直至成功佔領上饒等地。
戰爭勝利
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也給對方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就在最關鍵的時刻,湯恩伯的主力部隊被第四野戰軍的戰士們全部殲滅,進而上海地區落入我軍之手。後來我軍又憑藉著強大的攻勢相繼拿下了武漢和南昌。
至此,湯恩伯的心裡徹底慌了,直接讓剩餘的二十多萬兵力全都退守到了上海地區。而敵軍的另外一支部隊的主力也做好了南撤的準備,他們準備重新建立一個防線,用來阻止我軍繼續南下的腳步。
為了更好地將上海完整接收到我軍手中,防止市區和老百姓們被戰火波及,我軍準備兵分兩路,從浦東和浦西兩個方向進行突擊,直接佔領吳淞口,這樣就可以快速將敵人海上的後路控制,逼迫國軍投降。不過如果這些國軍仍然頑固不化,試圖反擊我軍。
那我軍戰士就會直接對市區發起攻擊,透過分割包圍的方式,將駐紮在上海的守軍全部殲滅。從5月12日開始,我軍士兵正式對上海展開了進攻,雙方之間的交戰異常激烈,一時間,戰鬥進入到了焦灼狀態,戰鬥斷斷續續打了十多天,很多戰士都筋疲力盡。
不過由於我方士兵計程車氣不斷高漲,戰鬥力也隨之上升,終於成功將敵人的主力部隊全部壓縮到了蘇州河以北的地區。之後,上級領導又派遣了兩支部隊進行增援,打算對上海的守軍發起總攻。在戰鬥的過程中,戰士們很少使用重武器,就算是這樣,敵人都沒有成功反擊。最終上海被我方成功佔領。而敵人也遭到重創,損失了近十五萬人,只有五萬人馬從吳淞口逃出生天。
這場渡江戰役到此,也就算是結束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天,但是我國將敵部署在長江沿線的所有兵力都一舉殲滅了,縱觀全域性,我軍傷亡大概在六萬人左右,而敵軍足足有四十三萬。而且我方還成功解放了很多省份的城市,為之後的解放事業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有人曾說這場戰役應該算是三大戰役的延續,畢竟殲敵人數與其他的三次戰役相比,也不算少,應該算得上是一場大型的戰役,但是歷史上的問題從來都不能站在片面的角度考慮,畢竟這也不是一個殲敵人數就能夠決定的,不論是從戰略目標,還是其他各方面,渡江戰役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這場戰役是整個解放前最重要的一場戰役,而粟裕將軍在這裡面的決斷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相比於上級領導,粟裕作為前線的指揮官,自然比較清楚戰場上的具體局勢,因此他這兩次擅自做主的行為,並沒有被上級領導批評。
再加上這麼多年來,他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我國的建設付出了太多,所以上級領導就算是知道他擅自做主的事,也還是會嘉獎他。從這些就足以證明他的能力有多強,這種敢於違抗上級命令,私自行動的行為,非常有魄力。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才能讓粟裕將軍在戰場上屢屢戰勝敵軍,贏得了“常勝將軍”的稱號吧。那麼大家對於粟裕將軍的表現有何看法呢?
如果比較贊同的話,不妨把你們的想法打到下方評論區吧,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本影片的不要忘記點贊支援,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