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卡是人們乘坐交通工具時必不可少的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大多數手機都可以將交通卡“移植”在手機內部,不僅省去了攜帶卡的麻煩,還可以享受和實體卡一樣的待遇,十分方便。諸如華為、小米、OV、一加等國產手機品牌,已經接入了全國絕大多數城市的交通卡。
與之相反的是蘋果,雖然從去年開始,蘋果公司就陸續在國內上線Apple Pay交通卡業務,但是目前為止,該業務只在27個城市開通。我國一共有超過300個城市,這個資料實在是微不足道。
以蘋果的使用者數量來看,Apple Pay交通卡業務發展速度實在是過於緩慢,也讓不少人感到不解。不過近日合肥城市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爆料表示,之所以Apple Pay交通卡落地難,是因為蘋果所提條件比較苛刻,這下iPhone使用者用交通卡難的原因找到了!
合肥通卡公司表示,其實他們送2020年就開始與蘋果公司接觸洽談,但與安卓手機系統的開放、免費模式相比,蘋果手機iOS系統封閉、收費,在合作模式上與其他合作方存在明顯差異。
而且在與微信、支付寶、銀聯、其他品牌手機合作的過程中,均由合作方向通卡公司支付相關建設費用。但是與蘋果合作,則需要由通卡公司支付高達數百萬元的費用,包括開卡費、營銷資源、運營及維護費用等。在通卡公司難以負擔的情況下,一般就很難開展合作了,這就是Apple Pay交通卡業務目前只開通了27個城市的關鍵原因。
在這個情況下,未開通該業務的iPhone使用者只能採用微信、支付寶、雲閃付、合肥通App、翼支付App等開通乘車碼進行刷碼乘車。雖然也比拿著實體卡方便,但每次都需要開啟APP找出二維碼,並沒有快捷鍵直接按出公交卡方便。
蘋果這個做法也不由得讓人想起App Store的平臺抽成,因為iOS系統的封閉性,所以App Store是iPhone使用者唯一能下載APP的渠道。但是蘋果會向在這個平臺上的開發商收取30%的手續費,當然這個費用最後多多少少會落到使用者身上。
當然,蘋果這樣的做法也是說明其背後的底氣,不知道大家對Apple Pay交通卡業務發展緩慢這件事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