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理:礦物受力後沿一定的結晶方向裂開成光滑平面的性質(節理是巖體受力斷裂後兩側巖塊沒有顯著位移的小型斷裂構造,受力的是巖體。)
- 條痕:礦物在無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劃時留下的粉狀顏色
- 斷口:礦物受力後在解理面以外的裂開面
- 地質作用:由自然動力引起地球(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質組成,內部結構,構造和地表形態變化和發展的作用
- 地層層序律:地層層序正常情況下,下伏岩層老,上覆岩層新,利用地層的上下關係來確定相對年代的方法
- 變質作用:原巖處在特定的地質環境,由於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其在固態下改變其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從而形成新岩石的過程。經變質作用形成的岩石為變質岩。原先存在的岩漿岩,沉積岩甚至變質岩,由於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 風化作用:由於溫度的變化,大氣,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使地殼表層的岩石,礦物在原地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從而形成鬆散堆積物的過程
- 土壤:風化殼的表層,它是由各種風化作用的產物再經過生物風化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其主要特點是富含腐殖質(分為表層,淋積層,澱積層)
- 風化殼:殘積物和土壤在地表形成的一個不連續薄層
- 地質構造:組成地殼的岩層或巖體受力而發生變位,變形留下的形跡
- 構造運動:主要由地球內力引起岩石圈的機械運動
- 結晶分異作用:岩漿冷凝過程中,各種礦物按結晶溫度不同而先後分離出來
- 重結晶作用:岩石在固態下,同種礦物經過有限的顆粒溶解,組分遷移,而又重新結晶或粗大顆粒的作用,但並未形成新礦物
- 地震:地球岩石圈物質的快速震動
- 震源:地表以下始發震動的位置
- 震中距:地表任意一點到震中的水平距離
- 震源距:震源到地面上任意一點的距離
-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建築物遭受破壞的程度
- 準平原化:當一個地區在相當長的時間地殼保持穩定或處於緩慢沉降狀態,由於高地受到剝蝕,低地接近沉積,在這雙重作用下,地形可能達到最小限度的波狀起伏
- 樞紐:組成褶皺同一層面上各最大彎曲點的連線
- 褶皺:岩層受力變形後產生的一系列彎曲
- 軸面:連線褶皺各層的樞紐構成的面
- 科里奧利力:由於地球自轉運動而作用於地球上運動質點的偏向力。南北流向的河流,北半球侵蝕流向的右邊,南半球侵蝕流向的左邊
- 標準化石:在地質時代延續時間短,數量多,分佈廣,特徵顯著的生物所形成的化石為某一時代的地層所獨有
- 層理構造:岩石性質在垂直方向顯示的層狀構造,是由沉積物的成分,結構,顏色等突變或漸變而顯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