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青年導演創制真人秀《開拍吧》在愛奇藝正式上線,為青年導演提供了一個“拿作品說話”的平臺。
郝傑、易小星、王珞丹、沙漠、胡國瀚、彭宥綸六位青年導演在節目中將展開三輪角逐,陳凱歌、劉震雲、舒淇以及陳思誠組成綠燈會為六位導演投資並積累基金池,三輪比拼後將決出一個夢想席位,獲得拍攝長片的機會。
目前節目已經播出三期,第一輪的比拼已經結束,節目從籌備、尋找投資、正式拍攝、宣傳再到最後接受票房的考驗等環節展現了一個微縮的電影產業。同時投資者、導演、觀眾以及影評人的觀點碰撞也展現瞭解讀電影的多種不同角度。
如何評價一部電影?
《開拍吧》在陣容方面的考量是非常全面的。負責為青年導演投資的綠燈會分別由導演、作家、演員、監製擔任,可以從不同緯度進行投資方面的考量。
六位導演也各有特色——從演員轉型當導演的王珞丹;經常票房大賣的商業片導演易小星;文藝電影導演郝傑等等。沙漠和胡國瀚都是科班出身的青年導演,但二人在風格上又各不相同。
於是最後的影片展現過程中,五個短片(彭宥綸導演未能完成)呈現了出了極強的多樣性。同樣是探討宏大話題——郝傑想表達人的不自知,王珞丹選擇呈現“世界末日的遺言”——兩位導演的呈現方式就完全不同,一個更意識流,另一個則更文藝。
那麼這些風格各異的電影又該如何被評判?《開拍吧》給出了一個開放性的答案。首先導演們需要在綠燈會面前進行個人闡述及劇本介紹,爭取投資。能拿到投資,就是一種對電影的肯定。
電影製作完成後通常會邀請影評人看片開分,像郝傑的《馮海的夢》拿到了影評人打出的高分,這是從專業人士處得到的肯定。
開分後觀眾會根據影評人給出的評分,觀看自己感興趣的電影,隨後再打出觀眾評分。王珞丹的電影沒能得到影評人的認可,但卻在觀眾處拿到了最高分。所以在《開拍吧》中,電影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每種電影都有存在的價值。
在這個過程中,各個群體之間產生的觀點的碰撞也非常有趣。比如易小星是一個成功的商業片電影導演,他為自己的高票房影響力而感到自豪。但他的影片放映完成後,影評人的評價並不高,比如影評人羅罔極就表示,易小星的拍電影的目的是“術”,重視技術但故事邏輯性和合理性都不強。
而陳凱歌更是在和導演的溝通中三言兩語戳中要害。談論沙漠的電影《我要我們在一起》時,陳凱歌一連串問了好幾個問題——“電影講的是誰的故事?是你自己嗎?改過名嗎?”沙漠一方面驚歎於陳凱歌眼光的獨到,一方面幾乎淚灑現場承認電影是拍給前女友。這種導演之間的互相理解是非常珍貴的。
郝傑在節目中“跌落神壇”也非常值得探討。憑藉思想深度廣受綠燈會和影評人好評的郝傑,在面對觀眾時遭遇了滑鐵盧,在影院裡兩個觀眾問郝傑想要表達什麼,郝傑反問你們看到了什麼?發現觀眾並沒能理解電影的核心主題時,他非常落寞。
一位影評人在觀看《馮海的夢》後也直言很多東西看不懂。
然而作為這檔綜藝的觀眾,我們看到了郝傑的構思過程,看到了大導演陳凱歌對他的欣賞,於是看《馮海的夢》時無法避免地帶上了濾鏡,更容易認可這部電影。
那麼對於這樣的電影,我們又該如何評價?可以說,《開拍吧》正在引導觀眾思考,到底什麼電影,才是好電影。
然而第一輪比拼結束後,投資人的投資方向勢必會發生變化。市場的選擇又會如何影響投資人的判斷?投資人認可的好電影賠了錢,那麼這些好電影能否再次獲得投資?《開拍吧》的後續內容實在是令人期待。
綠燈會的投資流程仍需提升
綠燈會的設定是《開拍吧》這個節目的一大亮點,雖然節目中對電影行業進行了非常多的討論,但投資及回報仍然是節目中的主線。而綠燈會雖然新穎,卻有不夠貼近現實之處。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開拍吧》是在展現真實的電影市場,但反而綠燈會的設定是最不真實的——綠燈會成員是電影從業者,而非真正的投資人。這意味著節目中的綠燈會在投資時會有惜才愛才的情緒,卻不會過多考慮市場的口味。
並且從目前的節目形式來看,六位導演一定會從綠燈會處得到投資,甚至想要多少投資就可以拿到多少,不存在任何討價還價的環節。但真正的電影市場並不會這麼寬容,小眾文藝電影勢必會面臨著找投資的艱難,拿到理想的投資金額也並不會永遠一帆風順。
同時綠燈會的出資形式也相對不夠合理。每位投資人都有初始的250萬,導演闡述分兩輪,第一輪為個人闡述,第二輪導演會帶著演員一起進行劇本闡述。
綠燈會如果對導演感興趣,第一輪就需要出資10萬,聽完劇本闡述後仍然感興趣就可以考慮加投。如果兩個投資人共同出資,那麼導演可以進行反選,落選的投資人也會失去相應的出資金額。
但這樣的規定更像是為了讓四位投資人花錢而存在的,畢竟六位導演的報價加一起也遠少於投資人手中的資金。其實節目組完全可以降低初始投資金額額度,這樣綠燈會的投資會更加謹慎,也不必為了爭奪心愛的劇本而損失投資金。
此外《開拍吧》中投資人的定位也不夠明確。目前來看投資人除了提供資金支援以外幾乎不會過多參與到拍攝中。除了陳凱歌和陳思誠切實給出了意見及幫助以外,劉震雲和舒淇更多的是在探班。如果投資人的參與度不高,那麼六位導演到底是從哪位投資人手中拿到錢,就不重要了。
陳思誠投資了兩部電影,導演分別是彭宥綸和胡國瀚。即使他參與度夠高,也是在胡國瀚電影賠錢後他才給出意見,認為胡國瀚的電影名太文藝,同時宣傳不到位。但這些流程上的細節都應該在電影上映前和投資人敲定。
目前綠燈會的存在瑕不掩瑜,整個節目的流程仍然是合理的。同時青年導演在拍電影方面的執著和熱忱也很讓人感動。作為中國電影業的新生力量,他們讓觀眾看到了希望。
拍電影是門非常複雜的藝術,在綜藝中的展現更是難上加難,但《開拍吧》交出了讓人很滿意的答卷。期待六位導演在後續的節目中為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