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曾提過:「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那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日常的飲食,本身就像是醫生一樣,在調整、養護、滋補我們的身心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兩個家常湯,便是「醫在廚房」「在家中醫」的最佳詮釋。寒溼重、痛經、怕冷、愛感冒的人,你們有口福啦!
一、除寒辣子湯——來自老紅軍的良方
劉力紅老師曾分享過一個「除寒辣子湯」,這個方子是他聽聞曹山寶積寺現任方丈養立法師口述而來。
據說,此湯來自一位女性老紅軍,傳授此方時,老紅軍已九十歲高齡,但身板依舊硬朗。
當年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每天都處在寒溼極重的環境中。靠著每天飲用這個辣子湯,軍中女性多數經產無憂。
而曹山寶積寺現常住的女眾,過去痛經的人有80%以上,喝了一段時間辣子湯後,痛經人數降至20%以下,足見其溫通、養護的效果不容小覷。
此外,對於有下面表現的人群,也同樣適用:
- 畏寒怕冷,腰腹、肘膝尤甚
- 手足不溫,手腳心常出冷汗
- 體虛易感
- 喜歡熱食熱飲
- 精神萎靡,體力不足
- 經常腹瀉,甚至便便裡有未消化的食物
- 尿頻尿多,顏色淡,甚至頻繁起夜
- 舌苔淡,舌體胖,或邊緣有齒痕
【原料】
- 花椒15粒
- 紅幹辣椒1個(冬天要把辣椒換成3克陳皮)
- 生薑3片
- 鹽少許
【做法】
- 在養生壺或小鍋中先加入適量的水;
- 重點來了!一定要按照生薑→花椒→辣椒(冬天為陳皮)→鹽這個順序,將原料依次加入;
- 開火加熱,等水煮開3~5分鐘即可倒出,可連續熬煮3次。
放到合適的溫度,趁熱飲下便可,比如早晨或上午喝一個紙杯的量,或者全天喝3~4茶杯。像曹山寶積寺的僧眾,一般是在晨起坐香時飲用這個湯。
如果最近出現大便乾裂、嗓子疼、口角裂、冒痘痘、流鼻血、手腳燥熱、煩躁難眠、口乾舌燥、例假量大又顏色鮮紅等情況的話,就暫時不建議飲用這個湯了。
根據劉力紅老師所述,依次放入生薑、花椒、辣椒(陳皮)和鹽,是按照是按照味道的薄厚來安排的,這樣就能更加有效、直接地深入上中下三焦,祛除寒溼、溫養陽氣。
而煮沸3~5分鐘就關火,是不希望湯被煮出來之後味道太厚重,這種相對「輕清」的辛香味道,才具有更好的宣散寒溼之效。並且,煮得太狠,這幾種材料的藥性都會跟著水蒸氣跑掉了。
二、酸辣湯——廚房裡的「桂枝湯」
寒冬的早晨,在早點鋪飲一碗酸辣湯,渾身暖呼呼,感覺整個人從頭到腳都被喚醒;炎熱的夏天,一碗酸辣湯拯救糟糕的胃口,喝完出一點汗,感覺全身毛孔開啟,特別舒爽。
實際上,這個好喝的湯很適合寒溼重、胃口差、痛經、怕冷、愛感冒,以及脾胃虛寒、風寒初起的人群,不挑人,老人孩子都適合。
北方的酸辣湯裡,通常會放木耳、雞蛋、豆腐等等,用胡椒粉和醋調出合適的酸辣味,加澱粉勾個芡,出鍋前點香油、撒香菜,美味極了。
看似尋常的食材選擇和調味,其實藏著深深的中醫理法。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些主要食材和調料的性味功效:
羅大倫老師認為,酸辣湯的這一套組合,與經典名方「桂枝湯」的配伍思路極為相似:
首先,辛味之物可以向外發散、向上升,而酸味之物能夠向下沉降、向內收斂。
如果只有辛味而不加酸,就顯得過於溫燥,不僅會導致一些人上火,還容易耗傷津液和陰血。
一辣一酸相配,氣血恰能夠被溫和地調動,呈現一種有機的流通,不僅可以有發散風、寒、溼等,還可以健脾柔肝、溫通陽氣,使胃口大開,緩解諸如胃部冷痛/痛經等問題。
而辛味遇上了甘味,可以在甘味和緩、補益的作用下,讓發散、升提、通暢的陽性力量更加振奮持久,即「辛甘化陽」。
酸味邂逅了甘味,除了使沉降、收斂的陰性力量溫和一些外,兩者相配,又能化生出津液來滋養身體,是為「酸甘化陰」。
其次,酸辣湯一般都要用澱粉勾芡,呈現一種相對黏稠的狀態。這是因為澱粉由糧食作物加工而來,味甘能入脾胃,而黏稠的狀態又能幫助酸辣湯在喝進去之後,可以多「逗留」一會,讓這個湯在中焦脾胃緩和而持續地發揮作用。
可以看到,這個家常的湯裡,辛/甘/酸的味道調和,溫/平/涼的性質互補,有散有收,有補有消,有潤有燥,有升有降,陰陽和合,形成了一個動態的平衡。
因此它不僅美味,是真的可以用來處理上面我們提到的那些問題,是家庭裡的一劑「良方」。
開啟思路去想想,河南的胡辣湯、貴州的酸湯魚、廣東的碗仔翅、泰國的冬陰功等等,雖做法不同,似乎也是同樣的道理。
下面跟大家分享酸辣湯的做法:
【配菜】
木耳、豆腐、粉絲、雞蛋等等,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選擇。
【做法】
- 足量清水煮開,倒入配菜煮熟;
- 用小碗把澱粉和水攪拌均勻,在煮沸的湯裡緩緩倒入澱粉液攪拌,之後倒入攪拌好的蛋液,慢慢倒入形成蛋花;
- 黑胡椒+白胡椒+醋,以及適量的鹽,一起放在湯盆裡,然後將煮好的湯倒進去,與調料攪拌均勻;
- 淋香油,根據個人口味撒香菜、蔥花(不喜歡也可以不加)。
酸辣湯這個東西,每家有每家做法的差異,各人有各人口味的偏好,請大家不要糾結「正不正宗」的事情啦,把握住大方向就可以。
對於寒溼重、痛經、怕冷愛感冒的人,除了日常飲用這兩個湯之外,泡腳也可以作為日常的功課去堅持。
寒冬泡腳,全身暖洋洋,甚是享受。
不論怎麼泡腳,都是加入足量水煮沸20分鐘,然後放涼到你能接受的溫度,切記別兌涼水,這個道理就跟我們煮了中藥湯子後覺得燙,喝不下去,但沒有往裡邊直接加涼水是一個道理。
直接泡,水溫不夠了就直接再續熱水。水面超過腳踝大概2~3釐米最好,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以身熱微熱、似要出汗為宜。
三、結語
做飯、下廚、烹飪、調味等等詞語,都可用「料理」概括。這兩個字在鄰國日本風靡,但不過是代表飯菜罷了。
「料理」的核心,實際落在一個「理」字之上,食即是養,妙不可言。
食材搭配、五味調和、烹飪手段等等,除了確保美味可口之外,實際上對於身心健康來說,都在一點一點地產生影響,甚至出現「治療」的效果。
享受美食,是對身體和心的共同撫慰和療愈;而一個精通廚藝、做飯好吃的人,也必定是個相對身心調和的人。
就像廚聖伊尹,不僅做得一手好飯,在醫道的修為上更是至高至深,留下了不朽名作《湯液經法》。
如此來看,「料理」真的蘊含著深深的「醫理」。
關注你的健康困擾,關心你的飲食起居,關注活法兒,每天一篇新鮮養生乾貨送給你,我們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養生。感謝閱讀,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