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至上的時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似乎已經成為眾人心照不宣的行事準則。然而陳曾熙與陳曾燾二人,卻將兄弟情深的故事演繹到極致。
二人聯手創辦了商業帝國,哥哥陳曾熙卻先行離世,將數十億的資產盡數留給弟弟。面對陳曾熙的鉅額財產,弟弟陳曾燾又該做何選擇?
兄友弟恭
20世紀80年代,陳曾熙已經是香港聲名顯赫的大富豪。沒有人想到,陳曾熙的創業之路,也異常艱難。
1923年,陳曾熙出生於一個商賈之家。陳曾熙的父母善於經營,也正因如此,他自小便養尊處優,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不久後,弟弟陳曾燾出生,兄弟二人自小便感情深厚,團結、謙讓。
“我是哥哥,承擔的責任與義務自然是要多一些的,什麼事情都想著要多讓一下弟弟,多照顧他一些”這便是陳曾熙自小接受的教育。
常言道豪門出紈絝,陳曾熙與陳曾燾卻成為了例外。自孩童時期開始,陳曾熙便十分勤奮,憑藉著優異的成績,他前往日本留學。
陳曾熙在日本學習土木工程的同時,陳曾燾也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進入復旦大學,學習金融管理方面的知識。那時的陳家兄弟,是令陳氏自豪的後人。
儘管兄弟二人相隔萬里,卻始終牽掛著彼此。陳曾熙出門留學的那幾年,與弟弟的書信交流從未間斷,時時刻刻關心著家中的大小事,“父母勞你多費心照顧”,是陳曾熙同弟弟說過最多的話。
哥哥一個人孤身在外闖蕩,陳曾燾也十分憂心,經常問“哥哥一個人在國外過得習不習慣”,他悉心安排家中的一切事務,免除哥哥的後顧之憂。
離家8年,陳曾熙曾經數次想要歸國,礙於中日關係劍拔弩張,他回國的計劃不得不一再拖延。
在日本讀書期間,陳曾熙一直對外國的商業模式十分感興趣,依靠天生的經商頭腦,他建立起自己的產業,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陳曾熙學成歸國。在眾人的眼中,陳曾熙的父親已經有了不小的生意,只要他願意接手便贏在了起跑線上。
然而陳曾熙不願意躺在上一輩人的功勞簿上,便決定自主創業。與此同時,陳曾熙還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成為比自己的父親還要優秀的商人。
巧合的是,被陳家後人身份禁錮住的陳曾燾,同樣也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番天地。兄弟二人一拍即合,商量一番後,便離開父親的庇護南下闖蕩。
因為陳曾熙學習土木工程,深思熟慮後兩個人決定進軍房地產行業。陳曾熙負責建築,至於公司的經營與管理,則由弟弟陳曾燾接手。
創業初期,中國局勢尚不穩定,陳曾熙和陳曾燾便來到東南亞,在這裡建立起了產業。
那時,陳曾熙和陳曾燾啟動資金不足。為了籌集資本,他們放棄了錦衣玉食,過起了拮据的生活。
後來,國內戰爭結束,房地產行業迅猛發展,兄弟二人再次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在外漂泊多年,陳曾熙和陳曾燾都歸心似箭。
陳曾熙對陳曾燾說:“不管在海外的產業做得多大,身為一箇中國人,終究還是要回到祖國的。趁著現在國內的形勢漸漸穩定了,我們也是時候該回去了。”
兄弟聯手,共創帝國
就這樣,兄弟二人排除萬難,來到香港重新開始。20世紀60年代,陳曾熙和陳曾燾厚積薄發,建立了恆隆集團。
兩個毫無經驗的創業者摸著石頭過河,他們曾經因為公司的資金運轉問題傷透腦筋,也為了制定發展策略徹夜難眠,吃盡了苦頭。
不久後,有豐富經商經驗的陳曾熙便將目光投向了香港當地的醫院、居民樓建設。是以,陳曾熙買下了九龍荔園的地產。
在陳曾熙看來,九龍日後必然成為最為繁華的商業地段,那時房產帶來的價值,將是不可估量的。
事實果真如陳曾熙所料,政府計劃在九龍建設瑪格麗特公主醫院,想要徵收恆隆集團的土地。陳曾熙意識到,未來香港最有價值的,或許不是金錢而是房地產。
他並未向政府開出具體的價格,而是計劃用九龍的土地換來何文田山。陳曾熙多次與政府洽談,終於拿下了這一專案。
後來,陳曾熙在何文田山上建立起“恆心苑”,給恆隆集團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公司發展也開始走上正軌。
兄弟二人的事業蒸蒸日上,卻沒有被衝昏頭腦。陳曾熙向來目光長遠,逐漸發現了房地產行業的弊端。
房地產行業市場波動極大,如果一味依賴,恐怕無法抵擋其轟然垮塌時帶來的負面影響。陳曾熙和陳曾燾商量後,決定開展副業。
20世紀70年代,陳曾熙開始致力於發展多元化的業務。兄弟二人先後進軍了保險、石油等多種產業。
陳曾燾也依靠自己在金融領域的獨特天賦,帶領恆隆集團進入金融盛世。短短几年的時間,恆隆集團已經從一個單一的房地產公司,發展成為綜合性的商業集團。
1972年,在陳曾熙和陳曾燾的共同努力之下,恆隆集團成功上市。
20世紀80年代,恆隆集團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以身價數十億的漂亮成績,成為眾人羨慕的物件。恆隆集團的代表人陳曾熙,也為他人所追捧。
陳曾熙為公司經營拋頭露面,陳曾燾則在背後默默支援,管理著集團的金融事業。眾人猜測,陳曾熙和陳曾燾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兄弟二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或許不在少數。
對此,陳曾熙則霸氣回應:“我們兩個人是從一個孃胎裡面出來的血濃於水的親兄弟。”
陳曾熙表示,恆隆集團是自己和弟弟共同建設的結果,少了任何一個人的努力,都不可能有今日的恆隆。
儘管在創業過程中,陳曾熙和陳曾燾時常因為公司未來的道路與經營模式產生爭論,卻從未因為利益紛爭而起衝突。
“我們的兄弟情義,才是比恆隆集團更為寶貴的財富。”陳曾熙如是說。
遺願繼承,共赴未來
正在恆隆集團形勢一片大好之際,噩耗卻突然傳來。因為常奔波於各種應酬酒局,終日思慮,積勞成疾,陳曾熙的身體每況愈下。
1986年,陳曾熙已經奄奄一息,不得不開始安排身後之事。
那時陳曾熙有3個兒子,分別為陳啟宗、陳樂宗以及陳絜宗。在此之前,陳曾熙曾經刻意培養兒子們的經商能力,多年的摸爬滾打,他們顯然具備獨立經營恆隆集團的能力。
在眾人看來,陳曾熙將所有的資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令眾人意外的是,陳曾熙立下遺囑,竟然將恆隆集團的經營權,全部留給了弟弟陳曾燾。那時恆隆集團的資產相當可觀,陳曾熙的兒子卻並未獲得一分錢。
此訊息一出,輿論譁然。眾人紛紛感嘆,陳曾熙與陳曾燾兩兄弟的感情,不像普通豪門兄弟你死我活的鬥爭,實則兄友弟恭。
事實上,陳曾熙將恆隆集團交給自己的弟弟陳曾燾打理,確實有著自己的考量。
第一,恆隆集團拔地而起,陳曾燾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陳曾熙與陳曾燾創業之初,兩個人一起並肩作戰。陳曾熙雖是恆隆集團名義上的掌權者,其背後卻離不開陳曾燾的支援。
“既然恆隆集團是在我們陳氏兄弟倆的手裡做起來的,那也有理由繼續應當讓集團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陳曾熙如是說。
第二,陳曾燾是最有能力繼承恆隆集團的人。陳曾熙宣佈將鉅額資產留給自己的弟弟打理時,外界曾經質疑不斷,紛紛指責他不給年輕人機會。
對此,陳曾熙也有著自己的解釋:“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世人只看到了恆隆集團今日的成就,但卻未必理解想要將其打理好需要付出怎樣的心血。”
恆隆集團自成立開始便是兩個人的心血,自陳曾熙後,陳曾燾便是最清楚集團運營理念的人。
正如陳曾熙所說:“我的弟弟一直都站在我的身後支援我,他的商業眼光與手段也並未比我有絲毫遜色。”
假如陳曾熙將恆隆集團留給自己的兒子,“九子奪嫡”的戲碼恐怕會再次上演,或許會出現分崩離析的慘狀,後果不堪設想。
第三,陳曾熙雖有後代,與陳曾燾相比,卻明顯“功力”不足。陳啟宗、陳樂宗以及陳絜宗3人,雖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卻都是在陳曾熙的羽翼下完成的。
然而如果他們想獨當一面,依舊有漫長的道路要走,正如陳曾燾所說:“我的侄子們還不夠成熟老練,應當再多歷練幾年,快速成長起來。”
對於自己父親的決定,陳啟宗等人也沒有任何怨言,反而虛心向陳曾燾學習、盡力輔佐。
得知哥哥將公司的資產留給自己,陳曾燾感動不已。他說道:“我已經上了年紀,吃的穿的都夠用了,該見的世面也都見過了,還有一個至死都這麼疼愛我的哥哥,人生這輩子是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陳曾熙走後,留給陳曾燾的,便是無盡的重任。陳曾燾下定決心要帶領恆隆集團進入全新的階段,為了實現哥哥的願望,他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陳曾燾在恆隆集團內部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解除了模式的僵化,去除糟粕,為集團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7年,經濟危機席捲亞洲,房地產市場一片蕭條。面對殘破不堪的商業景象,陳曾燾並未有絲毫的慌亂。
他深知價格變化的規律,便以極低的價格購進了大量降價的香港房地產,隨後靜靜等待著時機。待經濟有所好轉,陳曾燾便按照原價拋售,從中賺取了巨大的利益。
與此同時,陳曾燾積極開拓內地市場。他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在上海等城市建立起房地產產業。現如今上海著名的恆隆廣場,便是陳曾燾的手筆。
在專注於集團經濟發展的同時,陳曾燾也一直十分關心後輩。
陳曾熙離世後,陳曾燾便安排侄子前往美國讀書深造,不斷提升自己。事實上,陳曾燾的這一做法,也受到了哥哥的囑託。
陳曾熙年輕時曾經有過留日經歷,也正因如此,他對外國優秀理念十分看重。陳曾燾希望侄子們的能力更上一層樓,實際上也在為他們日後接手恆隆集團做準備。
“他生前就常常教育我們,有機會一定要多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學習一下人家先進的東西,再想一想如何把人家好的理論和方法運用到自己身上來。”陳曾燾如是說。
事實證明,陳曾熙當時的選擇沒有錯。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陳曾燾已經將恆隆集團打造成巨型企業,公司資產也從原來的幾十億上漲到了千億。
在陳曾燾的帶領下,集團的價值依舊在不斷上漲。
正在眾人等待著陳曾燾帶領恆隆集團走上新的輝煌時,他卻做出了一個令人們震驚的決定:陳曾燾辭去董事長職位,將恆隆集團的業務還給陳曾熙的兒子陳啟宗。
十幾年前,陳曾燾從陳曾熙手中繼承鉅額資產;十幾年後,集團資產上漲到千億,陳曾燾卻原封不動,將其歸還給哥哥的兒子。
守住哥哥打下的江山,在其後人羽翼豐滿之時功成身退,這就是陳曾燾高尚品德的體現。
而今回首陳曾熙與陳曾燾的權力交接,實則大有深意。陳曾熙離世前,將所有的資產全部交給信託基金會,將恆隆集團的股份交給陳曾燾,未給後代留下什麼。
正如陳啟宗回憶說:“先父去世時,我們三兄弟沒有拿到一分錢。他不僅沒有獲得任何遺產,而且工作也不給安排。”
陳曾熙和陳曾燾看似絕情的行為,實際上是想斷絕陳啟宗等人的後路,助其快速成長。是以,陳啟宗和弟弟陳樂宗聯手創業,一如曾經的陳曾熙與陳曾燾。
陳樂宗
他們在美國創辦了晨興公司,成為了搜狐、攜程、位元組跳動等多家著名網際網路公司的投資人,成就了傳媒領域的兄弟奇蹟。
陳啟宗和陳樂宗的成就最終得到了陳曾燾的認可,90年代陳啟宗正式接手恆隆集團,在房地產行業上大展拳腳。
接手恆隆集團的第二年,陳啟宗正式打開了在中國的市場。多年的歷練,陳啟宗的商業能力也逐漸提升。
他在瀋陽、天津等地區打造了眾多的高階廣場和物業區,每年僅靠收租,就能夠獲得幾十億的收入。作為恆隆集團主席陳啟宗的帶領下,集團也逐漸發展成頂級發展商。
縱使已經離開恆隆集團,陳曾燾依舊十分關心公司的發展。陳啟宗感念陳曾燾多年來的恩德,時常向陳曾燾請教,陳曾燾也毫無保留:
“哥哥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我們永遠都是一家人。年輕人需要多點機會,多點挑戰,如果將來他們在經營上遇到了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我也一定會鼎力相助。”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恆隆集團的發展也蒸蒸日上。
已經過上退休生活的陳曾燾,依舊步履未停。他在北京創辦了恆通食品有限公司,繼續擴充套件業務。
與此同時,陳曾燾還和妻子一起,熱心公益,回報社會。他們創辦了思源基金會,致力於幫助國內外的醫療與教育事業發展。
陳啟宗說:“陳氏家族一直有著良好的財富觀,樂於主動做公益,而又行事低調,不為求名。”
不久後,他便追隨著叔叔陳曾燾的腳步,將父親陳曾熙的所有遺產捐獻,成立基金會,用於公益事業。
為了重現建福宮花園的盛舉,陳啟宗找來了國內外專家,歷時11年捐贈400萬美元,終於實現了多年來的夙願。
多年後,陳啟宗逐漸理解了當年父親陳曾熙與叔叔陳曾燾的選擇。他說道:“幾十年來,我家裡有一個傳統,就是錢不留給子孫後代,給他們儘可能好的文化和道德教育就可以了。
錢更重要的用途乃是為著公益事業,用以回饋社會。”
是以,陳啟宗明確告訴兒子,以後不會留給他任何的遺產,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從基層做起。
不久後,陳啟宗的兒子陳文博,也開始參與公司業務,成為一名普通的管理層,逐漸走入商界。
憑藉著優異的表現,陳文博在恆隆集團的地位節節高升,現如今已經進入公司的核心管理層。
金錢固然價值無限,然而在血濃於水的親情面前,財富卻不值一提。哥哥留給弟弟鉅額資產,弟弟苦心經營,晚年將資產如數奉還哥哥的後人。
其後人亦繼承先輩願望,自立自強,回饋社會。陳曾燾與陳曾熙相互成就、相互守護,多年來從未輕易改變,令人動容。
參考資料
[1]《家族企業》,2020年第10期,《陳啟宗交棒陳文博,恆隆三代逆境接班的啟示》
[2]《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2017年第07期,《專訪恆隆集團主席陳啟宗,一個香港富二代的進退》
[3]《經濟觀察報》,2011年9月26日,《陳啟宗:保守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