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建成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5G網路,無論是5G基站開通數量還是5G使用者數量都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
不過,由於我國幅員遼闊,目前國內的5G覆蓋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另外,部分地區複雜的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國內5G網路的覆蓋進度。
例如地處雲貴高原的雲南省,受地形地貌的影響時常發生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
相較於平原地區,當地5G基站建設難度大,應急通訊保障工作的難度也很大。而此時,就應用到了可以長時間駐空的無人飛艇。
近日多方媒體報道,中國移動雲南公司以及華為公司強強聯手,配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研發出了“5G彩雲一號”無人飛艇。
筆者瞭解到,這一5G無人飛艇在近期的多次試飛中,分別掛載不同頻率的5G基站,升空至300米高度完成了所有測試任務。
據悉,“5G彩雲一號”屬於氦氣飛艇,主要依靠填充進去的氦氣駐空,駐空時間可以達到15天以上,可載重200千克以上,還能夠頂得住八級大風。
基於上述特點,“5G彩雲一號”這類無人飛艇可以被廣泛應用於因為道路阻斷而無法達到的災區。
幫助災區解決通訊以及救災等難題,也相當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受災群眾的生存率。
這類高科技應急裝置出現之前,我國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後的處理手段都相對傳統且滯後,所以很容易導致通訊大面積、長時間的中斷,從而形成“通訊孤島”。
這不僅會增加救援負擔,而且還令受災群眾的生命安全遭受更大的威脅。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是全球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受自然災害影響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千億以上。
美歐、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時間早,尤其是通訊保障體系的建設非常完善,在應對大型自然災害時效果顯著。
參考海外的技術和經驗,近年來我國也開始重視起應急通訊保障體系的建設,在“5G彩雲一號”誕生之前就成功研發出了不少應急裝置。
例如在今年7月份河南省受到颱風“煙花”的影響遭遇極端強降雨災害後,中國移動便派出翼龍大型長航時無人機,在第一時間恢復災區的通訊。
相比之下,“5G彩雲一號”的應用場景要更多一些,不過該裝置畢竟剛剛問世,在技術手段、覆蓋範圍以及成熟度上仍然有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不僅研製出了首個5G無人飛艇,而且還設計併成功試飛一款全太陽能無人飛艇。
與普通無人飛艇不同,全太陽能無人飛艇的動力完全來自於背部安裝的太陽能板,屬於新能源飛艇,具備較高的經濟性和環保性,在未來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但受限於技術水平,目前為止我國尚未實現全太陽能無人飛艇的量產以及商用。包括海外其他國家,也這方面遇到了瓶頸。
儘管如此,筆者仍然相信,隨著能源管理技術的進步,終有一天會實現全太陽能無人飛艇的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