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黨根據中日雙方的基本特點,針對國民黨不發動和武裝人民群眾,實行一條單純政府與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提出了關於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路線以及持久戰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為指引全國人民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極為寶貴的貢獻。
(一)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日中雙方總的實力對比是敵強我弱。日本是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1937年年產鋼580萬噸、飛機1580架、坦克330輛、大口徑火炮744門、艦艇52422噸,海軍力量僅次於英美而位居第三。
但是,日本也存在諸多戰爭的不利因素。首先是國土面積小,約相當於中國的1/28、人口9000餘萬,只有中國的1/5,且礦產資源貧乏,大部分工業原料依賴進口;其次是戰爭的非正義性、野蠻性。
中國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國,也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除能自制一部分輕武器外,其他均不能製造。但處於進步時代,有共產黨及其軍隊為團結抗戰的核心,加上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以及戰爭的正義性,必然得到全民的支援和國際上的援助。
中國共產黨正是基於對敵我雙方國情、軍情的科學分析,從抗戰一開始就主張實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戰路線,並提出了一整套辦法和措施。
中央政治局於1937年8月在召開的洛川會議上指出,“今天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發動的抗戰發展成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並通過了著名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十大綱領是全面的民族的抗戰路線的具體體現,是弱國打敗強國的唯一正確的指導方針。
(二)
為了促使國民黨政府軍事當局迅速制定全國抗戰的戰略方針,加強對日作戰的指導,中央於“七七事變”後不久,即提出了《確立全國抗戰之戰略計劃及作戰原則案》。
這個《提案》系統地闡述了全國抗戰所應採取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戰略的基本方針是持久的防禦戰;在戰役上應以速決戰為原則;作戰的基本原則是運動戰,應在決定的地點,適當的時機,集中絕對優勢兵力與兵器,實行決然的突擊,避免持久的陣地的消耗戰;廣泛地開展游擊戰爭,其戰線應擺在敵人之前後左右,以分散、迷惑、疲倦敵人,以有利條件、有利時機,使主力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等等。這對全民族抗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
為了從理論上科學說明中國抗日戰爭的前途,駁斥亡國論、速勝論,鼓舞全體人民的信心和鬥志,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和《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等重要著作,科學地闡述了中國抗戰為什麼要實行持久戰的理論,完整地提出了實行持久戰的一整套具體的作戰方針與原則,明確指出了游擊戰的戰略地位。其預見的科學性、論斷的正確性完全被抗戰的全過程的實踐所證明。
毛澤東根據敵我雙方存在的相互矛盾著的基本特點,科學地預見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他在描述三個階段戰爭程序的輪廓時,指出敵我雙方量和質的互變關係,著重分析了相持階段到來的條件,認為相持階段是持久戰轉到最後勝利的“樞紐”。這是毛澤東持久戰理論的精髓。毛澤東還指出:在第三階段,運動戰將成為主要的作戰形式。
毛澤東還深刻地闡述了實行持久戰總方針應採取的一套具體作戰方針與原則。他指出,在戰略上是內線的持久的防禦戰,在戰役戰鬥上必須實行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變戰略上劣勢、被動的不利態勢為戰役戰鬥的優勢、主動的有利態勢;而實行外線的速決的進攻作戰方針,又必須發揮組織指揮上的主動性、靈活性和計劃性。
在作戰形式上,要善於根據戰爭發展的不同階段,正確地運動戰、游擊戰和陣地戰三種不同形式。進一步明確“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抗日戰爭的正確要求應該是儘可能的殲滅戰,用戰役的殲滅戰達到戰略的消耗戰之目的。
(四)
戰爭史上,游擊戰通常作為大的戰爭行動的輔助手段,毛澤東首次把它提高到戰略地位。
他指出:中日戰爭由於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等基本特點,敵人佔地甚廣和戰爭的長期性發生了,抗日遊擊戰爭主要不是在內線、在戰役戰鬥上配合正規軍作戰,而是在外線即在敵後單獨作戰,在戰略上配合正面友軍的正規戰。
並且由於有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和廣大群眾的參加,因而游擊戰爭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規模的。於是,戰略防禦和進攻等一整套的東西發生了。而且透過長期的不斷削弱敵人、壯大自己的鬥爭,遊擊軍和游擊戰必將向正規軍和運動戰發展,成為最後戰勝敵人的強大戰鬥力量。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持久戰的戰略思想和游擊戰理論,是指導抗日戰爭一步步走向勝利的指南。正是由於這一光輝的軍事思想、正確的戰略戰術原則,才在世界的東方導演出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創造出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一些國外人士稱毛澤東為“持久戰理論大師”、“現代游擊戰爭之父”,這是當之無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