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2日,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侵入越南領海,越南魚雷艇奮起自衛反擊。
8月3日,美國總統約翰遜公然宣佈美國艦隻繼續在北部灣巡邏。大批軍艦調集到了越南北部海面。濃重的戰雲籠罩著北部灣上空。
8月5日,約翰遜藉口前一天夜間美艦受到越南魚雷艇的再次攻擊,下令第七艦隊的艦載飛機連續轟炸了越南北方的義安、鴻基和清化等地區。
這就是聞名世界的“北部灣事件”。
從此,美國開始了對越南北方曠日持久的轟炸,一場現代條件下的空中較量也隨之拉開了帷幕。
這場較量的初期,美國人出盡了風頭。他們有著為數眾多的各類現代化飛機,而越南人只有跟蹤能力很差的二十幾部早期預警雷達,對空作戰的主要武器是沒有雷達控制的七百多門高炮。在懸殊的力量對比之下,美國人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把炸彈拋到越南的每一個角落。
但是,好景不長,美國空軍很快就觸到了黴頭。
1965年4月4日上午,河內以南一百多公里處的清化大橋上空陰雲低垂,這裡充滿著戰爭年代的清冷氣氛。
忽然,陰霾的空中隱隱傳來一陣滾雷般的轟鳴聲。大橋周圍的高炮緊張地扭動著長長的炮身。不一會兒,四架F-105“雷公”式飛機鑽出雲層,朝大橋撲來。
高炮首先吼叫起來,炮彈在大橋上空炸出了一個個白色的煙團。緊接著,炸彈也帶著撕人心肺的尖鳴落向地面,一股股巨大的煙柱沖天而起。大橋周圍一下子喧囂了起來。
執行這次轟炸任務的是48架F-105“雷公”式飛機,此外還有20架F-100“超佩刀”戰鬥機為它們護航。F-105是一種單座全天候戰鬥轟炸機,最大速度可超過2.1馬赫。機上裝備著先進的領航裝置,機載雷達具有地形顯示和空中搜索跟蹤能力。主要武器有“火神”多管航炮,這門航炮口徑是20毫米,射速為每分鐘6000發,還有“響尾蛇”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另外還能攜帶五千多公斤炸彈或空對地導彈以及火控系統配備有電子計算機。
當第四批的4架轟炸機到來時,他們接到了新的命令,要求他們在上空等待飛行。美空軍飛行員從來沒有在越南上空遇到過攔截,於是他們在天空開始兜圈子。
就在美國飛機歡快轉圈圈的時候,越南4架米格-17飛機悄悄躲過護航的F-100“超佩刀”戰鬥機,來到這個小隊的後面,並且很快進入攻擊陣型。
就在米格-17佔據攻擊位置後,三號機飛行員突然發現了兩架米格飛機,隨即他開始呼叫:“長機!急轉擺脫,後面有米格機!長機!我們被咬尾!”三號機飛行員發出了一連串的驚呼。
長機和二號機這時做夢也想不到會受到攻擊,他們照樣飛著。
三號機眼睜睜地看到米格長機從自己頭上掠過,隨後在長機幾百米的位置開火與此同時,第一架米格飛機在80米的距離上向二號機開了炮,兩架被擊中的尾部都噴出了長長的火舌。
兩架米格命中目標後,隨即就退出戰鬥,而隨之而來的另外兩架米格也一起退出戰鬥。
三號機飛行員當時懵了,米格飛機來得太突然,得手後走得也很突然。
這就是美越空軍在越南上空的第一次較量。
美國空軍對首次空戰的失利迅速做出了反應。他們立即向戰區派遣了防空司令部的EC-121預警飛機。這種飛機綽號叫“大眼睛”,大概是說它在空中“”-看”得遠吧。EC-121也確實無愧這個稱號,它裝備了先進的電子裝置,能夠迅速發現幾百公里外升空的米格飛機,給實施轟炸的美國飛機及時提供警報。
在這段時間裡,美國人把空襲的範圍擴大到了北緯二十度線以北。
由於有了EC-121預警機的支援,美國空軍在1965年7月10日首次擊落了兩架米格-17。
這次行動之前,美國飛行員透過“大眼睛”提供的預警通報,看到了一種有意思的現象。每當美機靠近目標上空時,機內會接收到“大眼睛”發出的表示米格機升空的黃色訊號,然後變成表示米格機在十分鐘內可能發起攻擊的紅色訊號。但此後不久,紅色訊號又會變成黃色。當最後一批完成轟炸任務的美機退出攻擊時,警報訊號又會變成紅色。米格機會追擊這批美機,一直到目標區以外。
久而久之,美國人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第二次紅燈亮時,也就是越南人真正發起攻擊時,總是在美國護航飛機上的剩油很少,以至不能與越機空戰而被迫返航的時候。
美國第二空軍師決定利用越南人的這一戰術特點,實施了出其不意的攻擊。
1965年7月10日,這個師第四十五戰術戰鬥機中隊的4架F-4c“鬼怪式”飛機比往常推遲了20分鐘起飛。
這4架F-4c飛機是不久前調到泰國皇家空軍烏汶基地的。每架飛機的機翼上都懸掛著四枚AIM -7“麻雀”空對空導彈和四枚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這種飛機重達25噸,算得上戰鬥機群中的龐然大物。
它由兩名飛行員操縱,通常前座為駕駛員,後座為電子和武器系統操縱員。它除裝有現代化的電子裝置外,最大特點是既能以每小時250公里左右的低速飛行,又能進行每小時2570公里的高速“衝刺”。它成為美空軍在越南戰場上使用的主要空戰飛機。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這時的F-4飛機沒有裝備航炮,據說是飛機設計師認為近距空戰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航炮在現代空戰中已沒有什麼用場。
兵不厭詐,美國人使用了欺騙戰術。
F-4飛機採用了F-105通常飛行的高度和速度,保持著無線電靜默,喬裝成最後一批執行轟炸任務的F-105,在空中加油後,徑直向目標——安沛軍械彈藥庫飛去,誘騙越機前來攻擊。
越南人果然上當了。
F-4飛機進入安沛上空不久,長機的雷達熒光屏上出現了兩個小亮點,距離顯示53公里。接著,三號機雷達也截獲了目標訊號。他們迅速地轉動旋鈕,接通電門,熒光屏上立即顯示出一個小圓圈,目標被牢牢地“鎖定”在圓圈中。
因為曾經發生過用“麻雀”導彈擊落兩架友機的事故,所以,美國飛行員必須目視判明雷達截獲的目標是敵機時,才能實施攻擊。他們一面加速,一面柔和地操縱著飛機,不讓目標回波跑出小圓圈。
幾分鐘後,美國飛行員清楚地看到了兩架銀灰色的米格-17。但是由於兩個F-4雙機組之間的距離不到12公里,為防止誤傷,他們沒有發射雷達制導的“麻雀”導彈。
F-4飛機從米格-17的前方高速透過。米格飛機利用轉彎半徑小的優勢咬住了三、四號美機。只見機頭炮口發出了陣陣閃光,但是沒有擊中。
米格飛機繼續追趕著F-4飛機。美二號機在做了一連串的機動飛行後,幾次避過了越機的炮彈,並使越機衝到了前頭。這時,美三號機的武器系統早已轉到“紅外”位置上,“嘟——”,隨著耳機裡發出的導彈收到目標熱輻射的嘯叫,三號機的後座飛行員按下了駕駛杆上的導彈發射按鈕。一枚紅外製導的“響尾蛇”導彈脫離機翼,自動向著兩公里以外的越機飛去。接著,他又發射了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導彈,越機凌空爆炸了。
與此同時,美四號機向右急轉並開啟加力,從6000多米的空中直衝而下,在4000米的高度上,速度達到了1.4馬赫,他又以四個負荷將飛機拉了起來,做了一個倒飛半斤頭翻轉的“反殷麥曼”。只見飛機筆直地插向高空,在一萬米頂點沿飛機縱軸向右翻轉,並同時改平了機身。這樣一來,越機處在了美機前方1500米左右處。導彈訊號響了,四號機發射了一枚“響尾蛇”。
導彈在越機翼尖處爆炸,它顯然受了傷。美機又發射了第二枚導彈,但因為沒有音響訊號,“響尾蛇”沒有跟蹤。美機窮追不捨,又發射了第三枚導彈,導彈在越機的尾噴管處爆炸,米格飛機冒出了白煙。
美國人總算報了四月四日的箭之仇。
然而,美國空軍因空戰勝利而欣然自得的時間並不長。
7月24日,四架F-4“鬼怪”式飛機正在河內西部上空尋找米格飛機作戰。突然,電子對抗飛機給他們發出了警報——發現蘇制地空導彈的制導雷達訊號。這時候,美國飛行員慌了!因為他們在前段時間得知,越南人將使用蘇制“薩姆2”地對空導彈。
這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他們既怕自己成為“薩姆”導彈的首批獵物,又想見識一下它的模樣。
忽然,一名飛行員在側前方看到了一個尖頭尖腦的“怪物”,正迅速向他們飛來,就在他想是不是“薩姆2”地對空導彈的時候,一架F-4飛機被擊中。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空中出現了一個桔紅色的火球,火球的中心拋射出了一塊塊F-4的碎片。隨後又有兩枚“薩姆2”導彈在小隊後方爆炸,爆炸的金屬碎片砸進了所有飛機。
“薩姆”導彈的威脅,讓美國飛行員在越南上空提心吊膽,而這種威脅延續到整個戰爭結束。
如果說在半年前美國人絲毫沒有把越南的防空體系放在眼裡,那麼現在為對付“薩姆”導彈的威脅,他們可謂煞費了苦心。
越南人首先發現,飛越地空導彈警戒地區的美國飛機大大降低了高度,只有150到450米。在這個高度上.“薩姆”導彈無法制導,對美機無能為力。但是,他們的高炮和高射機槍卻有了用武之地,同樣使美機遭受了巨大損失。
美國人重新回到了2000至3000米的高度上。他們一方面以迅速、急劇的動作規避“薩姆”導彈,一方面用特種探測導彈雷達的裝置改裝F-100飛機,以後又換用了效能更好的F-105F飛機,這種被稱為“野鼬鼠”的飛機被專門用來執行壓制“薩姆”導彈的所謂“鐵拳”任務。
1966年7月3日,四架執行“鐵拳”任務的F-105F飛臨河內西部上空,他們有恃無恐地從中空進入,似乎絲毫沒有把虎視耽耽的“薩姆-2”放在眼裡。
越導彈基地的遠方警戒雷達早已發現了美機,當美機飛入導彈射程內以後,制導雷達發出了強大的電波。
“薩姆”制導雷達一開機,F-105F的“野鼬鼠”預警系統就探測到了它的訊號。美機飛行員毫不猶豫地按下了發射按鈕,兩枚“百舌鳥”反雷達導彈脫離機身,沿著“薩姆”制導雷達的波束嚮導彈基地飛去。隨著兩聲巨響,“野鼬鼠”接收到的訊號消失了。
另一架F-105向著第二個“薩姆”基地發射了一枚“百舌鳥”,但是沒有擊中。
這時,兩枚“薩姆”導彈離開了發射架,直飛向美國飛機。第一枚導彈在空中劃了個大弧,距F-105F600米爆炸了。
F-105F飛行員看到另一枚導彈疾速地向自己飛來,他慌忙使出了早已練得非常諳熟的救命手段。只見機頭一低,F-105F徑直嚮導彈飛來的地面衝去,五百米,三百米、一百米,眼看就要撞地——離地面還有60多米,機頭猛地一昂,飛機有些震顫著急劇向上拉起。雷達制導的“薩姆-2”究竟不如人駕駛的飛機,它無可奈何地在美機下方150多米處爆炸了。
不等“薩姆”基地反應過來,F-105F就向它打去了長長一串炮彈,它的僚機也把火箭發射筒內的十八枚火箭彈一窩蜂似地放了出去。
“薩姆”陣地上一片火海,雷達制導車被煙火吞噬了。
兩天以後,美機再一次襲擊了四個“薩姆”導彈基地。
遭受了一系列損失的越南人逐漸聰明瞭起來。他們在地面上發射一種模擬導彈制導雷達的假訊號,使美機倉皇投彈逃跑。他們還採用遠方警戒雷達跟蹤,制導雷達保持加溫狀態的方法縮短了制導雷達的開機時間,一次次挫敗了“百舌鳥”的攻擊。
美國人也毫不示弱,很快研製出了電子干擾吊艙。懸掛這種吊艙的F-105飛機有效地干擾了“薩姆”導彈的制導雷達,使許多“薩姆”導彈失去制導,變成了“彈道式的”,從而使越南人擊落一架美國飛機所消耗的“薩姆2”導彈,由初期的15枚增加到了80枚。據美軍方估計,電子對抗使400多架飛機免遭厄運。
儘管如此,美國飛行員在越南上空飛行仍是提心吊膽,他們把安沛、海防和河靜之間的三角地帶稱為“死亡之路”。美國第七航空隊司令威廉·w·莫邁耶中將也承認,在這地區作戰,不得不首先為儲存自己的生命而戰鬥。
越南上空成了現代作戰手段進行較量的“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