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對積極心理學和積極教育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
接下來,我們要正式開始講解彭凱平教授在書中提到的8大要素,透過這8個要素,我們得以培養孩子的優勢品格。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要素是“情緒力”,那麼話不多說,趕快進入今天的閱讀吧!
什麼是情緒
達爾文認為,情緒是人類進化的高階心理工具,是人類的競爭優勢,不過現在有很多人,只是把情緒當成一種自發的、被動的、生理的、不可控制的主觀反應或主觀感覺。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情緒由內外刺激引發的生理反應、主觀感受、認知評價和行為反應四種成分互動而成,它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心理行為,是社會溝通的訊號,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感覺或感受。
生理反應和主觀感受很好理解,我們身體裡有一個叫迷走神經的神經系統,這就是我們產生情緒的生理基礎,當我們高興時,迷走神經是舒展的,反之就可能是受到壓迫的。
當我們面對一件事的時候,首先可能會產生生理反應,然後產生主觀感受。
但是僅僅這兩者還不叫情緒,要產生情緒,我們還需要對事件進行標籤、認知、分析和評價。
比如,在感覺不舒服時,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舒服的原因來自外界,那麼你就會認為這是別人帶給你的,你就可能會產生憤怒的情緒。
但如果你認為是自己造成的,那麼你產生的情緒可能就是傷心、不安等。
即使在一件事情上,兩個人產生了同樣的心理反應,但因為他們的認知評價不同,感知也就不一樣,產生的情緒也不一樣。
所以我們才說,情緒和認知、評價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內在的心理體現以外,情緒也會透過某種外在行為表達出來,這就是情緒社會特性的體現。
比如我們高興的時候會大笑,願意跟人打招呼,但不高興的時候就哭泣、沉默,不願意理人。
這四者合起來,才是人類的情緒,它不是純粹生理的或者心理的感受,經由情緒這個入口,我們才得以窺探一個人的心理狀態。
用“五施”激發積極情緒
父母肯定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裡,積極情緒能夠多於消極情緒,有很多方式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比如說多給孩子培養一些愛好,讓孩子從小就眼界寬闊,讓他們知道人類有很多種生存方式,生命也有很多種存在形式。
在書裡,彭凱平教授向大家分享了他的“五施”原則。
五施其實是一個佛家的概念,是說我們要從自己的語言、身體、眼睛、容顏——也就是面部表情、還有心靈,這五個方面,去感受幸福。
“五施”原則不僅能幫助父母有效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還可以引導孩子逐漸學會遵循原則,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有意義的快樂。
首先是“言施”,語言的言,言施就是要學會表達、溝通和交流,我們會發現,人們在一起聊天時,如果聊到不好的事件,一般都會越聊越憤怒。
反過來,如果聊到輕鬆快樂的話題,大家經常聊著聊著就一起笑了起來。
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點,可以多使用一些積極樂觀的話語,或者是孩子期待的語言和他們溝通。
父母可以透過孩子外在的一些語言和行為,挖掘他們背後的感受和需求,這樣和他們溝通起來,才會更加順暢。
其次是“身施”,身體的身,是指透過觸控、身體接觸產生幸福感,比如拍手、擁抱。
當孩子情緒不佳時,我們握著孩子的手,撫摸孩子的頭,或者擁抱孩子,都可以很好地緩解孩子的情緒,促進積極情緒的產生,
然後是“眼施”,眼睛的眼,意思就是我們要有一雙慧眼關注生活中的變化,看到美好的事情。
比如身邊有誰換了一件新衣服,或者孩子的小動作,生活其實並不單調。
但如果我們總想著工作,就會丟失生活,當我們開始關注身邊人的細節、欣賞沿途的風景了,就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心裡自然就會湧起溫暖、滿足的感受,從而激發積極情緒。
第四是“顏施”,容顏的顏,科學家發現,人每笑一聲,從面部到腹部大約有80塊肌肉參與運動,笑100次,對心臟的血液迴圈和肺功能的鍛鍊相當於划船10分鐘的運動效果。
這就告訴我們,要多笑,而且不是皮笑肉不笑的笑,要發自內心的笑,這種微笑一般被稱為“迪香式微笑”。
“迪香式微笑”的三個特徵是嘴角肌上揚、顴骨肌上提和眼角肌收縮,簡單來說,就是帶有眼角皺紋的真心微笑。
孩子和父母之間是需要愉快互動的,父母的情緒反饋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所以我們不妨對孩子多多露出這種“迪香式微笑”,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與關注,從而維持穩定的親子關係。
最後是“心施”,心就是心靈,我們要多多培養內心的感受力,否則時間一長,人會感到越來越迷茫和不開心。
總體來說,“五施”就是告訴我們,要善於在熟悉的環境裡,發現不熟悉的細節。
這對父母和孩子都適用,多培養孩子感受情緒的能力,他們就能體會到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管理消極情緒的“五步走”法則
除了激發積極情緒,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裡,還不可避免地會落到消極情緒裡,這時又要怎麼辦呢?
彭教授提出,遇到這種情況時,有一個“五步走”法則,可以幫助我們管理消極情緒。
第一步是注意自己的心跳,心跳是衡量情緒的一個重要尺度,當你感受到自己心跳加速、想要發怒,就說明情緒要爆發了。
這時,你可以慢慢地、深深地吸氣,讓吸入的氣體充滿肺部,這其實是在激發我們的副交感神經活動,抑制心跳和抑制腎上腺素的分泌。
深深吸氣,再慢慢吐氣,這樣反覆重複,你的心率就會慢慢降下來,心情也會逐漸冷靜。
第二步是對情緒進行認知察覺,這裡我們可以透過自言自語的對話系統分散壓力,比如問自己:“我出現了什麼情緒?”
接著再察覺引發情緒的事件,同樣是自問自答:“我為什麼會生氣?”
這樣層層梳理下來,情緒可能已經也緩解了大半。
第三步是全然接納自己和孩子的情緒,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出現消極情緒都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都是正常反應。
然後就到了第四步,反駁不合理認知,當消極情緒出現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解決方式就是改變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和認知。
不合理的認知一般有兩種,絕對化要求和災難性思維,前者是說人思考任何事情都以自己出發,要求別人必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比如認為孩子必須在9點之前上床睡覺;
後者則是指在面對事情時,直接把後果推論到非常糟糕的境地,比如看到孩子很晚都沒完成作業,就斷言這個拖拖拉拉的毛病會跟著他一輩子。
如果出現了這兩種不合理認知,我們就要及時在心中進行自我反駁,比如孩子寫不完作業,你是很生氣的。
但如果你因此衝他發脾氣,他不僅不能很快完成作業,甚至還可能因此拖得更慢,你也只得到了一時痛快,釋放了一些壓力,所以你不應該衝他發脾氣。
這樣反駁自己,情緒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在第四步完成對不合理認知的反駁以後,就可以到第五步,選擇積極的行動。
我們已經透過第四步意識到錯誤行為可能引發的後果,那麼接下來就可以想積極的方法解決問題。
孩子作業做不完,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不明白呢?如果他只是習慣性拖拉,我們可以再和他溝通。
這裡的重點在於,我們不能帶消極情緒去和孩子溝通,否則雙方心情都不好,很容易讓事情最後演變成吼叫、責罵的局面。
我們需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願意理解他、幫助他的朋友,而不是動不動就教訓他的“敵人”。
當我們不用發洩情緒的態度對待孩子,親子關係就會更加密切,孩子也會從父母的言行中學到更多處理問題和管理情緒的方法,收為己用。
【今日話題】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如果他們看到父母經常被情緒控制,自己就也很容易受到同樣的影響,所以,培養孩子的情緒力,要從我們自身抓起。
你和孩子發過火嗎?是因為什麼事情呢?聽過今天的內容,你再是否認為當時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或留言,10天陪你讀本書,每天打卡,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