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心永恆想起的時候,你可能會想起肉絲和傑克愛情的動人,1997年12月19日,影片《泰坦尼克號》首映這部後來斬獲11項奧斯卡獎和18.4億全球票房的佳作成為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
這部電影的原形你應該也聽說過。就是1912年沉沒於大西洋的泰坦尼克號。它的殘骸位於紐芬蘭東南偏南約600公里(370英里)處,水深約3.81千米(2.37英里)。殘骸斷成兩段,相距約600米。船首儲存相對完好,儘管於沉沒時撞擊海床,且經過了多年腐蝕,但很多內飾依然儲存至今。相比之下,船尾部分則已經完全毀壞。成百上千的殘骸碎片分佈在周圍。遇難者的遺體理應分佈在這一區域,但是現在已經被海洋生物分解。
泰坦尼克號於1912年首次航行就與冰山相撞並且沉沒。沉船的殘骸直到1985年才被發現。許多探險者於此前嘗試使用聲納掃描海床,以期可以找到它的位置,但都未能成。沉船最終被美法聯合探險隊發現。其殘骸自發現以來便飽受關注,經歷了無數次探索,其中包括一些具有爭議的打撈行動。如今數千件物品已完成打撈及展出。
像泰坦尼克號這種水下遺蹟,人們是怎麼發現並打撈其中的文物的呢?這就要說到高大上的水下考古工作了!
水下考古前期準備:一套衣服、一臺相機、一盞燈
水下考古,特別是水域面積比較大的海洋考古工作,考古單位都會給考古隊提供地下考古隊沒有的——考古船。考古隊人員以及相應的裝置均置於考古船上進行作業。
考古隊在水域上有了待的地方,負責潛水探測的隊員就要下水了。先不要急著知道它們是用什麼方法找水下遺蹟的,先了解下水得帶些什麼東西吧!水下考古的下潛裝備簡稱為“一套衣服、一臺相機和一盞燈”。
一套衣服,其實就是潛水員的個人潛水裝備,包括潛水服、面鏡、腳蹼、水肺、浮力調節裝置等。
一臺相機,是為水下拍攝做準備的。因為潛水員一旦發現水下遺址,可移動的文物是可以帶走的,不可移動的遺蹟只能透過照片來研究。不過,一般能滿足水下遺蹟拍攝的相機都不防水,所以需要給相機定製專門的防水外殼。
一盞燈,指的是給水下遺蹟攝影的時候需要打燈光。原因有二:其一,水下環境昏暗;其二,太陽光是複合光,在水中傳播的時候,水偏愛其中的紅橙二色。所以呀,為了避免水“吞掉”這二色導致照片色彩失真,必須輔助燈光。
萬事俱備,開始下水尋找!
傳統水下遺址的確認方法及其風險
水下考古的一般流程分為三步:
其一,利用聲吶技術在大範圍水域內搜尋,圈定可能存在遺址的大致範圍,稱“大範圍搜尋階段”;
其二,潛水員下潛至圈定水域,進行水下遺址的尋找、照片的拍攝,稱為“確認階段”;
其三,考古隊聯合確認該區域為水下遺址,開始對其進行發掘,稱“發掘階段”。
其中,大範圍搜尋階段可藉助聲吶裝置,無需人員親為;發掘階段卻必須由考古隊員親臨現場,而在過去,發掘之前的確認階段也是需要人員親臨的,給考古隊員的安全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總的來說,傳統水下遺址確認的方法包括“漂浮線法”和“圓圈法”兩類。
漂浮線法:先在水底放一根超級長的繩子,然後每隔一段固定距離,就在繩子上訂一個塑膠浮標,作為記號。然後,潛水員從繩子的一頭開始,沿著繩子尋找,如果在“摸爬”繩子的過程中發現了某處水下遺蹟,馬上低頭看看現在所處的位置是繩子的第幾個浮標(或者離哪個浮標近)給其做上記號。
漂浮線法,矩形表示繩子,ABCD四點設定浮標,假設潛水者在C浮標處附近發現有遺蹟,則在C浮標處做記號
圓圈法:浮標線法適合光線較好的水域,那麼如果大規模搜尋後確定的水域光線昏暗,該怎麼呢? 這時候就要用到圓圈法了。比如說,考古隊在一片海域藉助聲吶裝置確認了4處疑似有水下遺址的水域,如果這時候水下昏暗,就可以用圓圈法對4處水域進行一一排除。我們將其設為A區、B區、C區、D區。
首先排查A區:在A區水底定一個樁子,此點為A1,然後將繩子一頭拴在木樁上,一頭拴在潛水員身上,潛水員向外拉緊繩子,以A1為圓心,以繩子為半徑化圓圈而遊,排查周圍狀況,如果沒有,則在A區水域放浮標,以示排查過。B、C、D以此類推地排查。
雖然這兩種方法都算行之有效,然而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在水底“放一根繩子”、“打一根木樁”、潛水員下潛......這些絕非說說那麼簡單。
原因如下:
隨著潛水深度的增加,水壓會逐漸增大。當潛水員處於高水壓環境(約3至4大氣壓力以上),肺內氮氣會因高壓緣故,而對潛水員產生麻醉作用。按照這個高水壓深度推算,考古潛水員下潛至水下60-70m的深度,就不宜在往下潛了,否則會有較大的氮醉風險。
而我們再來看看一組水下遺蹟所處深度的資料吧:中國雲南撫仙湖水下古城遺址,水深70餘米;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沿海水域二戰沉船遺址,水深80餘米;地中海古商船遺址,水深800米;泰坦尼克號沉船遺址,水深3800米。
泰坦尼克號的船頭,拍攝於2004年,位於3800米左右的深海(來源:維基百科)
如此深邃的水下遺蹟,遠遠超出考古隊的常規下潛極限,那麼,怎麼確認這些遺蹟?
水下考古“托兒”來了——機器魚
機器魚是一種在水下考古界十分好用的水下機器人。我們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計的著名機器魚SPC-Ⅱ為例,看看機器魚對水下考古的巨大幫助。
1、 外形採用流線形設計,具有內建的運動控制模組為仿生推進,可支援前進、左轉、右轉、上浮、下潛五個基本動作。就算是潛水員親自下潛,也難免要在遺址間游來游去,倘若因為運動對文物造成損壞,那將無法彌補,而且如果擾動比較大,激起的底部泥沙也會影響影象採集。機器魚運動系統的靈活,使得文物損害降到最低。
機器魚系統通訊示意圖(來源:維基百科)
2、 機體為玻璃鋼骨架,支援定向深遊,耐高水壓。上述地中海古船遺址的照片,就是由水下機器人採集來的。(潛水員表示瑟瑟發抖)
3、 內建影片模組,具備影片、影象採集功能。除了當潛水員之外,還兼任“攝影師”。
不過,到此我們可以看出,機器魚解決了水下考古的第二階段,即遺址確認階段的問題,可是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以現在的技術來講,雖然機械手、機械臂在也有相關研究,但尚不能應用到考古工作中,畢竟考古工作精細複雜,需要考古隊員的知識儲備和經驗。所以,水下機器人或說機器魚如何介入第三階段,作業型水下機器人如何設計,將是未來水下機器人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親力親為的水下考古發掘
水下機器人沒辦法涉及水下考古的發掘階段,考古隊只能在常規潛水範圍內親自進行水下考古發掘了。說到水下考古發掘方法,要引入一個概念:探方。
探方其實是陸地考古發掘的主要方法。由於遺蹟或文物埋在地下,考古隊員並不清楚它們是如何排列、佈局的(因為不僅文物本身蘊含著考古資訊,文物的排列也是歷史資訊的重要反映!!!),所以要用試探性的方法來發掘,即打探方。
先在選定的發掘區域內畫好方格網,在每個十字線交叉點打下一根木橛。方格的大小亦即“探方”的大小。不管探方多大,相鄰的兩個探方之間要保留0.5-1米的隔梁,等到發掘末尾再將其挖掉。每個探方還要做好編號。這樣一來,選擇小區域試探性發掘,能最大程度保護文物及其排列狀態。
由於水中無法畫線,所以水下考古的發掘,便將探方法做了更新,衍生出“水下硬探方”和“水下軟探方”。水下硬探方就是用木質或金屬製框架“架”起網格,軟探方則是用繩子“拉”起網格。
到今天為止,水下考古對考古隊員來說仍具有很高的危險性,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相信我們前面提到的“作業型水下機器人”研製必將成功助力水下考古工作。
[參考資料]
《水下考古學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科學出版社,2012年8月
《中國考古通論》張之恆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攝影技術在水下考古工作中的運用,韓飛《河南科技》2013年第8期
《機器魚》王碩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攝影技術在水下考古工作中的運用,韓飛《河南科技》2013年第8期
《機器魚》王碩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