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經歷艱辛的14年抗戰,中國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此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多少戰士犧牲在戰場,更別提那些因戰爭帶來的無可估量的經濟損失了。
能從長久的戰爭中解脫出來,人們對和平的渴求也就愈來愈迫切。然而橫亙在國共兩黨之間的問題,卻也被擺到了明面上。
蔣介石既想發動內戰,卻又不想招致全國罵名,於是他開始將主意打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企圖讓毛澤東來背黑鍋,讓他好師出有名地發動內戰。
前前後後,蔣介石拍了三封加急電報給毛澤東,邀請毛澤東前往重慶,“共商國是”,這便有了後來的重慶談判。但在談判期間,老蔣卻是抱著讓毛澤東擔任新疆省省長,讓他徹底遠離政治中心的打算。
那麼主席在知道蔣介石的打算後,反應如何?這件事情最終又是怎樣化解的呢?
其實當時與國民黨相比,中共在國際上所面臨的局面並不佔據優勢地位。
一方面,美國早先在態度上就曾表示將會支援國民黨,羅斯福總統甚至專門派來了他的得力干將赫爾利協助蔣介石調整中國戰場上的軍事問題。
另一方面,8月14號,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條約中,蘇聯表示,將僅承認國民黨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這意味著,蘇聯受到條約的限制,不可能也不適用於幫助共產黨。
蔣介石當時在知道這個訊息後,可以說是欣喜若狂,畢竟國民黨背後又添一大助力。他當即便選在14號這一天,給延安的毛澤東發去了第一封電報:
萬急,延安
毛澤東先生勳鑑: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
蔣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但發一封電報還遠遠不能達成蔣介石的目的,為了能夠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他蔣委員長對儘早解決國共之間矛盾重視,對讓老百姓早日迴歸和平生活的重視,這封電報必須要昭告天下。到時毛澤東只有兩個選擇:來或者不來。
不來,蔣介石便有理由將共產黨拒絕和談的事情昭告天下,並以此為藉口,正大光明地發動內戰,國民黨背後還有著美蘇兩國作為倚靠,這內戰他是想不贏都難;
來了,蔣介石認為自己依然還是能夠藉助美蘇兩國的支援,以強權強摁下共產黨的頭,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在這種倒逼的情況下,毛澤東的回應顯得分外惹人注目。8月16號,毛澤東回覆了蔣介石的第一封電報:
重慶
蔣委員長勳鑑:
未寒電悉。朱德總司令本日午有一電給你,陳述敝方意見,待你表示意見後,我將考慮和你會見的問題。
毛澤東未銑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但蔣介石見到毛澤東這份電報後,卻差點氣得暴跳如雷。而他之所以情緒如此激動,這還要從朱德傳送的那封電報內容開始說起。
早前,國民政府是被國外承認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抗日戰爭即將結束時,蔣介石直接便下了不允許八路軍接受日軍投降的命令,而朱德總司令在電報中自然拒絕了蔣介石的這一不合理要求。
但蔣介石生氣歸生氣,大事卻還是沒有忘。不論如何,毛澤東總得要拿出一個態度來,這樣他才好進行下一步的謀劃。
於是,為了讓毛澤東早日作出決定,老蔣用更加誠懇的語氣,又往延安傳送了第二封電報。
延安
毛澤東先生勳鑑:
來電誦悉,期待正殷,而行旌遲遲未發,不無歉然......大戰方告終結,內爭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特再馳電奉邀,務懇惠諾為感。
蔣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這封電報從內容看,蔣介石真是誠意十足,態度也放得足夠低,一句“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倒是讓筆者想起了時下非常新鮮的詞彙,即“綠茶”,將自己擺在了憐憫蒼生疾苦的道德制高點。
懂政治的人都知道蔣介石這是在使用激將法,但飽受戰爭之苦的老百姓們不瞭解事實啊,他們只知道,毛澤東不願意前往重慶與國民政府進行談判,就是不體念國家之艱危,不閔懷人民之疾苦。
共產黨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國民黨背後是一定憋著什麼大招的,毛澤東一黨領導人的重要身份,怎能輕易涉險?去還是不去?黨內很快便因這事起了紛爭。
最後蔣介石便收到了這樣的一封毛澤東的回電:
重慶
蔣委員長勳鑑:
從中央社新聞電中,得讀先生覆電,茲為團結大計,特先派周恩來同志前來進謁,希予接洽,為懇。
毛澤東未養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蔣介石方面想,你想派周恩來?可我真正需要的是你毛澤東的態度啊!周恩來一來,不就沒有理由將“不體念國家之艱危,不閔懷人民之疾苦”這盆髒水潑到共產黨頭上了,那我還怎麼有理由發動內戰?
毛澤東來,或者是不來,他只有這兩種選擇。
蔣介石設身處地地將自己融入到毛澤東的角度看問題,如果他是毛澤東,他敢來重慶嗎?蔣介石發現,自己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他以己度人,理所當然地以為毛澤東不會來重慶了。但為大計著想,在百姓面前,樣式卻還要做足。
於是,蔣介石再次假裝誠懇地給毛澤東拍了第三封電報:
延安
毛澤東先生勳鑑:
未養電誦悉,承派周恩來先生來渝洽商,至為欣慰。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茲已準備飛機迎迓,特再馳電速駕!
蔣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服務周到哪家強?那還是重慶政府蔣中正最周到!你看他多貼心,為了早日進行國共嗟商,交通工具都已經準備好了。
在這種情況下,留給毛澤東的選擇,便只剩下了一個,那便是親自前往重慶。
8月23日,在延安棗園特意召開了一次會議,專門來討論接下來究竟該如何行事。所有人最擔心的,無非是毛澤東的安全問題。但毛澤東心中早已經有了決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因此,在8月24號這天,蔣介石收到了毛澤東的第三封電報:
特急,重慶
蔣介石先生勳鑑:
梗電誦悉。甚感盛意。鄙人亟願與先生會見,共商和平建國之大計,俟飛機到,恩來同志立即赴渝進謁,弟亦準備隨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復。
毛澤東敬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經過三次交鋒,毛澤東最終定下了前往重慶進行談判的行程,並讓周恩來一同前往。
但不管怎麼說,毛澤東此行,是冒著極大風險的。因此,臨行前,他便做好了兩手準備,也是最壞的打算。
他建議由劉少奇代理自己的職務,並建議書記處增補陳雲以及彭真二人為候補書記,一邊在自己以及周恩來都不在的情況下,書記處依然還是能保持五人開會的慣例,不至於出太大的亂子。
他還提到:
“我準備坐班房……如果是軟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裡辦點事。現在蘇聯紅軍不入關,美國軍隊不登陸,形式上是中國自己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三國過問,三國都不願中國打內戰,國際壓力是不利於蔣介石獨裁統治的......所以,重慶是可以去和必須去的。”
蔣介石在第三次與毛澤東交鋒時,便已經做好了毛澤東不來重慶的打算,這樣他好有直接發動內戰的藉口,藉助美蘇兩國的力量,一次性將共產黨的勢力完全驅逐,早日過上一黨專政的生活。
這種結果可不比讓毛澤東來重慶,雙方互相拉扯膠著一段時間後,再“殊途同歸”,要痛快許多?
但令蔣介石沒有想到的是,毛澤東帶著周恩來,到訪重慶了。
8月28日,毛澤東率領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抵達重慶,這一訊息一經披露,很快便在重慶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詩人柳亞子更是用“彌天大勇”這個詞來稱讚毛澤東。
抵達重慶的當天,蔣介石在林園官邸為毛澤東舉辦了一場歡迎宴會。宴席間,毛澤東稱呼蔣介石為“蔣委員長”,而蔣介石則稱呼毛澤東的表字“潤之”,雙方的關係看起來竟是非常融洽。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表象罷了。
8月30號的晚上,蔣介石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毛澤東果應召來渝,此雖威德所致,而實上帝所賜也。”
不得不說,這“應召來渝”四個字,真的非常形象地便將蔣介石當時的心態展現地一清二楚。
共產黨的領袖為了全國和平遠赴重慶談判,然而在他眼中看來,竟像是古代臣子應帝王詔上京述職一樣。
誰君?誰臣?蔣介石的角色分工看來是十分明晰了。他其實打心眼裡便從沒有想過要將中共擺在對等的位置上進行和談,在他的意識中,要求,國民黨儘管提,你共產黨只有應著的份。
抱有這種心態,談判不順利,也將成為必然。
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談判中,但凡只要是共產黨提出來的要求,蔣介石一律都不答應。當時我方承諾,將擁護三民主義,擁護蔣介石的領導地位,答應懲治內奸,停止武裝衝突.....我方甚至已經逐漸放棄建立聯合政府的想法。
會談時,共產黨其實作出了相當大的讓步。但儘管如此,雙方在解放區政權以及人民軍隊的整編問題上,一直都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在解放區的問題上,共產黨提出由共產黨員分別擔任山西、山東等五省解放區、廣東、湖北等六省的正副主席,北平、天津、青島、上海特別市的副市長。
這要求其實並不高,我們連正職都只有五個,要點區域的正職全部由國民黨擔任。
但蔣介石並不同意共產黨提出的這一和談要求,他覺得,正主席的職務,共產黨想都不要想,至於副主席和副市長?對不起,也只有得到國民黨認可的共產黨人才能擔任。
而在更關鍵的軍隊問題上,蔣介石就更是“獅子大開口”。當時按照中共的和談要求,是將所有部隊整編成16個軍48個師,但蔣介石卻說,我最多給你保留12個師就不錯了。
雙方一再拉鋸,而為了促成此次會談的成功,共產黨陸陸續續又作出了幾次讓步。
在19號的談判中,周恩來將原本要求保留的48個師,縮減到了20個師,而關於解放區問題,中共也表示願意從廣東、海南島、浙江、蘇南等8個地區撤退,僅駐防在山東、河北、察哈爾等北方地區。
儘管中共為此已經作出了巨大讓步,蔣介石依舊固執己見,寸步不讓,一直到9月21日,才答應將原定下的12個師調整為16個師。但這與中共所要想達成的和談條件依然還是相去甚遠。
蔣介石要是一直這樣搞,這談判簡直沒法進行下去。雙方之間的氣氛一度變得十分僵持。
就在這個時候,第三方勢力開始忍不住了。
之前說過,美國和蘇聯兩國,出於各自的原因,都希望中國能夠儘早“統一”,而在他們的認知中,國民政府未來將會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
蘇聯的態度,從以斯大林為代表的蘇共中央曾給毛澤東打的一封電報內容上,就能看出來。而這個電報的內容,1956年毛澤東在和印尼共產黨領袖談話時,曾經提到過。
他說:“蘇共中央直接打了一個電報給中共中央,不准我們打,他說只能和蔣介石和,不能和蔣介石打。如果要打就會引起全民族的毀滅。”
蘇聯方面給中共施加的壓力,加上蔣介石釋出了冠冕堂皇的“邀請”,使得毛澤東不得不選擇前往重慶,與蔣介石談判。
而除去蘇聯外,美國羅斯福總統也派了自己的“私人代表”赫爾利去調停國共之間的矛盾。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扶持共產黨,接著讓中國成為依附於美國的附庸。
1944年11月,赫爾利作為美國駐中國大使抵達中國。隔年,在瞭解到蔣介石想要與共產黨方面進行談判的打算後,他便選擇去了一次延安,開始準備調停的工作。
赫爾利當時曾對毛澤東承諾過,只要他去重慶談判,美國就絕對會保證他的生命安全。因此,這也是後來國共兩黨談判進入停滯期時,蔣介石沒有選擇在自己的大本營重慶將毛澤東、周恩來等人謀殺的主要原因。
赫爾利對調停國共雙方矛盾,顯然非常有自信,然而最後他卻被現實狠狠打了一個耳光。
國共雙方之間的談判從八月底開始,一直到九月下旬,也沒有商討出一個所以然來。中共與國民黨之間在談判桌上的你來我往,火花四濺,作為中間調和者的赫爾利,也是親眼所見。
國共雙方耗得起,赫爾利卻耗不起。按照原定計劃,赫爾利早該回國了,但因為中國兩黨間的矛盾尚未被調停好,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推遲歸國的時間。
美國方面讓他回國走馬上任新職位的調令,一遍遍催促,赫爾利覺得,在最短時間內,中國兩黨之間的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且內戰還不能起。
但蔣介石政府在談判中的種種行為,可以說是絲毫沒有誠意可言。談判進行到最後,就連脾氣看著最溫潤不過的周恩來也忍不住氣憤道:
“雖然今日我等之商談,系出於平等之態度,然而國民黨之觀念是自大的......今日我黨已承認蔣先生之領導地位,已承認國民黨為中國之第一大黨......但國民黨卻不能以領導者自居,而以被統治者視我黨。”
赫爾利作為中間人,顯然非常明白,其實周恩來說的都是事實,然而此時他已經顧不到誰有理誰沒理了,為了能夠儘快回國,他必須要儘早付出行動。
蔣介石不願意做出讓步?赫爾利便選擇在9月21 日的晚上找到蔣介石,對他進行一番死纏爛打,軟磨硬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說服對方答應把中共軍隊的數量讓到20個師。
蔣介石還再次強調,“中共必須承認這個數字,不能再加,如果中共繼續要求主席職位,則不再談判。”
國民政府這便是赤裸裸地想要將中共身上的權利全部剝奪,並“強令”中共“歸還”解放區。
與此同時,他還告知了赫爾利,自己的另一個打算,而赫爾利著急回國,為了促進雙方和談成功舉行,簽訂書面協定完成任務,他坦然應下了這個條件。
赫爾利幾乎是連夜找到毛澤東,想逼著毛澤東接受蔣介石所謂的“最後通牒”,並傳達了蔣介石的第二方針,但最後卻被毛澤東斷然拒絕。
蔣介石的第二套方針是什麼?便是在保留中共20個師的基礎上,讓毛澤東擔任新疆省省長一職位。
不說毛澤東應不應這個職務了,蔣介石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竟然想透過將一黨領導人發配邊疆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赫爾利說完蔣介石應下的談判條件,便等著毛澤東一口應下了,畢竟雙方談判進行到這裡,都已經非常疲累。但毛澤東卻一直都沒有說話,他低著頭,像是在沉思著什麼。
急於回國的赫爾利對毛澤東的態度也不再維持表面上的友好。他直接便對毛澤東轉達了自己,以及代替蔣介石轉達了國民黨的態度:要麼承認蔣介石的要求,要麼破裂。
毛澤東此時完全察覺到赫爾利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可他在知道蔣介石的打算之後,只給出了一個回應:不承認,也不破裂,這個問題複雜,還要討論。
赫爾利巧舌如簧,甚至有點氣急敗壞,但毛澤東堅決不作出讓步,第二天,赫爾利只能帶著滿身的遺憾返回美國,並再也沒有回到中國的那一天。
赫爾利一走,國共之間的談判便再一次陷入僵局,雙方摩摩擦擦一直到十月初。小問題,共產黨願意做出讓步,但是在大問題上,國共雙方其實短期之內很難達成一致。
於是,周恩來便以此為理由向國民黨提出,想先讓毛澤東返回延安。國民黨也沒有強行扣押毛澤東的膽量,畢竟赫爾利當初以美國政府為擔保,確保他赴渝的人身安全。
但中共此行倒也不是說一點收穫都沒有。大正方針確定不了,一些小細節問題,雙方還是達成了一致。於是在毛澤東返回延安前,雙方將一個多月的談判記錄整理成了一份檔案紀要,便是後來的《雙十協定》。
在《雙十協定》的開篇中這樣寫道:
中國國民政府蔣主席於抗戰勝利後,邀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先生,商討國家大計......在友好和諧的空氣中,進行商談,獲得左列之結果,並將在互信互讓之基礎上,繼續商談,求得圓滿之解決。
然而,儘管當初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三人為代表的中共,為重慶談判付出良多,但最終依然還是賴不住蔣介石心中本就另有他意。
表面一心為民不願內戰,主動邀請中共赴重慶會談,但轉手便將雙方摩擦數月才得來的成果《雙十協定》撕毀,親手揭開了內戰的序幕,也徹底將他自己的野心暴露在大眾面前。
儘管中共也不願意看到哀鴻遍野的場面,讓好不容易過上平靜生活的老百姓再一次進入水深火熱的戰爭狀態,但到這個地步,戰爭的爆發,主動權已經不在中共的手中。
中共能做的,是打一個翻身仗,將和平永遠地還給老百姓,後來我們也確實做到了。
毛澤東用行動告訴蔣介石:想讓我當新疆省省長?你好大的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