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科普中國
直豎的骨板、帶刺的尾巴、狹長的臉部及核桃般大小的腦,劍龍有著易於辨識的特徵,是恐龍中知名度較高的種類之一。這類恐龍主要生存於侏羅紀時代,並在白堊紀的中葉全數滅絕,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競爭不過其他植食恐龍,或是生理結構無法消化逐漸擴張的被子植物所致。
劍龍復原圖 | Nobu Tamura / Wikimedia Commons
而這類恐龍的家族中,除了如劍龍這樣的五邊形骨板外,也有許多其他不同的骨板模式,如某些種類的骨板較低或是呈長方形等等。其中就有如釘狀龍這樣,背上有一半的骨板都變成棘刺的種類,而這個種類的發現,也讓科學家們為了這種恐龍要如何交配而傷透了腦筋。
高階的防禦裝甲
釘狀龍(Kentrosaurus)是目前發現的劍龍科中最為原始的種類,體型也較小,僅有約4米左右的長度。這類恐龍是德國的團隊於1910年代東非考察時所發現,並於德國展出,由於二戰盟軍的戰火,目前有部分化石已經散失,也算是歷經滄桑的恐龍了吧。
釘狀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衣索比亞,除了體型和劍龍(體長可超過9米)相比非常嬌小外,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後半身擁有的並非板狀的骨板,而是多對的棘刺,上半身則如劍龍一般是板狀骨板。
釘狀龍和人的大小比較 | PaleoGeekSquared / Wikimedia Commons
劍龍的骨板經研究認為除了防禦外,主要可能是有調節體溫及識別的作用,而釘狀龍上半身的骨板可能也是類似功能,而下半身那多對高聳的棘刺就主要是為了防禦而存在。
近代對於釘狀龍尾部肌肉的模型重建,以及計算機模擬的結果也顯示,這條尾巴對虎視眈眈的肉食性恐龍肯定是個致命的威脅。滿是刺的尾巴不只能夠大幅度擺盪,還能在連續擺盪過程中加速到時速50千米,令獵食者望而生畏、無法接近。
電腦模擬的釘狀龍擺動尾巴模型 | H. Mallison /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11)
高防禦對生存肯定是能加分的,但像釘狀龍這樣下半身都是棘刺的話卻有另一個困擾,就是它們要用什麼姿勢來交配,才不會不小心把對方給閹割了呢?
又愛又怕受傷害的相擁
在討論釘狀龍之前,先來簡單說說一般恐龍的交配。過去有些學者認為恐龍可能和多數鳥類一樣沒有陰莖,而是透過“洩殖腔親吻”的方式來傳遞精子。但從分類系統可以發現鱷魚和原始的鳥類都有陰莖,因此分類上接近這兩者的恐龍應該也是有陰莖的。
在其他種類的恐龍中,雄性將一隻腳跨坐到雌性背上就能進行交配。這類姿勢除了可以參考蜥蜴、鱷魚這些有大尾巴的傢伙外,體型上也能參照大象、犀牛等,大部分恐龍都能用這種方式完成交配。
Humboldt自然博物館裡的釘狀龍 | Timothy E. Isles / Nihil scimus
但劍龍類運用這個姿勢卻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骨板的妨礙過大,除非劍龍的生殖器長度驚人,否則無法頂著堅硬高聳的骨板完成這個動作。但假設劍龍真能有這麼長,如果內部沒有骨骼支撐的話,光有長度卻立不起來,也無法交配。目前尚未發現劍龍有這樣的生殖器結構,因此更合理的推測是雌劍龍橫躺在地上,而雄性則從側邊進入,這樣就能使用合理範圍的“鞭長”完成交配。
劍龍的交配姿勢復原圖 | Timothy E. Isles / Historical Biology (2009)
這種交配方式除了劍龍外,其他如棘龍等背上有裝飾物的恐龍也都能透過這個姿勢完成交配,但這對釘狀龍卻沒有這麼簡單。在這樣的體位下,釘狀龍還是有刺傷物件甚至不小心閹割了對方的風險,因此科學家們不得不嘗試其他的體位模型進行模擬。根據多方模擬過後,科學家目前認為釘狀龍可能是屁股對屁股的姿勢進行交配,尤其劍龍類的前肢還比較短,這樣的姿勢雌效能更好將洩殖腔顯露出來。
尚在迷霧中探索
上述這些都只是推測,僅代表在生理結構上這個姿勢行得通,並不能保證恐龍一定是用這種體位。恐龍的交配模式目前幾乎都還處於迷霧之中,相應的行為學證據及生理結構都難以儲存成化石。
2016年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文章,介紹了一處奇特的遺蹟化石:恐龍留下了巨大的爪子抓痕,周圍沒有發現蛋殼或小恐龍的痕跡,說明刨坑不是為了築巢,而可能是它們的求偶表演 | Martin G. Lockley /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但隨著更多化石的進步和科技更加精密,我們對恐龍有關生殖生理結構的認識,都在不斷地進步。例如痕跡化石顯示了某些獸腳類恐龍可能和現代鳥類一樣會跳求偶舞;竊蛋龍腹中的恐龍蛋證明了恐龍的兩個輸卵管都能產蛋,但每次產量不多等等。也許未來有一天能在特殊的地層環境中找到恐龍生殖器的儲存,或是有更高精度的科技檢驗方式,這些進步也許能證實上述的假設,也可能讓人們對恐龍的“私密生活”產生極大的改觀。
來源: 物種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