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相穿相窺其性格
作者行走江湖數十年,各種層次、風格、教育、性格以及貧與富、善與惡、睿智或駑純、聰慧或愚蠢、善良或狡黠、恭謹或乖戾的各式人物都有接觸,所謂久病成良醫,與他們接觸多了,自然對他們的稟性逐一有了或深或淺的瞭解,進而對陌生人觀其貌、聽其言,預測此人的性格也有個八開的準確,特別是從他的吃相和穿相上,管中窺豹,更是對其性格測定無悞,倍受朋友們的歎服。
有道是:“吃飯皇帝大。"這句話說明了吃飯這檔子事,其重要性乃天下第一。實與“民以食為天"相呼應。
人生在世,食既第一,豈無相法?處於當今之世,人們在初識或交往之時,每有酬酢、進餐等交際活動,即使西餐和速食餐盛行,無由窺其全豹,但從享受中餐的習慣舉止中,亦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縱非全然是其本性,但至少乃當時心緒。
一,咀嚼緩慢
咀嚼緩慢,表現出心細、富耐心、肯硏究和具持久力的個性;反之,將是個草率粗疏、不求甚解的人。如果對方正在思索你說的話,除細嚼慢嚥、放慢速度外,將會佐以深吸口氣、把玩餐具及低頭沉思不語等動作。
二,吞嚥迅速
吞嚥迅速,一方面是食道,液腺和腸胃呈健康狀態,同時也代表著急性子、個性果斷和反應迅捷。
三,以食就口
以食就口的人,其優越感和自尊心特別強,即使走上窮途末路,亦不改其志,拒絕嗟來之食。而以口就食的人,性子比較隨便,做啥事都無所謂,差不多就可以了。
四,進食態度從容
進食態度從容,眼光端正的人,代表其人襟懷坦蕩;如果眼珠骨碌碌地緊盯著幾樣美味,態度猴急,下筷不休,有如風捲殘雲,可分折此君應是個貪鄙之徒。
五,食時默嚼無聲
食時默嚼無聲,肩臂不侵鄰座,應是出身大家,乃重理智且潔身自好之人。反之,食時頻頻搖首,一再溷溷作聲〈相法稱之為馬齧,如馬吃草狀),或者張開雙臂,我行我素,足見其人自私自利,欠缺敎養,難得忠誠之友。
六,遍嘗食物
桌上放著食物,不論精粗遠近,都去嘗試一下,其人必富冒險心、有創造力、興趣廣泛、豪放熱情。若專取近處食物,除拘謹、不好意思外,也意味著性情保守,目光短淺。
七,夾萊捨近求遠
夾菜之時,捨近求遠者,可見其人好高鶩遠、富理想、有魄力,甚至好大喜功;如專擇其精者而食之,多半虛榮心重、不耐勞苦,或好享受成性,乃一奉行美食主義者。
八,席間高談闊論
席間高談闊論者,足見此人呈現無修養,有咄咄逼人之個性,並且還有譁眾取寵、唯我獨尊之強勢,此等人物,不可深交。反之,沉默寡言、自尋寂寞者,其人必定孤傲性格、能屈能伸,事業必有一番作為,甚至為一代梟雄。
九,席間放蕩不羈
席間放蕩不羈、不加掩飾者,其個性暴戾、有殺人越貨之品行,宜遠而避之。反之,萎靡不振、冷語冰人者,此人必定是攀龍附鳳、庸俗市儈一小人,切不可接近,以避其奸。
十,飯後杯筷放置整齊
食畢杯筷放置整齊。席上無狼籍之狀,象徵此君有始有終,愛惜名譽,循規蹈矩,品格高尚。反之,餚核散置,湯汁淋漓,這種人應是苟且偷安,不拘小節,瞻前不顧後,實難期有成,真個是“斗筲之人,何足道哉"。
談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之後,且聊聊“一分衣食一分人"的衣相。古人曾說:“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備內,內修外飾,禮有制也。"及至近世,禮制已失其序,服飾不昭其度,唯以流行是尚,衵衣(婦女貼身之衣)窮褲(指迷你裙、熱褲),袒裼裸裎,光怪陸離,謂之時髦,即使再養眼,終究亂了分寸,非著衣之正道,且就前人對服飾之觀察,略述其觀點於後。
一,服飾質料甚佳,款式顏色皆俗,其人泰半粗俗庸陋,乃驟得意外貨財之暴發戶,性好招搖;服飾質料雖不貴重,但其式樣新穎,顏色搭配入時,主其人愛美,慕虛榮,崇尚流行,喜出風頭。如果質料珍貴異常,收入卻不豐厚,恐有作偽舞弊之嫌,應詳加觀察,當心看走眼。
二,衣服質料雖舊,式樣卻簡單大方,除洗濯清潔外,補綴亦甚整齊,表示此君操守能勤儉,做事則條理井然。
三,衣履破損,任其凌亂不加補綴;鬚髮蓬亂,任其滋長不加剃刮,此君如擅長文學,當為名士之流;如為知識淺薄,通常懶惰成性,難期有所長進。
四,衣履古樸,道貌岸然,其人必誠篤,唯不免有迂腐固執之弊。如果衣履破舊,佩戴珍貴飾物,或有犯罪之嫌。
五,衣服新制或新購,而胸前和兩袖油漬累累,紐扣及口帒甚至殘缺者,若非饕餮之徒,亦做事無計劃,無條理之輩。
六,服飾取材異於尋常,式樣製作別開生面,色形尤其亮麗,應是思想特別、好標新立異之人。
七,衣服忽新忽舊,穿著不定;或衣履式樣、大小,和其人身材不相稱;或內衣敞敗,外著華服;或身穿華服,足履敞屣,頭戴破帽,如是不倫不類,恐有犯罪嫌疑。
八,衣衫襤褸,卻面板紅潤,牙齒潔白,其人有化裝之可能。
九,塗脂抹粉,半裸服飾穿戴者,騎在屋前,招風惹碟的女人,必是暗娼無疑。徐娘半老配一套廉價衣裙,調笑消遣者,必為下崗婦工。反之,著衣端莊,整潔大方,平淡素雅者不是教師就是公務員。
十,戴一副深度眼鏡,著裝樸實,氣宇軒昂或慈眉善目,兩鬂斑白者必定是學者或官員。反之,服飾隨意,邋邋遢遢,愁容滿面,必為窮困潦倒者無疑。
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奉此為金科玉律者,恐怕多系自信心不足之輩。真正立身自有本末,胸懷坦蕩之人,應不會斤斤計較於比。有人說,把一隻猴子盛裝起來,再怎麼看也不像人。衣衫究竟只是外表而已,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和操守,充其量,只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