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繫辭講“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這三個道理,就是最高的人生哲學,也就是政治哲學。我們知道,宇宙間只有兩種現象:一個是吉,一個是兇。那麼吉凶又是怎麼來的呢?這都是人為設定的。人類心理自己反應得失的一種現象,就稱為“失得者,吉凶之象”。比如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就是大吉大利;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或者失去了我們想要的,就是兇。所以吉凶是人類心理相對的一種反應,天地間沒有所謂絕對的吉與兇,也沒有絕對的是與非,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同樣的,吉凶也是一種心理現象,一種失與得的心理現象。學了《易經》以後,我們就不用再卜卦了,因為八八六十四卦沒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也沒有一卦是大凶的,充其量告訴我們“吉、兇、悔、吝”四個狀態。人生也只有四種狀態,就是《易經》的四象,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兩儀生了四象,就是老陰、老陽、少陰、少陽。
宇宙間一切現象也只有四種——“吉、兇、悔、吝”。什麼是悔呢?就文字來看,悔就是後悔,人生對任何事情每一刻都在後悔中。剛剛吃飯的時候,菜很好吃,拼命地吃,吃飽了,想到會長胖,後悔了,“剛才少吃一口多好”,這就是悔。悔字也可以解釋為很煩、很苦惱,很不高興。我們常說的煩惱,就是《易經》裡的悔。
那麼吝又是什麼呢?吝就是困難。整個《易經》八八六十四卦,只有吉、兇、悔、吝四個變化。四個之中只有一個吉是好的,其餘三個都是壞的。悔吝是小兇,不是大凶,不好,也不是太壞。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不動則已,一動只有四分之一部分是好的,四分之三都是壞的。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憂就是憂愁、煩惱。虞就是思慮,腦子不停地想;用腦筋叫做慮。用腦也很痛苦,一個人要不痛苦,什麼都不要想才好。只要用腦筋就有憂愁,就有煩惱。所以說“悔吝者,憂虞之象也”。由此可知宇宙間一切事情,一切人的心理,都離不開“吉凶悔吝”四個字。所以人生只要有思想,就有煩惱,心理上就有得失,得到了高興,失掉了就會痛苦、煩憂。
我們學了《易經》後,如何來判斷一個問題呢?現在根據《易經·系傳》孔子思想的原理,來告訴大家,那就是“失得之象也”,或者說是失去了還是得到了。
可以說,所有的煩惱憂愁都是我們人類自找的,好與壞都是我們自己心理來設定的,因此開心還是煩惱,由我們自己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