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起源,還得追溯到古希臘盲詩人荷馬的傑作《荷馬史詩》中的那場特洛伊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特洛伊王子赫克託耳手下有一名主將叫埃涅阿斯,他是特洛伊的盟軍Dardan的總統領。
埃涅阿斯緣何能成為特洛伊的大將軍呢?
這位埃涅阿斯,他可不是普通人!
埃涅阿斯的父親是安基塞斯王子,是特洛伊特末代國王普里阿摩斯的疏堂兄弟。
這倒不算什麼,關鍵是埃涅阿斯的母親。
你還記得希臘神話中那個誕生在愛琴海
浪濺起的泡沫中的那個有著白瓷一樣的肌膚、金髮碧眼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嗎?就是那個兼愛情、美麗與性慾於一體的女神,她就是埃涅阿斯的母親。在羅馬神話中,她的名字叫維納斯。
阿佛洛狄忒還有一個兒子,就是小愛神丘位元,是她和戰神瑪爾斯所生的。也就是說,埃涅阿斯和丘位元是同母異父的兄弟。
據《伊利亞特》所載,在特洛伊戰場上,阿佛洛狄德經常出來幫兒子埃涅阿斯的忙,太陽神阿波羅和海神波賽冬也會幫助他,因此,他總是死裡逃生。
特洛伊城被希臘人攻陷後,埃涅阿斯聚集了一群人,從特洛伊城中逃了出來,
這夥人被稱為Aeneads。
這夥人帶著家族守護神拉爾(Lares)和家神那特斯(Penates)的塑像,一波三折地來到義大利半島,與法勒裡城(Falerii)開戰,埃涅阿斯一軍最終獲得了勝利。
於是,埃涅阿斯建立了一座城市,
並以妻子的名字將此城命名為“拉維尼”(Lavinium)。
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敘述的就是這件事情。
埃涅阿斯死後,被視作古羅馬的神,被尊稱為“朱庇持”——“種族的締造者”。
後來,埃涅阿斯的兒子做了國王,在這裡建設了立亞爾巴龍伽城。
王位傳了15代,至努米託時,努米託的弟弟阿穆略陰謀奪取了王位。
阿穆略殺死了努米託的兒子,又強迫努米託唯一的女兒西爾維亞做了貞女塔的女祭司,被囚禁於一座孤塔之中。
高塔能擋住俗人,卻擋不住天神。
戰神馬爾斯飛到塔中,西爾維亞因而生下一對孿生兒。
阿穆略得知後,害死了西爾維亞,又命人將這對兒孿生兄弟投入臺伯河中溺死。
但載著孩子們的籃子被衝到沙灘上,被一隻母狼發現。母狼把他們銜回家,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們。
再後來,一個牧人發現了這小哥倆,將他們帶回家去撫養,給他們起名為羅慕洛和勒莫。
倆孩子長大後,領導亞爾巴龍伽人推翻了阿穆略的統治,讓自己的外祖父重新登上了王位。
但這兄弟倆卻不願留在亞爾巴龍伽城,他們回到昔日遇救的地方,另建了新城。
新城建成後,倆兄弟因為爭奪王位起了爭執,羅慕洛一怒之下殺死了殺死了勒穆。
這真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啊!
羅慕洛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新城,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羅馬(Rome)。
這是發生在公元前574年的事情,一般也被認為是古羅馬紀年的開始。
現在,當你來到七丘之一的卡彼耐因山上,你能看到母狼哺乳雙胞胎嬰兒的雕像;羅馬的城徽上,也是一個母狼哺乳兩個嬰兒的圖案。
從公元前27年到公元180年,是羅馬的和平時期。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羅馬帝國的統治達到輝煌的頂峰,其疆域橫跨歐、亞、非大陸,地中海一時成為其內湖。
在塞維魯王朝終結之後,羅馬帝國進入了其“三世紀危機”時期。
就在這危急關頭,戴克裡先(284年—305年)上臺了。
戴克裡先引入了四頭制的制度來管理龐大的羅馬帝國。他將帝國分為兩部分,在義大利和希臘各設立了一個皇帝(稱奧古斯都),又另設一個副皇帝(稱凱撒)來輔佐他們。
公元305年,戴克裡先和另一位奧古斯都期滿卸任後,帝國再次爆發了內戰。
公元324年,帝國西部的統治者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期間從306年至337年)擊敗了東部的統治者李基尼烏斯,成為全國唯一的統治者。
330年君士坦丁遷都東方拜占庭。
君士坦丁稱新都為君士坦丁堡新羅馬(NovaRoma),一般人稱它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之城)。
總之是,帝國重心東移了。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去世,他的幾個兒子開始爭權奪利的鬥爭,帝國又分裂成東西兩部分。
公元394年,皇帝狄奧多西一度統一了羅馬帝國。
然而,公元395年,做了皇帝不到一年的狄奧多西猝然去世。
臨終前,他將帝國分給了兩個兒子:18歲的長子阿卡迪烏斯[Arcadius]繼承了東羅馬,11歲的次子霍諾里烏斯[Honorius]繼承了西羅馬:帝國又一次分裂了。
這樣,狄奧多西成了羅馬帝國狄奧多西王朝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最後一位統治著一個統一的羅馬帝國的皇帝。
雖說西羅馬位於羅馬帝國的本部發源地,大多數人認為它更正統一些,但它卻滅亡得最快。
公元410年,羅馬人眼中的“蠻族”日耳曼的西哥特人攻下羅馬城,大肆掠奪後還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了西哥特王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奧多亞克乾脆廢黜了西羅的馬末代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
而東羅馬帝國則不同,它歷經了12個朝代,93位皇帝,延續了近千年之久,成為歐洲歷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期間,人們稱它為“羅馬”,或者是“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
到了17世紀,西歐的歷史學家們將其稱作"拜佔廷帝國(ByzantineEmpire)",把它與同樣自稱為羅馬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區分開來。
所以,拜佔廷帝國,就是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就是拜占庭帝國。
之所以叫作拜占庭帝國,是因為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林)是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沒錯兒,在公元330年之前,君士坦丁堡這個城市的名字叫拜占庭;那時,這座城市是古希臘的殖民地。
拜占庭就在連線黑海到愛琴海之間的戰略水道博斯普魯斯海峽上,扼制海陸商業要道,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
在世界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第七任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uhammad Ⅱ)絕對稱得上是引人注目!
1453年5月,他率領的軍隊佔領了固若金湯的君士坦丁堡,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自此消亡。
很多詩人為君士坦丁堡這座飽經苦難的、“光輝和最古老的城市”寫了輓歌,
希臘作家John Eugenicus 讚頌它是“我們民族的支柱,光彩耀人的聚居地”;歌頌聖索菲亞大教堂,說它是“地球上的天堂,第二個伊甸園”。
穆罕默德把這座城池更名為“伊斯坦布林”(Istanbul,土耳其語意為“上城去”),並將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搬遷過來。從此,世上再沒有君士坦丁堡。
而這時的穆罕默德,不過也才21歲。
穆罕默德自居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他發動了一系列戰役和遠征,領屬的奧斯曼帝國越來越龐大,跨越亞非歐三大洲,他成了“兩地(指歐洲屬地和小亞細亞)和兩海(指愛琴海和黑海)的主人”,以“法提赫”(Fatih,即征服者)而著稱於世。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在伊斯坦布林交融,東西文明得以融合;許多拜占庭帝國的學者逃到歐洲,對後來的文藝復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現在的羅馬,已經成為義大利共和國的首都,它坐落在七座景色秀美的山丘之上,臺伯河從它身旁緩緩流過。
西方有句諺語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是的,羅馬是那麼地古老,它是人們心目中的“永恆之城”(So Fancy)。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