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神槍手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樹林裡
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
在高高的山岡上
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
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沒有槍沒有炮
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裡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無論誰要搶佔去
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我們都是神槍手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樹林裡
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
在高高的山岡上
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
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沒有槍沒有炮
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裡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無論誰要搶佔去
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沒有吃沒有穿
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沒有槍沒有炮
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裡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無論誰要搶佔去
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
拼!到!底!
每當唱起《游擊隊之歌》,我的思緒都回到那戰火紛紛的年代。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發出了《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
也在這一天,中央書記處指示中共中央北方局:“不管日方將擴大為大規模戰爭或將暫時取外交壓迫形式”,都要“堅決保衛平津保衛華北”,並“著手組織抗日義勇軍,準備進行艱苦的游擊戰爭。
8月1日,毛澤東、張聞天在關於紅軍作戰的原則致周恩來等的電報中指出:我軍應“執行獨立自主的分散作戰的游擊戰爭,而不是陣地戰,也不是集中作戰,因此不能在戰役戰術上受束縛。只有如此才能發揮紅軍特長,給日寇以相當打擊” 。初步確立了我軍在抗戰中的作戰方針。
對於八路軍的作戰方針,毛澤東在9月21日給彭德懷的電報中明確指出:“今日紅軍在決戰問題上不起任何決定作用,而有一種自己的拿手好戲,在這種拿手好戲中一定能起決定作用,這就是真正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不是運動戰)。”
11月8日,在太原失守的前一天,毛澤東致電八路軍領導人,再次強調:“太原失守後,華北正規戰爭階段基本結束,游擊戰爭階段開始。這一階段游擊戰爭將以八路軍為主體,其他則附於八路軍,這是華北總的形勢。”因此,全民族抗戰開始,中共中央就確立了堅持敵後游擊戰的基本方針。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之所以將游擊戰作為主要作戰方式,從根本上講是敵強我弱這一客觀形勢所決定的。同時,我國是大國,地域廣大,日本雖是強敵但兵力有限,只可能佔領城市與重要交通沿線,這就為八路軍、新四軍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提供了生機和發展空間。
眾所周知,八路軍挺進華北作戰取得第一次大勝利是平型關戰鬥。1937年9月中旬,為了配合第二戰區國民黨軍作戰,阻滯日軍的攻勢,八路軍總部命令第115師進至山西靈丘的平型關以西大營鎮待機。
指揮平型關戰鬥的第115師師長林彪在戰後總結說:“敵人確是有戰鬥力的,也可以說我們過去從北伐到蘇維埃戰爭中還不曾碰過這樣強的敵人。我所說的強,是說他們的步兵也有戰鬥力,能各自為戰,雖打敗負傷了亦有不肯繳槍的。戰後只見戰場上敵人屍骸遍野,卻捉不著活的。敵人射擊的準確,運動的隱蔽,部隊的掌握,都頗見長。對此種敵人作戰,如稍存輕敵觀念,作浮躁行動,必易受損失。我們的部隊仍不善作疏散隊形之作戰,特別是把敵人打坍後,大家攏在一團,喧嚷‘老鄉,繳槍呀!’——其實,對日本人喊‘老鄉繳槍’,不但他們不懂,而且他們也不是老鄉——這種時候,傷兵往往很多。”
平型關戰鬥是典型的伏擊戰,八路軍佔據了絕對有利的地形,但在戰鬥中仍付出重大犧牲。日軍第六兵站汽車隊四五百人與八路軍第343旅第686團反覆爭奪老爺廟高地,該團第3營第9連140人只倖存10餘人,連排幹部全部犧牲。副團長楊勇、營長鄧克明身負重傷。
這場戰鬥的殘酷由此可見一斑。平型關這樣的戰鬥固然可以提振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如果始終採用這樣的作戰方式,這樣若干次大的戰鬥下來,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到達陝北的主力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全軍三個師,按編制每個師1.5萬人,全軍4.5萬人,全軍實際人數也與此不相上下。為了保衛陝甘寧邊區,各師抽調一部分組成留守兵團,因此,改編之初開赴前線的每師估計在1萬人左右。
例如,八路軍第129師由原紅四方面軍改編而成。改編時,全師下轄兩個旅,每旅下轄兩個團,全師共1.3萬人。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第385旅的第770團,師屬炮兵營、輜重營、特務營、工兵營留防陝甘寧邊區,開赴抗日前線的有9160餘人。到1937年9月底,全師9367人,馬445匹,騾90頭;步槍3412支,馬槍724支,自來得式槍529支,手槍93支,花機關槍3挺,重機槍29挺,輕機槍93挺,手機關槍72挺;另有迫擊炮6門,刺刀55把;步馬槍彈43012發,自來得槍彈2872發,手槍彈6051發,重機槍彈23222發,輕機槍彈27261發,衝鋒槍彈310發;另有迫擊炮67發,手榴彈203枚。
八路軍其他各部隊的人員裝備也都大體差不多。至於由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編而成的新四軍,由於長期分散遊擊,剛剛集中之時裝備恐怕還不如八路軍。
由此可見,八路軍用這樣劣勢的武器裝備,根本無法與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且深受武士道毒害的日軍展開大規模的陣地戰,更不用說展開決戰。林彪在關於平型關戰鬥的總結中特別提出:“在目前兵力與技術條件下,基本上應以在敵後襲擊其後路為主。斷敵後路是我們阻敵前進爭取持久的最好方法。如經常集中大的兵力與敵作運動戰,是不適宜的。”
挺進敵後建立根據地之後,雖然八路軍、新四軍得到了大的發展,但武器裝備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並沒有改變,唯有游擊戰才能在消滅敵人的同時儲存自己。正如周恩來後來所說的:“在抗日戰爭時期,敵人裝備好,我們只好上山,開展山地游擊戰。”
隨著抗日戰爭的發展和八路軍的戰略展開,抗日遊擊戰爭的正確性不斷得到驗證。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以“戰爭的基本原則是儲存自己消滅敵人”為依據,全面系統闡述了游擊戰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
文章指出,中國既不是小國,又不像蘇聯,是一個大而弱的國家。這一個大而弱的國家被一個小而強的國家所攻擊,因此抗日遊擊戰爭主要的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線單獨作戰,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規模的,抗日遊擊戰爭雖然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仍然處於輔助的地位,但是必須放在戰略觀點上加以考察。
在1938年11月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進一步指出:全國抗戰開始後,人民軍隊面臨的敵人是新的,即日本帝國主義,友軍是過去的敵人國民黨(它對我們仍然懷著敵意),戰場是地域廣大的華北(暫時的我軍正面,但不久就會變為長期的敵人後方)。
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必須把過去的正規軍和運動戰,轉變成為遊擊軍(說的是分散使用,不是說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和游擊戰,才能同敵情和任務相符合”。“這一轉變關係於整個抗日戰爭的堅持、發展和勝利,關係於中國共產黨的前途非常之大,只要想一想抗日遊擊戰爭在中國民族解放命運上的歷史意義,就會知道的。中國的抗日遊擊戰爭,就其特殊的廣大性和長期性說來,不但在東方是空前的,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也可能是空前的。”
毛澤東從戰略地位強調了游擊戰的重要性,這對促進抗日遊擊戰爭的迅猛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八年抗戰,艱苦卓絕。在黨的領導和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指引下,在主力部隊的指導和幫助下,各根據地的廣大民兵和自衛隊,活躍在敵後廣闊的戰場上,依託高山密林、江河湖泊、平原地道和青紗帳,到處擺開了殺敵的戰場。原始的大刀、梭標、斧頭,自然界的水、火、石頭,都變成了他們殺敵的武器。他們以驚人的膽略和無窮的智慧,在人民戰爭的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幕生動活潑的活劇,創造了許多靈活巧妙、神出鬼沒的獨特戰法,把日本侵略者打得暈頭轉向、喪魂落魄、顧此失彼、疲於應付,像一條野牛陷入我人民戰爭的沼澤泥潭中不能自拔。
麻雀戰。這是民兵在抗戰中經常運用的一種主要和基本的作戰方法,也是最能發揮民兵特長的游擊戰法。其基本特點是以少量民兵組成戰鬥小組,出沒在山野密林、狹窄隘口、街頭巷尾、地道暗洞、青紗帳裡,像麻雀啄食一樣,東一槍、西一槍,忽聚忽散,忽來忽去,一會跳到這裡,一會跳到那裡,出敵不意,扭住敵人,一陣猛打;敵人反擊時,就立即撤離,消失得無影無蹤;敵人撤退時,就呼嘯而來,槍聲大作,殺聲四起,使敵人打又打不著,追又追不上,甩又甩不掉,吃又吃不好,睡也睡不著,陷入心神不寧、狼狽不堪的苦境。麻雀戰打得最出色的,就是全國民兵戰鬥英雄李殿冰領導的北嶽區曲陽縣尖地角村民兵遊擊小組。在1943年的3個多月裡,他們先後對敵作戰27次,打死打傷日偽軍200多名,繳獲步槍3支、電話3部、牲畜47頭,戰利品一批。
地雷戰。地雷戰首先是晉察冀根據地的民兵發展起來的戰法。1940年春,河北省安國縣東趙、西趙兩村的民兵,在反“掃蕩”中把兩枚手榴彈埋入地下,炸死了兩個敵人。於是,各村紛紛效仿,利用廢鐵壺、瓷瓶子、瓦罐子等,裝上炸藥,以殺傷來犯之敵,取得了顯著的戰果。此後,各地民兵就地取材,土法上馬,製造了鐵、木、石、瓷地雷等,發明了拉火雷、踏火雷、電火雷、定時雷、連環雷、絆雷、跳雷、飛雷等幾十種埋雷方法,各式各樣的地雷和雷陣,對於打擊運動之敵、殺傷“掃蕩”之敵,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赫赫戰果。北嶽區阜平縣五丈灣村著名的民兵爆炸英雄李勇和他的爆炸組,利用地雷戰先後炸死炸傷日偽軍362人,炸燬汽車25輛;山東海陽縣趙?村的趙守福和於化虎,帶領民兵用地雷戰炸死炸傷日偽軍303名的事蹟,全國聞名,威震敵膽。
地道戰。抗日戰爭中期,由於日寇加緊對我根據地實行殘酷的“掃蕩”、“蠶食”、“清鄉”,處在平原地區的抗日軍民,沒有山林和水澤可依,於是就發明了縱橫交織、戶戶相通、村村相聯、不怕水淹、不怕毒氣,既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戰,成為儲存自己、消滅敵人的一大法寶。僅1944年冬季,各抗日根據地的平原地區就挖地道達1.25萬公里,成為抗擊日寇的一條偉大的地下長城。冀中清苑縣冉莊民兵,就是因為運用地道戰打了許多漂亮仗而馳名中外,他們的事蹟被改編成了電影《地道戰》。英雄的冉莊民兵先後作戰157次,其中進行地道戰17次,依託地道進行伏擊、追擊戰鬥55次,配合地方武裝出村作戰85次,共斃傷敵267名。當時,日偽軍曾傳出這樣的禁令:“寧繞黑風口,不從冉莊走”。太行地區磁縣山底村民兵、晉察冀地區滿城縣石井村民兵、北京市順義縣焦莊戶民兵,都是利用地道戰取得輝煌戰果的英雄群體。民兵們曾用打油詩頌揚地道戰:“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敵人鑽地道;明裡打,暗裡挑,消滅敵人最可靠;鬼子氣得乾瞪眼,抗日軍民哈哈笑”。
破襲戰。這是廣大民兵和群眾創造的又一戰法,它不僅適用於破壞敵人的交通和通訊聯絡,如公路、鐵路、橋樑、車站、碼頭等,而且適用於對敵人的倉庫、工廠、礦山等進行破壞和襲擊。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民兵經常以隱蔽、突襲的戰鬥,配合正規軍對敵人的鐵路、公路和交通樞紐進行破壞,挖路基、扒鐵軌、炸橋樑、打火車、割電線、平圍牆、阻河道、毀碼頭等等,有些地方在一夜之間就出動幾萬或幾十萬民兵和群眾,把數百公里長的鐵路、公路全部破壞,將電線割斷,電杆鋸倒,使敵人的交通和通訊聯絡陷於癱瘓。1939年,安徽省肖縣就出動20多萬民兵和群眾,參加了隴海鐵路大破襲,一夜之間將100多里的鐵路全部拆掉,枕木、鐵軌、和電線、電杆一起運回根據地,日寇被迫停車10天,使其西運計劃流產。在著名的“百團大戰”中,僅冀中的民兵和群眾,就有35萬人參加了破襲敵交通線的鬥爭。1941年至1945年間,晉察冀全區共搗敵偽碉堡1140多座、炮樓300多個,炸燬敵汽車360多輛、火車頭40多個,破壞公路3.76萬公里、橋樑730多座。
圍困戰。就是對敵人的據點和碉堡實行封鎖,把敵人圍困在據點和碉堡裡,使其沒吃沒喝、走投無路,最後將其擠跑、趕跑或殲滅。太嶽沁源圍困戰,就是廣大民兵和群眾圍困封鎖、制服敵人的一個典型戰例。1942年9月,日寇糾集了1萬多人,分14路進犯我只有8萬人的沁源縣抗日根據地,並在沁源縣城安了據點,妄圖把沁源劃為“剿共實驗區”。這裡的民兵在敵人到來之前,一面把人民群眾轉移到山裡,一面實行“堅壁清野”。敵人佔領沁源縣城後,見不到人,吃不上飯,喝不上水,一切供應全靠外地。廣大民兵和游擊隊又密切配合,到處截擊,襲擊敵人的運輸隊,無奈,敵人只好外出四處搶糧,可又遭到游擊隊和民兵打擊,只好呆在據點殺馬充飢……這場圍困戰,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終於把敵人困出了沁源縣城。在此期間,沁源民兵共作戰2700多次,斃傷俘敵4250多名,湧現出了民兵殺敵英雄100多人,爆破能手200多人,沁源縣獲得了民兵對敵鬥爭“模範縣”光榮稱號。
伏擊戰。一般分為待伏與誘伏兩種。待伏,是在得知敵人出動的兵力、時間和必經之路後,預設埋伏,待機殲敵。如1944年農曆4月的一天,太嶽區安澤縣風池、高壁等地的民兵,獲悉日寇騎兵運輸隊要給府城的敵人送糧彈,民兵們便在距府城西12公里的柳寨村做好埋伏。當鬼子的運輸隊進入伏擊區時,地雷“轟轟”地爆炸起來,一時濃煙滾滾,殺聲四起。僅七八分鐘時間,33個鬼子就被消滅了32個,只有一個受傷的逃進了府城據點。誘伏,就是先以主要力量在有利地域設伏,然後以少數民兵誘敵深入,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將其殲滅;或者佯攻一個方向,引誘敵人前來增援,在路上伏擊敵人。如冀南區隆平縣民兵自衛隊在河上伏擊鬼子汽艇,山東平原縣塘坊民兵伏擊日寇一小股機械化部隊,都是採用的這種戰法。
此外,抗戰8年中,廣大民兵和游擊隊還創造了窯洞戰、聯防戰、捕捉戰、水上游擊戰、拔點戰、攻心戰、堅壁清野等戰法。這些神奇巧妙的戰法,對於配合主力作戰,粉碎日寇的“清鄉”、“掃蕩”、“蠶食”,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