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未經宣戰,就以190個師—其中有19個坦克師、16個摩托化師———和5100架飛機,在2000公里正面上,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蘇戰爭。當時,蘇聯軍隊尚未動員起來和推進到邊界上去,擔任國境掩護任務的軍隊距國境過遠,許多兵團的炮兵沒有牽引車或缺乏器材,坦克部隊沒有油槽車和其它特種車輛,新建的兵團沒有配齊武器。戰爭的頭三週,德軍就在西北方向上推進了400-500公里,在正西方向上推進了460-600公里,在西南方向上推進了300-350公里。戰爭初期,蘇聯遭受了巨大損失,數十萬人白白犧牲。嚴酷的戰爭現實,使得斯大林迅速從震驚中醒悟過來,真正認清了希特勒法西斯的本質,率領蘇聯軍民掀起了偉大的衛國戰爭,粉碎了希特勒的“閃擊戰”,打敗了德國法西斯。
斯大林為什麼會對德國發動侵蘇戰爭判斷失誤呢?除當時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納粹德國施放“和平煙幕氣等客觀因素外,從斯大林主觀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和教訓:
斯大林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對德國法西斯的本質缺乏足夠的認識。20年代至30年代初,當法西斯主義在德國迅速興起,納粹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的時候,斯大林對此缺乏深刻的洞察力,未能正確估量這些勢力給世界格局帶來的影響1923年8月,斯大林在給季諾維也夫和布哈林的信中說:“我們得到的一切情報表明,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是軟弱的。”當時,他甚至認為歐洲的社會民主黨比納粹黨還壞。顯然,斯大林這時同情的是作為戰敗國的德國。雖然在同一時期,共產國際包括聯共(布)黨內不少有識之士,對於德國法西斯主義早有警覺,並向世界發出了警告。可是,這些並未引起斯大林的重視。結果,斯大林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期,不僅沒有指出誰是和平的主要威脅,反而把社會民主黨同法西斯黨相提並論,把法國視為“世界一切侵略性的軍國主義國家中最有侵略性的軍國主義國家”。在複雜的國際風雲中迷失方向,必然導致在對德決策上的失誤。
斯大林在對德國法西斯主義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卻沒有適時地把這個認識轉化為具體政策。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歐洲新的世界戰爭策源地開始形成。許多國家的共產黨展開了反法西斯鬥爭。1935年7月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統一了對法西斯主義和社會民主黨的認識,調整了政策,號召建立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從而完成了戰略轉變。在這一時期,斯大林明確地指出戰爭的危險主要來自德國和日本這兩個法西斯國家,這對於正確認識國際形勢和動員反戰力量,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斯大林對法西斯國家發動戰爭的危險程度估計不足,並不時地流露出對法西斯國家的幻想,認為法西斯頭子“一下子就掙脫鎖鏈而直接奔向戰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同時,斯大林還長期存有贏得時間加強經濟建設而“贖買和平”的思想,所以他匆忙同意在1939年8月23日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來又簽訂了《蘇德友好邊界條約》。
具體分析和區別對待,是制定國際政策的重要原則。世界的政治格局是複雜的、多元的,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種簡單的兩分法所能概括的。發展不平衡規律既然是一個普遍規律,它就決定了資本主義國家體系不可能是鐵板一塊。
但是,斯大林對英法美等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懷有根深蒂固的疑慮,認為當時英、法、美與德、日、意的區別僅僅在於,後者是戰爭的直接製造者,而前者則是在幕後慫恿侵略、暫時還沒有出臺的侵略者,它們最終將聯合起來進攻蘇聯。這樣,斯大林混淆了它們之間的區別,沒有把發動侵略戰爭的德、日、意同沒有發動侵略戰爭的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國家相區別,沒有把十月革命後對年輕的蘇維埃國家發動過武裝干涉的英法美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英法美相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