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智慧化浪潮席捲汽車產業鏈,在重新形塑汽車的同時也為零部件帶來成長空間。近日,中信建投汽車聯席首席分析師何俊藝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直播間,分享汽車零部件的投研框架。
何俊藝認為,當前階段汽車消費屬性增強,與外觀、互動相關的顯性消費賽道值得關注。電動化、智慧化從屬的科技屬性在中短期存在瓶頸,但仍將給動力電池、熱管理、自動駕駛檢測等領域帶來機遇。展望明年,汽車市場需求有望改善,進而提升整車廠盈利能力,零部件板塊則需要把握“價”和“量”的雙重邏輯。
從消費的角度看汽車
理解零部件首先要理解整車,何俊藝在對下游整車的研究中發現,當前汽車行業的製造屬性在下降,而科技屬性和消費屬性愈發凸顯。其中,科技屬性在中短期維度仍然存在瓶頸,無法實現明顯的差異化,主機廠在當前階段提升份額更多需要關注消費升級的趨勢。
科技屬性的主要體現是電動化和智慧化。何俊藝表示,電動化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電池、熱管理、電動化平臺等,電池和熱管理的核心技術或話語權更多掌握在產業鏈上,主機廠只需要採取跟隨策略,而近兩年主機廠也基本落地了獨立的電動化平臺,因此電動化方面難以作出明顯差異。
相比之下,智慧化層面更具備差異化的潛力,但目前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何俊藝將智慧化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在於構建基礎能力,包括全棧軟體自研和硬體的適配能力;第二階段在於運用資料最佳化演算法,實現終端場景的差異化;第三階段是主機廠已經具備了差異化的產品,開始透過OTA進行變現。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目前大多自主品牌產品價格在10-15萬元的區間,使用者並不具備持續付費的能力。目前看來華為、特斯拉等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硬體能力,開始需要大量資料迭代,但大部分主機廠仍然停留在構建基礎能力的階段,此外受限於法規等因素,智慧化在中短期難以表現出差異。”何俊藝稱。
“現階段,我們更強呼叫消費的視角去看汽車。”何俊藝分析稱,宏觀層面,中國開始進入第三消費時代,消費趨勢將呈現出差異化、多元化的特點;中觀層面,90-95後已經成為主力購車人群,個性化定製、講求國潮等特點將進一步放大第三消費時代的表現;從供給側看,主機廠傳統的以軸距佈局產品譜系的策略逐漸失效,更加需要尋找消費者的“癢點”,重新歸類客戶以及創造賣點。
在此背景下,主機廠進入一場增強消費屬性的軍備競賽,進而為零部件環節帶來價值量提升。何俊藝提示,顯性消費屬性的賽道值得格外關注,相關部件通常在外觀、互動等方面帶來差異化體驗,比如座椅、車燈、玻璃、內外飾件、輪胎、聲學系統以及空氣懸掛等。
電動化、智慧化帶來價值提升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動力電池是關乎電動化程序和核心零部件之一,單車價值量佔比超過1/3。何俊藝認為,提量的邏輯仍將貫穿於動力電池接下來的發展趨勢中,“目前市場主要車型仍在30萬元上下,但預計從明年開始將會有更多10-20萬元價格區間的產品出來,這類產品相比高階車型走量的能力將更強。”
此外,動力電池技術變革日新月異,何俊藝提醒關注電池結構設計方面的變化。近兩年業內陸續湧現比亞迪刀片電池、特斯拉4680大圓柱電池以及寧德時代CTC(Cell To Chassis)方案等,其核心在於簡化設計結構以提升空間利用效率,進而提升能量密度。“結構最佳化可能為新材料帶來增量,因為傳統結構件的減少可能降低電池安全性,這時就會產生隔熱、緩衝、保溫等需求,相關材料公司大多是從化工領域切入,有望迎來估值和業績的戴維斯雙擊。”
值得一提的是,影響電池能量發揮效率的熱管理環節正在迎來價值提升和技術改進。何俊藝介紹稱,“汽車零部件中很少有單車價值量在5000元以上的賽道,但我們去拆分一些價值量在20-30萬元的車型時發現,熱管理價值量基本接近萬元,相比傳統燃油車有3-5倍的提升。”何俊藝稱。
從技術改進角度,何俊藝稱,各種複雜的迴路圖宗旨都在於調配不同時間維度中的冷源和熱源,實現內部的能量消化,以儘可能減少消耗電池能量來製冷或制熱。比如在低溫啟動時電池是能量的需求方,而工作時又是能量的供給方。電動車熱管理系統將新增電子膨脹閥、水泵、散熱器等零部件需求,尤其是閥的環節技術壁壘相對較高。
在智慧化趨勢下,自動駕駛也將帶來純增量市場,但何俊藝認為主機廠、Tier1、晶片廠商等多方參與,產業格局尚未清晰;相比之下,自動駕駛檢測是一個更具確定性的賽道。“這個賽道的關注度還不高,有足夠的認知差;我們也觀察到今年很多主機廠都在城市道路中做路測,安全屬性備受關注;此外自動駕駛強制性檢測相關的政策也有望出臺。賽道格局層面,可能使原來5-6家的競爭格局過渡到2-3家的階段。”
實現自動駕駛需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於感知,其中的關鍵零部件是鐳射雷達。何俊藝表示,鐳射雷達上車是一個非常明確的產業趨勢,目前已經有很多公司產品具備價效比,且達到車軌級。“目前市面上L3-L4級的車型大多使用3-4顆鐳射雷達,單顆成本接近萬元,整車成本在2-3萬元區間。如果要在20萬元附近的車型中大規模走量,預計整車成本需要降到1萬元以下,這個時間節點大約會在三年之後。”
本土供應商迎來機遇
消費升級和電動化、智慧化帶來的科技屬性助力汽車零部件在“價”的方面得到提升,而全球汽車產業鏈向國內轉移也為本土供應商帶來“量”的機會,客戶拓展邏輯將更看中強勢自主品牌和新勢力。
在主機廠降本壓力下,本土供應商的價效比凸顯。何俊藝表示,回顧上一輪自主品牌市佔率提升的過程,主要由於補上SUV產品以及較強的價效比,而今年以來的新一輪市佔率提升是得益於核心能力的變化。與此同時合資廠商受到銷量衝擊,單車利潤率顯著下降,倒逼其加速切換本土供應商。新勢力則進入價格下探的階段,而上述電動智慧增量部件也進一步加劇降本需求。
除了價效比,快速響應的能力也成為本土供應商的優勢。“新勢力本身的供應體系還沒有完全成熟,需要做一些反覆試驗來糾錯,本土廠商是具備這種能力去幫助他們做這個事情的,因此本土供應商切入這些新的體系在今年表現得非常明顯。目前主要的零部件都實現了進口替代,而座椅是剛剛開始破局,是我們近期關注的重點。”何俊藝稱。
回顧全年行情,晶片短缺的背景給供給側籠罩上陰霾,進而也影響到零部件的需求。不過,二級市場上整車板塊在今年上半年經歷了一波漲幅,何俊藝認為彼時市場交易的主要是中長期的邏輯,包括品牌格局確定性增強以及智慧駕駛商業模式變化的雛形顯現。而9月份缺芯緩解後,零部件迎來上漲,是因為板塊貝塔強於整車。
對於明年的汽車市場需求,何俊藝認為需求會強於預期。“目前我們看到庫存偏高,實際上資料是存在失真的。其一因為供給短缺的情況下,今年旺季折扣不明顯,售價偏高影響需求;其二缺芯之下很多庫存是無效的,車的晶片可能還沒有裝配;其三因為今年主機廠側重高價車型,走量效果不明顯。但展望明年,預計上半年晶片供給會支撐補庫存,進而折扣水平更好,因此整車盈利能力會體現出來。”
何俊藝建議,在整車板塊關注強勢自主和新勢力品牌,尤其是其中平臺能力、市場需求把控能力較強,以及在插混領域產品佈局較多的車企;零部件方面把握三個維度,其一消費屬性帶來的增量配置,比如音響、外觀件、電動尾翼等;其二新能源相關的增量零部件,比如輕量化帶來鋁的需求,以及熱管理、快充等;其三在客戶拓展方面繫結強勢自主和新勢力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