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影
1984年4月28日、4月30日,我軍打響了收復老山、者陰山的戰鬥。除了解放軍在戰場上的浴血奮戰,另一場特殊的戰鬥在雲南邊疆打響。
(一)喜酒吃到一半,新郎不見了
1984年4月6日,者陰山下的長田鄉達來村,天剛矇矇亮,陸康芬、陸太瓊幾個姑娘受新郎陸友才的委託,敲響了新娘陸林英的家門。這樣早就來接新娘,而且又這麼簡單,在當地壯家恐怕是第一回哩!
前天,在雙方老人的一再催促下,新郎新娘到區公所領了結婚證。陸友才是副鄉長,他對新娘說:“現在還在打仗,為了防備越軍的炮擊,咱們辦婚事要從簡,不要吹吹打打的接親隊了吧?”新娘通情達理,答應了新郎。所以,她出嫁幾乎是悄悄被接出家門的。
新娘到了陸家,天已經亮了,參加婚禮的人陸續來了。賀喜的人捧著禮物,有的還扛著一把鋤頭或鐵鍬。他們放下手中的禮品,又開始在房前屋後的坡坎上挖防炮洞。
挖好了一些洞,婚酒就開始了。然而,喜酒吃了一陣子,鄉親們卻發現,新郎不見了。
本來,半個月之前他們就要舉行婚禮的,恰在陸友才準備當新郎的時候,邊防部隊的一支偵察分隊進駐長田,分隊隊部就在陸家。一連幾天,陸友才從嚴指導員的言談中得知,他們的偵察並不順利。
是的,者陰山一帶到處都是地雷,偵察分隊官兵又不熟悉道路,怎麼偵察呢?
陸友才找父親陸明洪商量,準備去給偵察分隊當嚮導。不過這不是鬧著玩的,在越軍眼皮底下晃來晃去活動,萬一出了意外,怎麼辦?畢竟馬上要當新郎的人啊!
陸明洪深明大義,想了想,對兒子說:“你去吧,但是要多加小心!”
半個月之後,陸友才隨偵察分隊勝利完成任務,回到了家裡。推遲的婚禮終於舉辦了,老人和鄉親們舉杯暢飲喜酒,可是新郎幹嘛去了呢?
原來,陸友才看喜酒喝了一圈了,便跟新娘悄悄打了招呼,拉上鄉里的衛生員汪友林悄悄離開酒宴。他們去寨子裡檢查貓耳洞挖好沒有,各村寨的應急擔架隊、運輸隊組織得怎樣……等等。
月亮升起來又落下去,陸友才還沒回家。他何嘗不想回來?江銃村離家不過1小時的路,抬腳就到了。可是,江銃村的疏散工作還沒有做好,有幾戶人家要死守自己的老窩,不願離開,還得一家家做工作。陸友才磨破嘴皮,才將不願疏散的人家動員離開,把最後2名不能走路的群眾背到山洞掩蔽好。
陸友才的新婚之夜就這樣過去了。連日來不斷地隱蔽、防炮,從這個寨子奔到那個寨子。越軍的炮彈飛到哪裡,陸友才就跑到哪裡。戰鬥打響後,他把民兵又組織起來,冒著炮火給部隊送彈藥,還把新娘林英也叫著一起幫忙。新娘和幾個姑娘組成一個小組,給支前民兵燒水做飯。
在戰火紛飛中,陸友才和林英的“新婚蜜月”結束了。他們的蜜月過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縣裡統計越軍給我邊境造成的損失數字時,陸友才負責的4個村寨,雖然遭到近百發炮彈的轟炸,卻沒有一個人傷亡。還有什麼比鄉親們的生命更加珍貴的呢?
(二)馱馬四連連長:冒死運彈藥上陣地,艱難抬運傷員下山
民工馱馬四連,是來自麻栗坡幾個鄉的民工組成的,約有70匹馱馬,70名馭手和8名後勤人員。連長譚富華是天保鄉的副書記。之前,他曾經擔任民兵營長,但沒打過仗。這次一接到命令,他就帶著一個連上了戰場。
老山戰鬥打響這一天,譚富華帶領馱馬四連往陣地送彈藥。馭手們都牽著馬,彈藥箱由馬馱著。他作為連長,要前後照應隊伍,不牽馬匹的時候,就用肩扛彈藥箱,走在連隊的最前頭。一天下來,汗水把衣服全浸溼了。
戰鬥中,譚富華聽說還有傷員和烈士沒抬下來,又主動向部隊請求抬運傷員。上山,他們運送彈藥。下山,又抬著傷員。槍炮聲不時在前後左右響起,瀰漫著嗆人的硝煙味,譚富華沒有大喊大叫,只是用自身行動來告訴全連戰友該怎麼做。
一次運送40火箭彈,他們剛衝到老山腳下,越軍的炮彈就落到他們身旁爆炸,他指揮大夥迅速臥倒。這時,一個民工渾身著火了,躺倒在地。譚富華顧不得炮彈還在炸,一躍起來,衝到那個民工身邊,撲滅了他身上的火,扶起來一看,是連隊的段光祥,已經犧牲了。譚富華很難過,含著淚喊:“段光祥犧牲了,同志們衝啊!”他扛起彈藥箱,奮力衝向老山陣地,民工們一個個跟了上來,把火箭彈及時送到部隊官兵手中。
(三)老山作戰,鄉親送來“陣地飯”:酸菜炒肉加上滷牛肉,另有3瓣生蒜
“兩山”作戰打響前,麻栗坡的各界群眾、各行各業都在全力支援前線、支援部隊。其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單位——飲食服務公司也動員起來了。經理張聲澤向幹部職工宣佈:我們還要像1979年自衛還擊作戰那樣,一天24小時晝夜供應,保證部隊來往人員有飯吃!
公司的幹部全部下到食堂,與職工一起輪流值班。張經理的日程安排上也沒了“休息”二字,白天夜晚都和職工一起,為支援前線奔忙。
收復老山作戰前夕,縣支前辦給張聲澤打了招呼:要設法在收復老山這一天,給前線的所有指戰員、民工備下一餐可口的飯菜。
張聲澤一算,這等於請整個麻栗坡縣城的人都吃上一頓!雖然有壓力,但他還是毫不含糊地答道:“保證把飯按時送上陣地。”
回到公司,他將這一任務通告了全體職工,大家的回答是一致的:“我們無論如何要把這頓飯做好!”
這頓飯的要求是“套飯”,每套六兩米飯,一個酸菜炒肉片,一個滷牛肉片。他們對酸菜與肉片的比例,牛肉片的規格,色、香、味各方面都作了規定和要求,又根據自己的經驗,每套飯裡還放幾瓣生大蒜。
他們在縣裡派來的公安人員和衛生防疫人員的協助下,把食堂的環境和用具都作了認真地清洗和消毒。一大早,上千斤豬肉和幾千斤牛肉就買回來了。張聲澤指揮大家,由38人淘米煮飯,30人洗肉、切肉和炒肉,餘下的打零活。民族中學得知這一訊息,派來了327名師生,一起幫助剝蒜、洗菜等。
切肉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兒。食堂大師傅說:街子天吃飯的人最多,也不過切上百斤,而眼前需要切的是千斤豬肉和數千斤牛肉,而且要講究刀法,肉片的大小和厚簿都要有規格。飲食公司的全體人員都自帶砧板到食堂上班了,他們先切滷好的牛肉,從上午切到第二天凌晨3點半,不顧疲乏,又接著切生豬肉片。1984年4月28日中午11時,大約100鍋酸菜炒肉片和幾百盆牛肉片都準備好了。這時,前方傳來了喜訊:我英勇的解放軍部隊,已經奪回了老山!
中午12時,尚有餘溫的飯菜就送上了老山陣地。老山勇士們正準備啃乾糧、喝冷水,現在吃上了可口的午餐,都很高興。下午6時,第二批飯菜又按時送到了前線。
4月30日,飲食公司又接到任務,要讓戰士們吃得再好一點,再來一次“陣地飯”,最好有雞肉。
雞肉怎麼做才好吃呢?張聲澤專門召集大師傅研究,做成涼雞倒省事,但戰士們在陣地上吃涼食對身體不好;炒肉塊又嚼不爛,不好吃。最後決定做黃燜雞,外加肉片炒菜,兩個熟雞蛋,3瓣大蒜。
次日凌晨3點,他們按時把熱菜熱飯送上了陣地。
他們沒有一人上功勞簿,也沒有人得到獎賞。可他們說:“這是分內事,飲食服務公司,管的就是吃喝保障嘛!”
多年後,老山作戰的功臣們是否會想起麻栗坡鄉親送來的“陣地飯”?凡是吃過的官兵,都忘不了吧!
(四)麻栗坡中學到野戰醫院拉回3000件軍裝,學生含淚洗血衣
收復“兩山”的戰鬥打響後,麻栗坡民族中學不少學生,跑到學校教務處請求上前線,學校當然不會答應孩子們冒險上去。於是,學生們就千方百計尋找機會,力所能及地為打仗做貢獻。這些孩子們能做什麼?他們在學校門口的大路邊,搭了涼棚,設立“部隊茶水站”,輪流燒水,晝夜值班,熱情招呼過往的解放軍叔叔。
1984年5月2日,“兩山”作戰已告一段落,學校書記趙昌敏到10多公里外的野戰醫院,拉回了3000多件戰士們的髒衣服。很快,河畔聚滿了中學生。他們默默地洗衣裳,河邊沒有了年輕人的歌聲和笑語,只有那嘩嘩的流水和唰唰的搓衣聲。學生們為什麼沉默?因為有的衣服有不少血跡。英雄們為了保衛祖國,流了多少血,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洗完軍裝,學生們又向學校請求,要到醫院去慰問解放軍傷員,要捐款買慰問品,要給解放軍叔叔、哥哥們輸血。一元、一角、一分的零錢,堆滿了桌子。學生們交來的慰問品,連同洗淨的衣物一起送到了醫院。
施小梅是個高中生,品學兼優,人人都說她完全有希望考上大學。她約上班裡的17個女生,湊了幾十元錢,買了一臺半導體收音機、幾十本文學書籍,結伴來到落水洞醫院,為傷員們洗乾淨換下的衣服,又到病房裡為傷員唱歌子,只希望傷員們心情舒暢,早日恢復健康。
在學校的捐款名單上,有兩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劉孝明、李進發,各捐2元。這個數字也許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可是,珍貴的感情豈能用金錢多少來衡量?這兩個學生家庭十分困難,本來讀不起書,多虧學校發了困難救濟才堅持了下來。每到星期天,他倆就到河邊的建築工地打短工,或者給蔬菜公司做零活,拼命幹一陣,收到幾角錢,用來買書、紙、筆和一點必需品,然而,他們此時竟然每人捐了2元錢支援前線!
在醫院,獻血的隊伍排了長龍,其中有一個又瘦又小的孩子,他就是捐了2元錢的貧困學生劉孝明。他身體瘦弱,看起來營養不良,能抽100CC的血嗎?醫生讓他走開,他卻怎麼也不走,含著淚說:解放軍為了保衛祖國負了傷,我獻一點血,有什麼要緊?醫生只好給他抽了血,他才高興地回學校。
(五)縣委書記儲存著烈士的請功信
麻栗坡的縣委書記許崇治,面對記者關於鄉親們擁軍支前事蹟的採訪,一時不知怎麼說起,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在自己的筆記本中找到一頁紙,上面是一份特殊的“請功報告”。
這是40師119團副政委張正光犧牲前留下的遺書,在炮火連天的陣地上草草寫成的。原文如下:
民兵李邊祥簡要事蹟:28日凌晨待我部進入指揮位置時,時間已很緊迫,為按時到位。他不怕犧牲,不怕疲勞,一直衝在最前面,按時到達了指定位置。此時,營部人員沒有跟上指揮員,他又奉命返回,帶步談機員又一次返下山,把營部隨行人員全部帶進位置,使營部溝通了對上聯絡,奪取戰鬥的勝利,作出了貢獻,為表彰其英勇事蹟,報請給他記三等功。
35206部隊
84年5月2日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
麻栗坡烈士陵園,119團副政委張正光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