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場上,陸戰裝備也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而發生變化,資訊化加成下,主戰坦克、自行榴彈炮,火箭炮。步兵戰車等常規作戰裝備也得到不斷升級。不過,除了這些重量級的機械化裝備之外,迫擊炮等裝備也不斷髮展,也能實現了車載機動,精確打擊,這就衍生了一種新的裝備,自行迫榴炮。
事情還得回溯到一次演習,解放軍的自行迫榴炮一騎絕塵
事情還得回溯到2015年的“炮兵作戰大師”軍事技能比賽。比賽中,有一個環節是使用迫擊炮向目標射擊。然而,解放軍用於參加此次軍事技能比賽的迫擊炮是PLL-05 120mm自行迫榴炮,俄軍使用的是卡車牽引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研製的120mm牽引迫擊炮。
比賽場上出現了驚人的一幕:解放軍的PLL-05 120mm自行迫榴炮一騎絕塵,開到了射擊地線後停穩,緊接著就是“咣咣咣”地連續發射迫榴炮彈。炮彈又精確地命中了目標,而後又“心滿意足”地撤離射擊地線、繼續向前行進。
然而反觀俄軍,那和解放軍迫榴炮表現得乾淨利落就是天壤之別了:俄軍用卡車牽引的120mm迫擊炮慢吞吞地到達預定位置,炮手們跳下車廂慢吞吞地取下牽引鉤、拖行到射擊地線,再慢吞吞地挖掘加固簡易射擊工事,進而再慢吞吞地發射炮彈。這一系列動作並非是俄軍士兵的拖泥帶水:他們也已經盡力了,武器之間的代差就是代差!
解放軍威力最大的迫擊炮踢館來了!相比之下,這款既可以當作迫擊炮使用又具備著榴彈炮特性的迫榴炮是相當地迅猛精準。這讓看臺上的俄軍目瞪口呆:明明中國的迫榴炮技術是從前蘇聯拿過去的,為什麼會發展得比繼承蘇聯絕大多數遺產的俄羅斯還快?為什麼他們裝備量這麼大?
俄軍開始發憤圖強,殊不知解放軍“全員迫榴炮”
俄軍在2018年前後宣佈:取締所有122mm牽引、自行榴彈炮在軍中的裝備,並使用120mm自行迫榴炮和152mm自行榴彈炮替代122mm榴彈炮。顯然,俄軍在營屬支援火炮方面開始奮發圖強了:此前蘇軍/俄軍就裝備有2S9、2S16、2S23、2S31等多種120mm迫榴炮,不過它們的技術性能有不少已經開始老化。目前,俄軍研製了2S40型120mm自行迫榴炮和2S41型82毫米自行迫擊炮。
目前,解放軍除了海軍沒有必要裝備迫榴炮以外,空軍空降兵、陸軍三種合成旅下轄的營級部隊都裝備了迫榴炮。其中,陸軍中型合成營裝備了PLL-05式輪式自行迫榴炮,重型合成營則裝備了10式履帶式迫榴炮。空降兵裝備的是基於ZBD-03空降戰車研製的120mm迫榴炮,可以透過伊爾-76或者是運-20大型運輸機空降。鑑於ZBD-03卡著運-9的貨艙尺寸設計研製,可能這款迫榴炮同樣可以透過運-9中型運輸機投送。
總之,在俄軍開始發憤圖強時,解放軍幾乎已經開始“全員迫榴炮”——10式迫榴炮裝備重型合成營,可以伴隨04A步兵戰車、99A主戰坦克行進,即不至於落後也不可能速度太快反而要比正面作戰裝備更快。05式迫擊炮裝備於中型合成營,這樣能夠快速地跟隨輪式步兵戰車突進。
外軍的營屬火炮:輕便、快速;解放軍的營屬火炮:輕便、快速、火力覆蓋!!
以美軍的火力結構為例,美軍在步兵旅、斯特崔克旅下屬的營級單位裝備4門M120 120mm迫擊炮和4門M252A1 81mm迫擊炮,在“裝甲旅”下屬營級單位裝備2門M120A1 120mm自行迫擊炮。M120迫擊炮的牽引炮版本裝備步兵旅和海軍陸戰隊,M120A1以車載的方式安裝在“斯特崔克”旅的“斯特崔克”輪式裝甲車上,或是裝甲旅的M113裝甲車上。
不過,美軍對於迫擊炮的要求並不高:能打就行。即便是營級120mm迫擊炮,也不過只是簡單地在車輛頂部開個開口,讓迫擊炮在車內發射。對於營級支援迫擊炮來說,外軍要求的只是“輕便、快速”,能以輕便、透過性強的優勢跟隨步兵作戰,並以高速移動跟上其它步戰車輛行進、趕赴預定發射陣地。
解放軍就比較不一樣了。按照網路軍迷一句很出名的話來說,就是“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火力覆蓋”。戰術穿插是解放軍的傳家寶,而火力覆蓋似乎是近幾年“火力不足恐懼症”的具體表現。實際上,解放軍營級的支援火炮幾乎清一色的迫榴炮,憑藉著超高的機動性和極強的透過性,無論是“戰術穿插”還是“火力覆蓋”都能勝任!
以中型旅裝備的PLL-05 120mm輪式自行迫榴炮為例,該炮戰鬥全重僅僅16.5噸,可以攜帶36發各型炮彈。發射迫擊炮彈時,射速達到每分鐘10發;發射榴彈時,射速也達到每分鐘6~8發。這主要區別於間瞄、直瞄設計。而120mm迫擊炮彈無疑是最主要的作戰彈種,它的裝藥量甚至要比122mm榴彈炮彈還要大;最大射程達到了8.5km,這能完美地契合營級作戰單位的進攻縱深。
而10式履帶式自行迫榴炮同理。它和PLL-05的最大區別可能只在載具平臺;因此,10式自行迫榴炮剛一亮相時也被稱之為05A式履帶式自行迫榴炮。假設一個合成營下轄火力分隊有4輛迫榴炮,那麼它們在發射迫擊炮彈時能夠在1分鐘內發射出40發炮彈,對敵方輕步兵叢集來說幾乎等同於被全殲;它們同樣可以發射末敏彈、破甲彈等反坦克彈藥,對敵裝甲叢集來說同樣是一場恐怖的“火力覆蓋”。
彈種豐富:中國迫榴炮一發力,全世界都跟不上
中國迫榴炮的彈種豐富到什麼程度呢?除了傳統的迫擊炮彈,還可以發射榴彈。迫擊炮彈彈重13.9kg,裝藥1.8kg;榴彈重19.8kg,裝藥5kg。在發射榴彈時,低膛壓的120mm迫榴炮炮彈裝藥甚至比122mm榴彈炮彈還多1.5kg。這已經足夠應對營級部隊面臨的絕大多數作戰環境了。
除開這兩款基本彈種,還有應對“輕型裝甲目標”而研製的120mm破甲彈:雖說是應對“輕型裝甲目標”,它的靜破甲深度卻達到了600mm,完全可以正面擊穿世界上絕大多數二代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對步戰車等真正意義上的輕裝甲目標更是一擊必殺:破甲深度成倍超過其本身裝甲厚度的破甲彈,在洞穿其薄薄的裝甲後憑藉著大量的裝藥和穿甲後效肆虐在敵裝甲艙內,車體內部的車組成員幾乎不可倖免。
就連對付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末敏彈它都有裝備:120mm末敏彈內裝30枚反人員/坦克彈,每一枚都能夠保證擊穿90mm厚的勻質鋼裝甲——世界上除了99A,可能還真沒有哪輛坦克能夠抵禦這“從天而降的掌法”。即便是營級單位沒有配備主戰坦克,那麼有了迫榴炮和充足的破甲彈、末敏彈後,營級作戰單位同樣有能力抵禦敵裝甲叢集、步兵作戰叢集。這等彈藥豐富程度,還是世界各國都並不具備的。
中國迫榴炮在上世紀90年代末引進了蘇聯遺留的2S9 120mm迫榴炮的技術後才開始緩慢起步。這款既能當榴彈炮直瞄射擊,又能當迫擊炮間瞄射擊的新型火炮對於中國來說短時間內沒能吸收,在2005年才出現第一個國產化產品。但當它剛出現,原本營級裝備的100mm迫擊炮就被迅速替換下——為了軍隊的機械化發展,許多老舊的牽引式裝備都逐漸消逝。
隨著輕型合成旅也將擁有基於“猛士”突擊車改進的120mm迫榴炮,短期內迫榴炮的最後一個短板將會被彌補。解放軍各個有實際作戰需要的營,都能配備上120mm迫榴炮,在戰時再借助旅加強的122mm榴彈炮、火箭炮群作戰,解放軍即便是營一級作戰能力都是相當強悍的。總體來說,不光是在比賽場上“踢館”,即便是真正的戰場,迫榴炮也不可能留出絲毫的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