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是人民解放軍正規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在全軍範圍內實行了軍銜制、薪金制和義務兵役制,史稱“三大制度”;大軍區也進行了建國後的第一次調整,由6個大軍區改劃為12個大軍區;這年1月,人民解放軍首次陸、海、空軍協同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為配合實行軍銜制,全軍裝備新式軍銜服裝……此外,還有一件事也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在遼東半島進行的抗登陸戰役演習。
這次抗登陸戰役演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正規統一的訓練後,第一次組織的有陸軍、海軍、空軍部隊參加的集團軍和軍兩級首長機關帶部分實兵,在核、化學武器條件下實施作戰的演習。可以說,這次演習是建國後第一次大規模、高規格的軍事演習,目的是探討現代條件下抗登陸戰役理論,研練作戰行動的方法,提高戰役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抗登陸作戰的組織指揮和部隊協同作戰的能力。
導演部陣容強大將帥雲集
中央軍委對這次演習高度重視,決定演習由訓練總監部(軍委八總部之一)組織領導,瀋陽軍區具體實施,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葉劍英元帥擔任總導演,粟裕大將、陳賡大將、鄧華上將、甘泗淇上將、肖克上將擔任副總導演;總部和軍兵種主要負責人為助理導演,併成立相應的軍兵種導演機構。
總導演: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兼訓練總監部代部長葉劍英元帥
副總導演:
總參謀長粟裕大將
副總參謀長陳賡大將
瀋陽軍區司令員鄧華上將
總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上將
訓練總監部副部長肖克上將
助理導演:
海軍參謀長周希漢中將
空軍副司令員王秉璋中將
炮兵副司令員陳銳霆少將
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大將
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上將
防化兵主任張廼更大校
通訊兵主任王諍中將
總後勤部副部長洪學智上將
這導演部陣容強大,總部和軍兵種都有領導參加了。雖然是剛授完銜,但導演部成員是看職務不看軍銜,如許光達雖是大將,也只能以兵種司令員排在助理導演之列。海軍、空軍都是參謀長(空軍為第一副司令員兼)參加導演部,兵種則是主官參加,只有炮兵司令員陳錫聯正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派出炮兵副司令員參加。
演習部隊以第三兵團為主組成海岸防禦集團軍
參加演習的部隊有第三兵團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六十四 軍,獨立第一機械化師,空軍第二、第三軍,海軍旅順基地等 18 個師以上機關和 32 個團的實兵,飛機262多架,艦艇100餘艘,坦克、裝甲車200餘輛,火炮1100餘門,共68000餘人,加上保障部隊和部分民兵,近10萬人。
演習以中央軍委的戰略方針和訓練指導思想為依據,設想“藍軍”在臨近中國的西太平洋附近的重要地區、港口、機場集結重兵集團,向中國東北部沿海實施大規模入侵,準備攻佔登陸場,奪取重要港口,開闢陸上戰線,主要登陸方向指向遼東半島。“紅軍”1個集團軍在北方方面軍編成內,下轄4個軍、1個機械化師和1個要塞師並配屬部分炮兵、工程兵、防化兵部隊及海軍、空軍的配合下,於遼東半島主要方向上組織防禦。
參加演習的部隊以陸軍第三兵團為主,由第三兵團副司令員兼旅大防衛區司令員曾紹山中將、瀋陽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將分別擔任海岸防禦集團軍司令員、政治委員。第三兵團原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1951年3月16日,中央軍委決定從西南軍區抽調3個軍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陳賡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第十二、十五、六十軍。第三兵團組成後隨即入朝參戰。1953年春第三兵團部兼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東海岸聯合司令部。王近山、許世友先後任代司令員、司令員。1955年1月,第三兵團奉中央軍委命令,從朝鮮東海岸回國,接收旅大地區蘇軍防務,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兵團番號,編入東北軍區序列,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個兵團建制。同年4月,第三兵團改隸瀋陽軍區建制。4月6日起,第三兵團正式接管旅大地區防務,對外稱旅大防衛區。此時第三兵團缺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曾紹山1958年12月任第三兵團司令員,杜義德1957年8月任第三兵團政治委員。1959年10月,第三兵團改稱旅大警備區,仍屬瀋陽軍區建制。
演習登陸場在遼寧莊河地區
這次演習登陸場在遼寧莊河西部觀駕山、大鄭、平山、光明山、高陽、明陽等沿海地區,明陽花園口歷來是軍事要地,1894年甲午戰爭和1904年日俄戰爭,日軍兩次從花園口登陸,遼東半島始終是外敵入侵中國的通道。葉劍英元帥在《遼東軍事演習的總結講評》中指出:“遼東半島在我國國防上處在極為重要的地位。從營口到安東一線以南的區域為遼東半島,它與華北和山東半島構成我國重要的戰略方向。從歷史上來看,遼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日本和帝俄曾為爭奪遼東而數易其手,就是一例。同時,從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的歷史教訓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帝國主義侵略我國首先是向東北,而侵佔東北首先又是先侵佔旅大。為了奪取旅大,在歷史上有二次不是直向旅大,而是迂迴到旅大側後,從莊河一帶登陸,而日本侵佔遼東,又都是從我們這次演習的幾個方向即大孤山、莊河、花園口、貔子窩地區登陸的。”
總結歷史,以往的入侵者意圖是:向中國東北部沿海實施大規模入侵,以陸戰隊登陸和空降兵著陸攻佔登陸場,以奪取中國渤海沿岸的重要港口,開闢登陸上戰線,開啟通向北京的門戶,並危及整個東北地區……
這是遼東半島演習的基本設想,也是中國當時面臨的實際威脅。這次演習,設想敵人的主要突擊方向是莊河方向,大連只是作為輔助的突擊方向。因此,敵軍主力在莊河方向,另一部在旅大、莊河以東地區。針對“藍軍”的進攻,總導演葉劍英提出“四防結合”,即海防、空防、邊防、內防相結合;“紅軍”方面,一個集團軍在北方方面軍編成內,在海空軍協同下,擔任遼東半島的海岸防禦隊任務,抗擊“藍軍”進攻。基於對敵軍主要突擊方向的判斷,集團軍戰役佈勢確定為兩個梯隊。集團軍防禦正面為210公里,第一梯隊展開3個軍,以1個軍位於旅大地區,1個軍位於莊河地區,1個軍位於莊河以東地區;1個軍為第二梯隊,位於莊河、蓋平之間;機械化師為合成軍隊預備隊。另外組成炮兵、防坦克炮兵、坦克兵、工程兵、快速障礙設定隊、防空降預備隊等部隊,集結於敵人主要突擊方向及其兩側地區。
演習場面震撼
演習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1月4~10日),為戰役的組織準備階段,演練定下戰役決心和組織戰役協同。第二階段(11月11~14日),為戰役的實施階段,演練了抗擊敵人登陸兵上陸、組織集團軍反突擊、配合方面軍反突擊和組織集團軍二梯隊機動。同時,還結合演習情況,在海軍、空軍部分實兵配合下,進行了1個加強步兵團的海岸防禦實兵演習,1個師參加的集團軍反突擊實兵演習和1個步兵團另1個傘兵營參加的反空降實兵演習。
此次整個演習的觀禮臺在莊河市王家大山山頂。王家大山海拔300多米,站在上面俯瞰,可以將附近海域的景色一覽無餘。這次演習的所有裝備均是從蘇聯手中收回旅大軍事基地時留下的蘇式裝備。坦克、裝甲車飛奔、自行火炮的履帶捲起滾滾黃塵;各種噸位、型號的艦艇,在海面上進行角逐;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在不同的空域,進行著空戰和轟炸。整個場面蔚為壯觀,參觀人員連呼過癮!
在這次軍演中,官兵們全部穿上了新的制式軍裝,佩戴軍銜。當年參加過遼東半島大軍演的丁金棟老人回憶說:“佩戴軍銜和大軍演一樣,都是我們軍隊正規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標誌,演習中出現了不同兵種,穿著不同的軍裝,有海軍白色的軍服,有藍色的空軍軍服,有綠色的陸軍軍服,說明我們當時的軍中制服已經完善了。同時在陸軍中,還出現了其他不同的兵種,比如裝甲兵、炮兵、通訊兵、工兵等,還有頭戴無沿帽的女兵,兵種比較齊全。”
演習結束時,國防部長彭德懷作了重要講話,葉劍英作了總結。這次演習全面檢驗了演習部隊的軍政素質和諸軍種、兵種協同作戰的能力,豐富了抗登陸作戰理論,提高了高階指揮員組織指揮作戰的能力,推動了部隊的訓練與戰備工作,為部隊組織大規模戰役訓練和演習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對這次演習極為重視,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鄧小平、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國防委員副主席張治中、龍雲,黨中央和國務院各部門負責人楊尚昆、習仲勳、王首道、黃敬、趙爾陸、呂正操、章伯鈞,解放軍高階將領黃克誠、羅瑞卿、譚政、王樹聲、張雲逸、肖勁光大將,楊成武上將,劉亞樓上將等,都親臨現場觀看了演習,並親切地接見了演習機關、部隊的指戰員。蘇聯、朝鮮、越南、蒙古等國家軍事代表團蒞臨參觀。當時軍委八總部主要領導或是參加導演部,或是現場參觀;五大軍種除了陸軍沒有領導機關,由總部代行領導職責,其他四大軍種司令員都係數到場: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大將、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防空軍司令員楊成武上將、公安軍司令員羅瑞卿大將。
演習總導演葉劍英元帥(前右)陪同劉少奇(前左)、鄧小平、賀龍、楊尚昆等中央領導乘登陸艇巡視大連海防。
八百將帥參加了遼東半島軍事大演習嗎?
這次演習除了有7位元帥、9位大將蒞臨,還有很多高階將領參觀見學,有多少呢?有文章說這次演習“組織全軍少將以上級別的809名將軍,在旅大觀看”,還有說元帥、大將及“剛授軍銜的上將、中將和809名少將一起參加隆重的陸海空三軍大演習”,有文章標題就是“八百將帥參加遼東半島軍事大演習”,而且廣為轉載。有朋友表示懷疑,問我有這麼多將帥參加嗎?還把文章發給我看。我也感到很吃驚,回答說頭一次聽說,根本不可能。
遼東大演習時,正是剛授完銜不久。1955年9月底授銜後,計有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5人(1956年和1958年各補授1人),中將175人(1956年和1958年各補授1人),少將798人(1955年底補授2人),一共1048人。一下子集中全軍80%的將軍,這麼多高階幹部同時離開部隊是不可能的,而且都聚集在一地,也是兵家大忌!至於“剛授軍銜的上將、中將和809名少將一起參加隆重的陸海空三軍大演習”的說法,就更站不住腳了,因為當時少將滿打滿算也不到809人。
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我們來看幾本權威著作關於遼東軍事演習我軍幹部參觀見學的敘述:
《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當代中國叢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全軍中級和高階幹部809人,隨演習部隊一起作業和參觀見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當代中國叢書: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全軍高、中級幹部800餘人,隨演習部隊參觀見學並一起作業。”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全軍近1000名高、中級軍官參觀見學。”
所謂“八百將帥參加遼東半島軍事大演習”之說即來源於此。但是,參觀見學的800餘人,不僅有高階軍官,也有中級軍官。高、中級軍官和“將軍”、“將帥”不是一個概念。高階軍官大體上對應將官,中級軍官則主要對應校官。也就是說這800餘人不僅有將官,也有校官。如果稱“八百將校”就符合實情了。
那麼,有多少將官參觀演習了呢?據參加過這次演習的防空軍少將羅維道回憶:“這次演習來了一百多位將軍,其中有楊成武上將,劉亞樓上將等……”
也就是說,參觀見學的800餘位高、中級軍官,有一百多位將軍,六七百位校官。
1955年11月,遼東半島演習結束後導演部和瀋陽軍區有關領導等合影。
上圖前排左起:軍事學院教育長唐延傑中將、總後勤部副部長洪學智上將、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上將、總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上將、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葉劍英元帥、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大將、副總參謀長兼瀋陽軍區司令員鄧華上將、瀋陽軍區副政委杜平中將、第三兵團副司令員兼旅大防衛區司令員曾紹山中將、瀋陽軍區防空軍副司令員郭鵬大校。後排左二總參通訊部部長王錚中將、左三空軍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秉璋中將、左四海軍參謀長周希漢中將、左七瀋陽軍區參謀長吳信泉中將。副總導演粟裕大將、陳賡大將、肖克上將未參加合影。
遼東大演習是集團軍級的還是方面軍級的?
這次演習,從一開始定的調子和後來的實兵演練,都是按方面軍編成內的集團軍和軍兩級首長機關帶部分實兵的抗登陸演習實施的,“紅軍”1個集團軍下轄4個軍,即海岸防禦集團軍,當然是集團軍級的,許多權威資料也是這樣說的。但是,也看到個別資料說是方面軍級的。
據時任總參作戰部戰役訓練處處長金冶回憶:“這次集團軍海岸防禦演習,是到集團軍進行反突擊為止。以後在拍制遼東半島演習的電影時有的同志建議:抗登陸戰役,一般是方面軍統一組織實施的,應該出現方面軍反突擊的鏡頭作為結局。葉帥表示同意,最後,由葉帥充當方面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由甘泗淇充當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由我充當方面軍作戰部長,補拍了方面軍首長定下反突擊決心的一組鏡頭。”這說明,這次演習的性質和級別是集團軍海岸防禦演習,演習過程是到集團軍進行反突擊為止。演習後拍電影時才增加了方面軍首長的鏡頭,但整個演習是集團軍級的,這是不容置疑的。
補拍的方面軍首長下達反突擊命令鏡頭:方面軍司令員兼政委葉劍英元帥(中)、方面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上將(右)、方面軍作戰部長金冶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