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在國際軍火貿易市場上越發成為焦點。自打2015年來,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的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而在2009年,中國的軍火出口量還是世界第九。這些進步離不開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科技水平的提升,也離不開中國軍事裝備覆蓋低中高階市場的全面發展。
當然,對中國武器讚不絕口的當屬非洲各國:據不完全統計,非洲的51個國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國家採購了中國製造的軍事裝備。採購武器裝備最全面的恐怕是巴基斯坦:陸軍手中有先進的VT-4主戰坦克、SH-15自行火炮;空軍裝備的則是“梟龍”戰鬥機和ZDK-03預警機,近段時間還據說採購了36架殲-10CE;海軍光是現役的就有4艘F-22P導彈護衛艦和1艘還未抵達巴基斯坦的054AP導彈護衛艦,還有3艘054AP導彈護衛艦、8艘S-20潛艇,和6艘阿爾及利亞的C28A輕型護衛艦。
大家對於中國的軍事出口紀錄,最有記憶的恐怕是1987年時中國向沙特出口東風-3彈道導彈。在當時,35枚東風-3彈道導彈以及配套車輛、維護系統的出口一共賣出了35億美元的天價,這令人津津樂道至今。當然,時隔多年,中國的軍事貿易紀錄也被打破。那麼,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海陸空三軍裝備出口的最高紀錄!
陸軍:兩伊戰爭帶來鉅額訂單,未來恐怕難以打破
在陸軍方面,出口量最大的單子還屬兩伊戰爭期間簽署的69-II主戰坦克軍貿合同。當時兩伊戰爭中伊朗和伊拉克打得不可開交,但在交貨後兩伊又馬上發現了問題:軍火不夠用。當然,它們背後雖然代表著美、蘇兩大派系,但美蘇兩國又不會貿然介入這場戰爭,更不會傾銷廉價的商品。結果,這就給中國帶來了空前的外貿訂單。
小到步槍子彈,大到火炮、坦克等裝甲車輛,只要中國有的,就一定能推銷給當時兩伊的採購官員。有一句話這麼說:兩伊戰爭打了九年,養活的是中國全國的軍工廠。這話不假,在當時中國擁有極為完善的低成本武器生產體系,還有一大堆因為歷史問題出現的三線軍工廠。隨著邊防壓力的減小,這些三線兵工廠在當時幾近倒閉,因為兩伊戰爭而源源不斷湧進中國的軍火訂單卻讓這些位於深山的兵工廠燈火通明。
意義最非凡、訂單金額最大的陸軍裝備外貿紀錄,還屬在1981年中國和伊拉克簽署了69-II式主戰坦克以及一系列配套裝備的訂購合同:合同專案中包括2860輛69-II式主戰坦克和286輛配套裝甲搶救車。光是主戰坦克坦克中包括69-IIA指揮坦克、69-IIB、69-IIC、69-IIC1等69式主戰坦克四個改進型號。當然,這給我國軍工業帶來的好處是空前的,僅僅是這3000多輛裝甲車輛,中國就足足賺取了近10億美元的外匯!
10億美元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在1980年,中國的外匯儲備甚至出現負數,1981年時的中國外匯儲備也只27.08億美元。這一個訂單就能夠帶來近10億美元的外匯,達到當年外匯儲備的37%!而隨著兩伊戰爭的結束,中國再難以去取得這樣的外貿訂單。也許在未來50年內都不會再被打破。
海軍:從小打小鬧變成出口建造體系,海軍裝備貿易開始邁進高階市場
眾所周知,中國海軍直到21世紀10年代後才開始爆發式發展,海軍艦艇方面的出口在此之前都是小打小鬧,例如在1984年交付埃及的2艘053HE型導彈護衛艦。出口到東南亞、南亞各國的053系列驅逐艦也大多以二手的形式廉價出售,尤其是泰國,裝備的中國護衛艦一直是主力。除了提供給巴基斯坦海軍的4艘F-22P護衛艦。後者的訂單金額也不大,僅有8億美元,也出口了阿爾及利亞6艘輕型護衛艦,也是056輕型護衛艦的外貿版本。
水面艦艇方面的出口幾乎一直都以2艘、4艘的小批次形式出口。很明顯,連水面艦艇都只能以這個代價採購的都是發展中國家,而發達國家又大多具備艦艇製造能力。這樣的出口“傳統”在2017年迎來了一個極大的突破:當年,馬來西亞向中國求購了18艘LMS“近海多工艦”,訂單總金額將達到82億人民幣(約合12億美元)!
水下艦艇方面,還屬2016年巴基斯坦向中國採購的8艘S-20型潛艇。這8艘潛艇的前4艘在中國生產,後4艘則由中國為巴基斯坦卡拉奇造船廠提供生產線、生產技術資料和技術指導,由巴基斯坦在國內自行建造。據悉,這8艘S-20型潛艇的訂單總價值高達50億美元,單價約合6.25億美元!
這麼空前的軍事貿易,在目前看來尤為可貴。一是巴基斯坦經濟情況不佳,向來難以投入如此大的資金來採購中國的高階常規潛艇;二是中國生產的高階武器逐漸開始被一些小國所重視,這既能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又能讓中國在未來的國際軍貿市場上獲得認可,從而為進軍高階市場打下基礎。在未來,隨著發展中國家對中國裝備認知度的提升,中國的高階外貿艦艇勢必也會陸續創新紀錄。
空軍:無人機外貿成績惹眼,“梟龍”更是拳頭產品
戰鬥機出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出口埃及一事。當然,當時的中國並不像現在這般可以出口高階產品,因此在當時出口的以殲-6為主。而如今,中國已然建立起了殲-10CE——梟龍——L-15——FTG-2000G戰鬥機四級體系,囊括了低中高階戰鬥機和戰鬥教練機,國內飛機制造廠甚至具備大量向外國傾銷戰鬥機的實力!
中國、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梟龍”戰鬥機是目前中國戰鬥機出口的拳頭產品。巴基斯坦空軍雖然在此前向中國採購了253架殲-6戰鬥機、40架強-5III強擊機和90餘架殲-7PG戰機,可惜這些低端戰鬥機的出口金額並不算大。中巴在航空領域的最大的貿易記錄還是在2006年簽署的梟龍戰機引進合同:當年,巴基斯坦方面宣佈採購150架梟龍戰鬥機並引進“梟龍”戰鬥機的生產線,光是這一筆訂單的金額就達到了空前的75億美元。
彩虹4熱賣
說到這,又不得不提一下近幾年熱賣的無人機。繼美國之後,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無人機出口量最大的國家,無論是民用無人機還是軍用無人機,中國都佔有遍佈亞非歐甚至美洲的極大的國際性市場。就以沙特為例,沙特曾經斥資24億美元一口氣引進了300架來自中國的“彩虹-4”戰鬥無人機以及組裝生產線,這一紀錄迄今為止也難以打破。
小結:40年來,從小打小鬧到叱吒全球,中國軍工走向世界
中國軍事裝備的出口經歷了從無償軍援到有償外貿的兩大時代,中國軍事裝備的發展史概括起來也是“從無到有”四個字。隨著艱難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迎來了極大幅度的發展,中國軍事貿易同樣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有超俄追美的趨勢。在以往,中國製造是廉價品的代名詞,從軍火到民用品一向如此;如今,中國製造不再只是廉價品,既能做到物美價廉,又可以是價高質必優。
總體來說,這是中國國防實力的體現。曾經兩伊戰爭帶給中國的鉅額軍事訂單,體現的是中國在空前巨大的邊防壓力下應運而生的強大軍火產能。之所以是廉價的代名詞,也是因為當時國家經濟發展不景氣、軍隊員額規模龐大的背景。而今,中國擁有的是躋身於世界先列的科技水平,也擁有著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製造體系,低中高階軍貿產品一應俱全,自然也就能取得優秀的軍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