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因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變導致的足部感染 、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
一、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多樣:
1.神經病變的表現
患肢面板幹而無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覺減退或缺失,呈襪套樣改變,行走時腳踩棉絮感。
2.下肢缺血的表現
面板營養不良、肌肉萎縮,面板乾燥彈性差,皮溫下降,色素沉著,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患者可合併有下肢間歇跛行症狀。隨著病變進展,可出現靜息痛,趾端出現壞疽,足跟或蹠趾關節受壓部位出現潰瘍,部分患者可出現肢體感染。
二、足部的自我檢查:
①每天要進行雙足檢查,觀察足部面板顏色、溫度改變,注意看趾甲、趾間、足底部面板有無胼胝、雞眼、甲溝炎、甲癬、紅腫、青紫、水泡、潰瘍、壞死等,應及時找有經驗的足醫或面板科醫師診治,並說明自己患有糖尿病,不要自行處理足部疾患。
②用大頭針鈍的一端觸碰足部面板,以面板凹陷為度,看是否有刺痛感,如果無刺痛感則表示痛覺減退。
③將棉籤上的棉花拉出長絲輕輕劃過足背及足底面板,看自己是否感覺得到,如果沒有感覺則表示觸覺消失或減退。
④用冰涼的金屬體觸碰足部面板,看是否感覺到冷涼;用37℃—37.5℃的溫水浸泡雙腳,看是否感覺到溫熱,如沒有感覺,則表示雙腳已有明顯的溫度感覺減退或缺失。
⑤用手指輕觸足背靠近足踝處面板,尋找有無足背動脈及搏動的強弱,可以與正常人足背部動脈搏動情況進行比較,如摸不到或脈搏很細弱,表示足背動脈供血不足,這種情況常提示在足背動脈上端有大動脈血管狹窄或梗阻。
2.檢查鞋內異物:每次穿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鞋內有無堅硬的異物、趾甲屑,鞋的裡襯是否平整,以免磨損足部面板,導致足損傷。
3.每天用溫和的肥皂水洗腳:洗腳前用手肘測水溫,與嬰兒洗澡時水溫相近即可,不要用腳測水溫,因為病友的腳不一定能感覺到水是否太燙。洗完後用軟毛巾輕輕擦乾,腳趾間也要擦乾。如果腳易出汗,可以用爽身粉撲在腳上及腳趾間,多餘的粉要拂掉。如果足部面板乾燥,可用羊毛脂塗擦,但不可常用,以免面板過度浸軟。
4.預防外傷:切忌赤腳走路,外出時不可穿拖鞋。選擇輕巧柔軟、前頭寬大的鞋子,襪子以彈性好、透氣及散熱性好的棉毛質地為佳。冬天使用電熱毯或烤燈時謹防燙傷。若要剪趾甲,應在清洗、擦乾後剪,此時趾甲較軟。修剪時要平剪,不要剪得太短和太接近面板,也不要將趾甲的邊緣修成圓形或有角度,否則容易損傷甲溝面板,造成感染。
5.做腿部運動對改進下肢血液迴圈有益:①提腳跟:將腳跟提起、放下,重複20次。②甩腿:一隻腳踩於一塊磚上,手扶椅子,前後甩動另一隻腳,甩動10次後腳尖著地:踝關節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旋轉20次,然後再換另一隻腳,重複做上述動作。③坐椅運動:雙臂交叉於胸前,雙腿分開與肩寬,然後做坐下、起立動作10次。
6.積極控制血糖,並戒菸:足潰瘍危險性變化及足潰瘍的發生、發展均與血糖密切相關,血糖值是檢驗干預有效與否最敏感的指標。因此,足潰瘍的預防和控制應該從監測血糖開始。同時.應積極戒菸,防止因吸菸導致區域性血管收縮而進一步促進足潰瘍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