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8日援引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訊息報道稱,位於聖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廠於當地時間17日晚上突發嚴重火災,過火面積達800平方米,滅火救援難度等級為4級(最高等級)。
據悉,火災發生在一艘處於建造過程中的俄製20385型護衛艦上層甲板上,初步訊息顯示,已造成3人受傷,其中無重傷者。火災發生後,俄當局已派出90餘名消防員參與滅火救援行動,事故原因則正在調查之中。
這艘被燒燬的“敏捷”號護衛艦,是俄海軍20385型相控陣導彈護衛艦的二號艦,首艦“轟鳴”號已經在2020年服役。20385型導彈護衛艦是俄海軍新一代輕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2500噸,3S14通用垂直髮射系統12管,可裝填反潛導彈和對陸/反艦巡航導彈。4x4聯裝“稜堡”垂直髮射系統,裝填9M96D/E/E2和9M100防空導彈。
該艦最突出的亮點是安裝了雙波段的四面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目前俄海軍艦載武器最先進的戰艦。俄軍對20385型導彈護衛艦寄予了厚望,首批訂購6艘,未來還將訂購8艘。這次火災對該艦的建造進度將產生不利影響。
猶如印度空軍頻頻墜機一般,俄羅斯造船業近年來以各種頻發事故而廣受外界所質疑詬病。事故涵蓋各類軍用艦艇,如“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現代”級驅逐艦、柴電破冰船、12700型掃雷艦等。
在核/常規動力潛艇這一領域內,俄羅斯更是損失慘重,以高事故率而聞名。以2010~2015年為例,五年間全球共發生8起潛艇火災事故,除美國一起,印度兩起外,剩餘5起均由俄羅斯造船業所造成。如2010年2月中旬,在北德文斯克“小星星”船舶修理中心進行維修的K-480“白豹”號核潛艇發生火災,消防人員經過15個小時奮戰,才將熊熊大火撲滅。
在2014年3月下旬,一艘俄海軍核潛艇在摩爾曼斯克“海豹”造船廠,由工人向艇身塗敷特殊塗層時,不幸引發火災。該事故曾一度造成艇核心燃料被洩露,從而引發民眾恐慌,好在俄羅斯緊急情況部事後澄清表態稱,外洩核燃料已得到妥善管控,並不會對當地環境及民眾健康造成危害。
蘇聯解體後,唯一能承建修理航母,總排名世界第五的黑海造船廠(即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劃歸烏克蘭所有。而隨著烏克蘭經濟發展不景氣,也波及到本就低迷的國內造船業,於是黑海造船廠於2018年7月初,被烏克蘭當地法院宣判破產。
聚焦俄羅斯國內造船業,其情況也不容樂觀,特別是位於聖彼得堡地區的前三甲,即海軍部造船廠(前蘇聯194造船廠)、波羅的海造船廠(前蘇聯198造船廠)、北方造船廠(前蘇聯190造船廠)。如海軍部造船廠、系全世界僅有的兩傢俱備鈦合金潛艇艇身加工能力的造船廠之一。
波羅的海造船廠,則承建全部4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而如印度海軍3艘“塔爾瓦”級護衛艦同樣出自該廠;北方造船廠主要承建大中型水面艦艇,如蘇/俄海軍的17艘現代級驅逐艦和3艘無畏級大型反潛艦、以及中國海軍的4艘現代級驅逐艦均在此處建造,同樣也承擔俄製22350型及部分20380系列護衛艦的建造工作(如本次事故艦艇20385型護衛艦)。
儘管昔日輝煌無比,如今又被俄羅斯軍方所倚重,但在維護修理“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一事上,可謂是力不能支。而隨著各類事故(如浮船塢傾覆、拆解艦艇過程中突發火災等)的頻發,無疑又是對俄羅斯造船業的一記重擊。
火災事故頻發,僅僅只是俄羅斯造船業低迷衰落現狀的一個縮影而已,究其原因,無非是工人素質低下、安全意識淡薄、現場排程混亂等等所致。而在技術開發、人才儲備、造船模式、生產效率及管理方式等層面來看,俄羅斯造船業可謂是弊病叢生,慘不忍睹。
在技術開發上,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曾規劃引進100多項有關船舶與船用裝置方面的設計製造技術。但多數船企對其如秋風過耳,毫不理睬,只管照搬過來建造生產,過後既不消化吸收,又不自主創新。導致俄羅斯造船業開發設計能力嚴重不足,如船舶設計軟體大都從國外引進、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嚴重依賴於船東或者國外設計院所。
此外則是人才儲備嚴重不足,蘇聯解體的餘波導致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造船業從業人員為了餬口,要麼跳槽至外企,要麼改行謀生,流失速度之快,令俄羅斯政府始料未及。
造船模式方面,俄羅斯造船業現階段水平,仍處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即由傳統的“分段製造”向“分道建造”階段過渡。而像東亞的日韓兩國,不論是軍用還是民用,其造船模式大都以殼舾塗一體化的“整合製造”為主所組成。
在生產效率方面,俄羅斯造船業已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如在人均年造船噸位、人均年產值及生產效率這3項指標對比來看的話,俄羅斯國內造船企業與國外造船企業至少相差5~7倍。此外則是俄羅斯造船業的大量浪費,使得重複施工與返工率高居不下,工時浪費達55%之多。
在管理方式上,俄羅斯大部分船企仍然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管理模式。並沒有對管理理念、業務流程、組織模型等環節進行升級改造。進而導致俄羅斯造船業在生產管理、物資需求、供應管理、資源計劃及生產成本控制等方面,遠遠落後現代造船行業的發展趨勢。
針對這些弊病,俄羅斯政府自然沒有閒著,接連頒佈一系列政策手段予以應對。如加深與國外先進船企的相關合作、提高製造業水平、改造資訊科技、加快推進殼舾塗一體化生產製造模式、建立統一的資料交換標準、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建立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引進數字化測量技術等等。以上舉措的頒佈,對於俄羅斯造船業而言,的確是煥然一新,大有裨益。
令人遺憾的是,各類事故發生機率並沒有迎來預期的降低,反而是愈演愈烈,快速激增。由此可見,俄羅斯造船業若想降低事故率、並以此為基礎回到蘇聯時代的光輝時期、在未來仍將有一段漫長無比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