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身處禮儀之邦的華夏,我們最常用的待客之道就是,餐桌上有酒,茶几上有茶,沙發上的零食一抓一大把。酒和茶我們暫且不論,單就零食這一塊,可謂是居家必備。不管你是男是女,也無論你年方几何,似乎都經不起零食的誘惑。回顧輝煌燦爛的中國飲食史,若缺了零食,那剩下的恐怕也只有寡淡和乏味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幾款“國民零食”的發源地,看看那些讓人垂涎欲滴的零食,以及衍生出這無限美味的城市。
要說當之無愧的國民第一零食,那肯定非瓜子莫屬!“搬個小馬紮,一嗑一大把。”不管是逢年過節也好,追劇看電影也罷,哪怕是站在一旁靜靜地做個吃瓜群眾,那瓜子也是必備神器,甚至就連許多外國朋友,愛嗑瓜子都勝過了吃薯片。瓜子早在北宋初年就在史書中露過臉,真正風靡盛行是在明清時期。朱元璋、潘金蓮、林黛玉等都對其愛不釋手,就連連豐子愷都說:“在中國,人人都能拿個嗑瓜子博士。”說到瓜子當然不得不提曾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的安徽蕪湖。
蕪湖自古就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是“長江巨埠、皖之中堅”,有“長江明珠,創新之城”之稱。除了繁盛的商業貿易,以及秀美的山水美景,蕪湖還被人們稱為“瓜子城”。這兒的瓜子種類繁多,口味齊全,尤其著名的“蕪湖三子”之一的“傻子瓜子”,更是當地市民及遊客過往必備。它的創始人是被稱為“中國第一商販”的年廣九,是一位做生意誠實守信,在蕪湖家喻戶曉的名人。傻子瓜子融合了南北方炒貨的不同口味,甜鹹交融、味美生津,而且顆粒飽滿、香氣濃郁,讓人久食不厭,深受廣大顧客的好評。
當然除了一嗑就停不下來的瓜子外,古裝影視劇中那些常用來追憶兒時美好時光或是哄人吃苦口良藥的蜜餞果脯,也是讓人望而生津、垂涎三尺的。蜜餞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食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東漢趙華所撰《吳越春秋》中有“越以甘蜜丸報吳增封之禮”,《三國志》中也有“亮後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至中藏取蜜漬梅”。到了宋朝,人們喜食蜜餞果脯更是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甚至還為製作蜜餞設立了專門的“蜜煎局”。說起蜜餞,當然少不了要提一提被譽為“人間天堂”的蘇杭。
地處太湖之濱的蘇州,因盛產多種果品,成為我國生產蜜餞最早的地區之一,自古享有“中國蜜餞之鄉”之美譽。早在三國時代這裡就出現了蜜餞的製作,到了清代更是鼎盛一時,盛銷海內外。蘇式蜜餞,一直被列為“宮廷食品”,鬆軟可口,甜、酸、鹹適宜,像九制陳皮、白糖楊梅、糖漬青梅等,都頗富盛名,深受喜愛。
杭州水土豐厚、氣候優越,有著悠久的果樹種植歷史。隨著明代杭州人呂需將蜜餞加工手藝的引入,杭式蜜餞“糖色”應運而生。據史料記載,明代中期以後,在京杭大運河的助力之下,杭州蜜餞已成為“風靡兩京”的時令小食,它甜中孕酸、回味雋永,尤其始創於嘉慶五年的杭州老商號百年匯昌,更是杭州眾多製作糖色的商號中的代表,其所制“糖水青梅”被譽為江南蜜餞之首,其傳承的手工蜜餞製作技藝更被列入市非遺名錄。
當然除了瓜子、蜜餞,還有很多招牌零食與無數人的青春記憶息息相關。像“魔都”上海出品的家喻戶曉的奶類糖果大白兔,就是很多人最美好的兒時回憶。大白兔奶糖自1959年開始發售以來,可謂是深受各地人民的歡迎,甚至還曾作為國慶獻禮產品,以及外國領導人來華訪問的禮品饋贈。或許你說自己打小不愛吃糖所以沒有關注,但你肯定對風靡網路的“網紅”大白兔奶糖味潤唇膏不會陌生。可愛的白兔形象、濃濃的醇厚奶香,令很多人印象深刻,尤其糖外包的那層可以食用的米紙,更是很多人孩童時代愛不釋手的“玩具”。
除此之外,還有被授予“中國辣條之鄉”的湖南平江發明的休閒零食中頭號“網紅”辣條大面筋,偉大首都北京的傳統名點紅蝦酥,以及去內蒙、重慶和四川旅行必帶的特產牛肉乾等等,在這裡我就不多加贅述了。雖說零食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如果有機會去到這些地方,我還是勸你千萬別錯過品嚐最正宗特色零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