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塊狀金屬玻璃(BMGs)中引入更鬆散的原子堆積區域,可以促進塑性變形,使BMGs在室溫下更具延展性。在此,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呂昭平等研究者,提出了一種不同的合金設計方法,即摻雜非金屬元素形成密集的填充圖案。相關論文以題為“Substantially enhanced plasticity of bulk metallic glasses by densifying local atomic packing”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6858-9
塊狀非晶玻璃從液態繼承了無序的非晶結構。由於缺乏作為低勢壘變形載體的晶體缺陷,如位錯和堆垛缺陷,BMGs通常比它們的晶體對應物更強、更硬。然而,BMGs合金在室溫下拉伸塑性極低,在載荷作用下往往發生災難性破壞,嚴重阻礙了其廣泛應用。與晶體相不同的是,BMGs的無序原子堆積不易定量描述,只有有限的方法來調整它們的結構-效能關係。因此,調整BMGs的力學效能以克服其室溫脆性,一直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挑戰。
在遠低於玻璃化轉變溫度的BMGs中,塑性變形主要是由於區域性擴散躍遷或被稱為剪下轉變區(shear transformation zone, STZs)的原子團簇的區域性共同剪下事件,即一組原子共同克服了局部原子重排的能量勢壘鞍點。變形能力源於金屬鍵合所固有的靈活性:離域電子允許金屬原子在彼此之間滑動而不受鍵合斷裂的影響,而鍵合斷裂有利於損傷而非剪下,例如在離子玻璃中。儘管區域性剪下轉變開始的位置仍然難以預測,但人們普遍認為,在BMGs中引入更鬆散的填充區域,可以有效地促進區域性塑性事件。這些區域具有較高的區域性勢能,在載入時容易發生非彈性變形,表現為類液體行為。因此,增加鬆散填充區域的數量,可以有效地提高BMGs的塑性。
這種材料設計路線,透過低溫熱迴圈或嚴重塑性變形等方法提高了BMGs的塑性,這些方法通常透過增加密度較低區域的可用性來增強結構波動。然而,目前大多數提高GMGSD塑性的方法,通常會由於引入更鬆散的填充區域而降低熱穩定性和屈服強度。相比之下,鬆散填充區域的湮沒通常被認為可以提高強度和硬度,並改善熱穩定性,但往往會惡化塑性,正如BMGs中退火誘發的脆化所證明的那樣。
在這裡,研究者報告了一個新的設計概念,以改善BMGs的變形能力。研究者透過摻雜非金屬元素(NMEs)來增加BMG的結構波動,這些元素具有較小的原子尺寸和與組成BMG的元素的混合負熱。研究者選擇的候選元素是氧、氮、碳和硼,分別新增到Ti-、Zr-和Cu基BMGs中,同時,確定了特別合適的摻雜體系(範圍從0.1%到0.3%),因此,研究者觀察到強度和延展性的顯著提高。這可以歸因於在非金屬溶質周圍形成的區域性緻密堆積區域(LDPRs)體積分數的增加,同時避免了脆性二次相的形成。這些LDPRs的鄰近區域變得相對鬆散,從而增強了材料的結構波動,促進了區域性剪下,極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宏觀塑性和韌性,並增強了強度。在熱力學的指導下,根據與這些摻雜劑相關的適當的負混合熱,該方法原則上是通用的,可以用於廣泛改善MGs效能。
圖1 基底與摻雜ZrTiHfCuNi BMGs材料的力學行為。
圖2 基合金奈米壓痕探針τmax的相對頻率分佈。
圖3 研究了基合金和O0.2、B0.2、O0.3摻雜合金的低溫比熱容實驗資料。
圖4 低溫下BMGs中γ弛豫的研究。
圖5 基合金和O摻雜合金的區域性原子堆積和剪下響應的MD模擬。
圖6 增強BMGs結構異質性的兩種方法示意圖。
綜上所述,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瞭如何透過不同的設計概念成功地克服BMGs的室溫脆性。這是透過形成塑膠順應區,形成周圍的密集填充團簇包含間隙摻雜劑。在這種方法中,小的間隙原子被稱為“簇形成者”,因為它們體積小,熱力學上的考慮,以及它們部分的共價鍵貢獻。由此產生的結構不均一性的增加被證明是大幅度提高BMGs塑性的有效方法,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而是在強度上增加。因此,適當摻雜氧、硼、碳、氮等NMEs,可以同時提高塑性、強度、熱穩定性,甚至增強GFA。這種組合在玻璃成型、可塑性、強度和成本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為符合塑膠和耐損傷的BMGs開闢了全新的合成、加工和應用範圍。(文:水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絡,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