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十個人買房,三個就需要賣了原來的小房子,拿著賣房的錢去買大房子。對於這些一賣一買換房的人來說,如果節奏把握不好,多掏錢不說,還很容易把房子賣了,該買的卻漲了價,再也買不回來。針對這類換房人群,今天京剛告訴大家幾個換房原則,為你換房之路,保駕護航。
第一、要快。
“牛市時先買後賣,熊市或者震盪市時先賣後買”,我想這個理論大家都聽過吧。裡面的道理也很簡單:行情來了,價格一天一個樣,要先鎖定房源,防止踏空;房價在下跌時,市場冷清,要先保證房子有人接盤,以防違約。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房子賣了什麼時候買?簽了買房合同後什麼時候賣出房子?中間間隔多久合適?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無論你是先買再賣,或是先賣再買,一定要快,要多快有多快,最好做到無縫連線。這邊看好房子,那邊就籤賣房合同;前腳賣了房子,後腳就去談你要買的房子,一賣一買,當天完成,最多不超過一週。這裡把時間定在一個禮拜,也是因為一般買房人都是前一週看好房子,回去和家裡人商量商量,比較比較,然後約業主週末進行談判。週五週六週日三天的成交量一般也要大於工作日的,所以一週之內完成置換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切忌拖拖拉拉,切忌有高拋低吸的僥倖心理,貴賣貴買、賤賣賤買,甚至有的時候還可以低價處理掉不好的房子,用稍高的價格買入好的房子。
具體實操中,有兩點要注意:
- 目標房源一定要多選幾套,以三套為佳,排個優先順序,別鑽牛角尖,別死磕,一旦談判失敗,果斷換另一家。記住,無論房東和中介說得如何天花亂墜,什麼“你放心啊,房子肯定賣給你,咱們明天再籤合同”,“我有事兒回不來籤不了合同,再等兩三天”......只要承諾沒落到紙面上,沒有白紙黑字的籤合同,都認為是不靠譜的,咱們立馬走人,絕不戀戰。
- 咱們賣房收的定金,要儘量多於買房交的定金,比如說你買房交了10萬定金,那麼賣房就收20萬。一是緩解資金壓力,不佔用自有資金;二是為交易失敗做一個安全墊,如果因為買家違約導致你買不了上家的房子,也不至於因為賠償違約金而受到損失。
第二、要貴。
為什麼單獨說這一點呢?我發現啊,身邊還真有這樣的買房人,他們會賣掉核心地段的小房子,轉身去買郊區同價位的大房子。不可否認,面積是大了,小區也漂亮了,居住環境看著也改善了,但這樣做最大的問題是,你會喪失房子的增值性。
我打個比方,咱們投資房產,能買二線不買三線,能買一線不看二線,整個置業邏輯應該是往上走的。一線的房子不僅漲的時候是急先鋒,跌的時候也不會是落水狗。同樣的道理,正確的換房邏輯應該是由差換好,由郊區往市區核心地段走,如果沒什麼特殊的原因,真不建議反向操作。
記得前兩年,西城德勝片區的房子,剛剛經歷過一輪大漲,有中介在附近小區就貼出這樣的廣告:“您家60p的房子現在可以在五環外接換一套100平以上的商品房,如有需求,請聯絡XXX”。但回過頭來看,儘管經歷了17、18、19這三年的樓市蕭條期,德勝房價依舊沒怎麼跌,20年開始的這波行情,它更是作為領頭羊率先帶動房價上漲。你要是當時聽了中介的話,現在肯定悔得腸子都青了。其實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某機構的研究報告就顯示,以望京為例,每100個賣出望京的人,70個仍會選擇在望京內部做置換。作何解釋?因為望京板塊強,如果你賣了望京去天通苑住大房子,就是逆勢而動,結局也不會太好。
這還不包括你平換時的中介費、稅費成本,完善的公共配套資源的喪失,如果真想換個環境,北京現在這麼低的房價租金比,完全可以去租房。我的建議,我們換房還是儘量去能級更高的區域,最起碼也是同區域,買一個至少比現在貴出30%的房子。
第三、要熟。
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熟不做。每個人所懂所知都是有限的,要在自己所瞭解的能力圈裡投資。房產小白在買房時,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喜歡概念、喜歡追熱點、捨近求遠去買別人認為好的地方。如果你不瞭解別的區域,那麼買房子還是儘量選擇自己工作生活的板塊。
一來是對這個板塊比較熟悉,自己日常生活的習慣不會發生改變,無縫連線進入新環境。
二來是對小區、配套、規劃已經有所瞭解,任憑中介銷售說小區如何宜居、配套如何齊全,未來還會有哪些利好專案,你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會被忽悠。
最後呢,也是最重要的,對於換房來說,只有你熟悉了,你才能第一時間判斷賣出和買入價是否合理,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
換房,真的是每一個在北京買房的人逃也逃不開的一道坎,希望京剛的這篇換房指南,能對大家的換房決策,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