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素來自詡地大物博的美國,早已在一些城市的自來水管網裡供上了中水。
近日深圳缺水的事在網上引起一些話題,除了前段時間小區修建管道停水,我還沒為自來水發愁,不禁讓人想象會不會有一天,我們也能喝上中水呢。
中水離我們並不遙遠,早在1991年我國就出臺了中水的相關規範,而且有些人已經品嚐過中水的味道,偶爾我們能在新聞上看到某地居民誤飲中水的報道。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最早大規模中水的國家,為了消除人民對中水的刻板印象,將可以飲用的中水稱為“新生水”,我國將中水也稱為再生水。雖然新加坡40%的水源為新生水,但也僅將新生水補充進水庫中,與天然水混合經自然緩衝後再供給居民(間接飲用)。
美國人為什麼要直接喝中水呢?
美國在60年代已經在洛杉磯地區建立了全美第一個間接飲用的再生水工程。2004年加州建立一套再生水系統用於回灌地下,以阻擋海水入侵和增加水源,規模達到38萬噸/天,相當於200萬人口的日用水量。
2015年美國在國際上率先發布了《再生水直接飲用回用指南》,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釋出了《再生水飲用回用:安全飲用水生產指南》,規定了直接將再生水補充到自來水管道里的標準和生產方法。
美國德州的大斯普林市因為與沙漠相鄰,氣候高溫乾燥,沒有合適的水庫可作為緩衝區,地下水含鹽量也很大。又因使用者分步密度低,輸水距離遠,新建管網成本過高,所以2013年當地水務部門選擇直接飲用再生水。
他們採用的生產工藝與我們的家用淨水器相同,用微濾膜和反滲透膜將汙水處理廠的出水處理,加雙氧水和紫外線消毒後補充到自來水廠中(混合比小於50%),經自來水廠處理後供給居民。由於不許建設緩衝區和再生水專用管網,這種回用方式成本可以比新加坡式間接回用成本低50%。
這種全膜處理工藝不僅可以將水中的鹽分去除(反滲透膜能去除95%的鹽分和接近99%的硬度等),保證病毒的殘留量小於千萬分之一,汙水廠出水中的痕量級藥品及個人護理品等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我們國家的中水基本使用部分反滲透過濾水與部分微濾過濾水混合使用,對鹽分、味道、藥物等的控制遠低於直接飲用處理方法,只能用在綠化和衝廁等非飲用場景。
2013年,另一個美國城市威奇托福爾斯面臨著與深圳一樣的難題,兩個水源地——箭頭湖和基卡普湖面臨乾涸,水位僅剩1/3。當地於2014年7月投資1300萬美元建成規模2萬噸/天的直接飲用再生水廠,執行一年後由於大量降雨的到來而暫停使用;目前正在建設另一個更大型的間接飲用專案。另外,這個再生水廠使用的工藝與大斯普林市基本相同。
在公眾接受度方面,威奇托福爾斯市和州官員沒有收到任何關於味道的投訴電話。實際上,自從直接飲用計劃上線以來,一些居民反而覺得水的味道更好。當地公共工程部監測了鎮上三家大型超市的瓶裝水銷售情況。直接飲用計劃上線後,瓶裝水銷量增長約9%,表明一些居民可能已經從自來水轉向瓶裝水飲用;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開始購買瓶裝水。
所以,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我國是否會推廣再生水飲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