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都在轉發一篇文章。文章講的是一位18歲的小夥,年輕帥氣,今年才剛參加完高考。在父母和老師、同學的眼中,這都是一個身強體壯的帥小夥,從沒有見過他生病,也沒聽他說過身體不舒服。
可就是這樣一個“健康”的小夥,在高考體檢時卻查出了腎衰竭。
小夥在體檢時發現血壓偏高,血肌酐升高,提示腎臟有問題。雖然不相信,但父母還是帶兒子去了醫院。結果這一查,一家人都傻眼了。
檢查結果:血壓147/103mmHg, 24小時尿蛋白定量1.32克,尿素氮34.94mg/dL、血肌酐3.56mg/dL、尿酸433.2μmol/L、內生肌酐清除率14.90ml/min,腎臟彩超示雙腎體積縮小包膜不光整,與皮髓質分界不清。最終診斷為慢性腎病5期,即終末期腎病。
家屬怎麼都不敢相信,這可是一個18歲的年輕小夥,關鍵是他平時真的沒有任何的症狀!如果不是這一次的高考體檢,可能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腎臟都傷成這樣了。如果慢性腎病都進展到了終末期,不應該有所表現嗎?
後來醫生問診後得知,其實小夥並非真的就像家裡人說的,一直都很健康,毫無症狀。只不過他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都被忽視了而已。高中的生活本就壓力很大,即便他覺得自己容易疲勞、乏力、力不從心,也都想當然地以為就是學習累的。還有泡沫尿,他也有發現,但從沒有往腎病上面想。所以才拖到現在。
一、腎臟很能忍,發現時通常已經是腎衰!
其實,小夥的經歷在臨床並不少見。曾經有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也是這樣的情況。
患者小虎和妻子一起來的醫院,倆人一進門就哀求醫生救救他。原來小虎已經奔波了好幾家醫院,診斷結果都是腎衰竭,醫生都建議做好長期透析的準備。但是,小虎不甘心,他才30多歲,孩子剛出生沒多久,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以後要靠透析活著,他不敢想象。所以,他還想再試試,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只可惜,再好的醫生,面對已經被拖垮的腎臟,也無能為力。
結果還是一樣的,要不透析,要不換腎。
是啊,他才30多歲,怎麼就腎衰了呢?為什麼都要等到腎衰了,才來醫院看病呢?
一方面,腎臟本就是一個很能忍的器官,慢性腎病發展有5個階段,一二期為早期,三期為腎功能不全期,四期為腎衰竭,五期為尿毒症。如果在一二期發現,透過積極治療,控制不再惡化,並無大礙。只可惜,早期腎病的症狀不明顯或者壓根就沒有症狀,所以能在一二期就發現的患者,少之又少,不到10%。而大多數患者發現自己的腎臟有問題時,都到了腎衰竭期。此時病情會快速惡化,進展為尿毒症。
另外一方面,慢性腎病變得越來越年輕化,而年輕人通常對自己的身體過於自信。本來腎病早期的症狀就不明顯,加上年輕人的大意,想要發現就更難了。有時候,即便感知到了身體的不舒服,年輕人也不會太在意,拒絕檢查,拒絕治療,結果一拖再拖,就拖成了腎衰竭。
二、這些人群都是腎病高危人群!
正因如此,臨床中接診的很多慢性腎病患者,一發現就已經到了無法逆轉的腎衰竭期。此時,哪怕再年輕的患者,結局也只有一個——透析。所以,單純靠症狀來判斷自己的腎臟是否健康,並不靠譜。等到出現噁心、嘔吐、乏力、貧血、口臭等明顯的症狀時,腎病往往都已經進展到了終末期。提醒大家,尤其是腎病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腎臟。
1. 高血壓、糖尿病和痛風,這是導致腎病發生的三大元兇,約有40%的患者會伴有腎病。
2. 肥胖相關的腎病也有很多,與胰島素抵抗、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炎症反應等有關。
3. 濫用藥物、減肥產品、中草藥、保健品等,導致我國藥源性腎損傷高發的主要原因。
4. 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熬夜、高鹽高脂高糖高蛋白飲食、久坐不動、過勞等。
5. 遺傳因素,慢性腎病也有一定的遺傳性,有家族史的人群要特別注意。
三、如何保護我們的腎臟,遠離腎病?
在瞭解了腎病的發病原因後,就需要對因下手,儘早做好相應的預防。
1. 定期檢查,人過30歲以後就要每年做個體檢,腎病高危人群更需要定期檢查一下自己的腎臟狀況,早期腎病可以透過尿檢、肌酐檢測、腎臟彩超等發現。
2. 控制好血壓、血糖、尿酸,發現指標異常升高,要及時干預,儘快降到正常水平。
3. 謹遵醫囑用藥,不可隨意服用保健品、中草藥、減肥產品等。
4.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保持健康的體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