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對發展經濟很明確有“兩個毫不動搖”:我們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也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很多人認為國有經濟是不該發展的,其實不見得,因為國有經濟基本上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資本極端密集,跟國防安全有關,沒有保護補貼就活不了。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像美國、歐洲,國防產業也同樣是保護補貼的。這些產業不管是國有還是私有,都要保護。比如說美國的國防產業,戰鬥機、航空母艦都是民營企業生產的,但是同樣都是“釣魚工程”。比如說要研發新一代的戰鬥機,開始跟國會報預算說2億美元就夠了,到最後沒有200億美元都做不下來。對必然要保護和補貼,而且不會有市場競爭的企業,重要的是要加強監管,應該對它有監管。其實有時候,可能國有企業會更容易管一點。所以不能從意識形態出發,認為國有企業就不好。
第二類,有一些行業,像電力、電信,必然是自然壟斷的,而自然壟斷的行業效率都不高,因為缺乏競爭。對自然壟斷行業其實重要的是監管,不能毫無監管地讓企業利用壟斷地位把價格定得非常高,但是其他人又不能不用電、不用電信,所以需要對價格進行監管。問題是國有的時候難監管還是民營的時候難監管?其實可能民營的時候更難監管。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因為當時流行新自由主義的思潮,看到國有企業沒有效率,就認為私有制是好的。所以80年代、90年代,大部分的國家把它的電信都私有化了。最有名的例子是墨西哥的電信,本來是國有的,效率不高,現在私有化了,變成家族的了,效率也不高,但是它利用壟斷地位獲取壟斷利潤,它的老闆巴羅蘇老是跟比爾·蓋茨爭誰是世界首富。私有化企業很難監管。墨西哥每隔幾年就要選舉,選舉就要花錢。誰出這個錢?它壟斷以後,很有錢,就會收買政治,就是研究經濟或者政治的人所講的“捕獲政府”——可以用錢收買政府官員,制定有利於它的政策。所以說對於壟斷行業的國有企業,實際上重要的是監管,而不是產權。
第三類,競爭性行業。這類行業符合比較優勢。比如說鋼鐵產業是競爭性行業,資本很密集,但是經過這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資本積累,現在民營企業裡面也有發展比較好的,國有企業裡面也有經營比較好的。到底是民營企業比較有效率還是國有企業比較有效率?很難說。
有一次,我跟沙鋼的老闆一起開會。我跟他說,你是民營企業的驕傲,經營得這麼好。他自己說寶鋼經營得比他更好。
三一重工經營非常好,但是徐工跟三一重工比起來一點也不差,而且它的產品線比三一重工還長,因為它所在的是競爭性行業。
我們現在很容易接受國外的理論,比如產權理論。這個理論認為私有的才是有效的,國有的必然是無效的。把中國的三種類型的國有企業加在一起跟民營企業作比較,民營企業都是在符合比較優勢的產業、競爭性的行業,當然會比沒有競爭的行業的效率高。所以一分析,好像國有企業的效率比較低,但是實際上,只是在那種沒有比較優勢的國防安全產業和沒有競爭的自然壟斷的行業,國有企業效率才比較低。這些行業在發達國家的效率也低。但是很多人如果接受了產權理論以後,很容易對號入座。
很多人看到國有企業效率不行,就希望私有化。但是私有化了以後,效率也不高。
(本文摘編自《北京大學理論名家大講堂(第一輯)》,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