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新華
人們經常會在媒體上、網路上看到一種說法,說房地產是貨幣的“蓄水池”,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這個說法,符合人們的直覺想象,從抑制消費品價格短期上漲的角度來說,也有一定道理,但並沒有真正揭示房地產對於貨幣的意義。
房地產作為絕大多數人最重要的資本儲蓄手段,如果其發展受到抑制,則必然會對人們的儲蓄產生影響,從而會短時間內推動消費品價格上漲。但是,根據莎伊定律,長期來看,人們儲蓄減少,未來消費能力也會下降。所以,即便房地產發展受阻,也並不能刺激消費、提振經濟。
但從貨幣角度來看,房地產這個所謂的“蓄水池”,並不能最終留住貨幣不外溢。
因為,儘管房地產領域資金週轉週期很長,但這些錢最終也會被支付給領域之外的人和商品、服務。開發商拿到了錢,會支付給建築工人、建材商;二手房售出者拿到了錢,會用於消費或投資於股市等其他方面。所以,增發貨幣之後,房地產最多可以延長增發貨幣流到其他領域的時間,最終,其他商品還是會漲價的。
由於房地產是普通人接觸得到的、存續時間最長的資產,有了通脹預期以後,人們會優先購買房子。想一下,假設每月房租漲價100元,放在漫長的70年裡,那也會增加總的現金收入84000元。當然,實際上人們是按年金現值來算的。更何況,在漫長的70年裡,還不知道會發生多少次通貨膨脹。所以,人們優先購買房子,是為漫長時間裡的未來預期埋單,是符合經濟理性的。
所以,當物價微漲時,房價卻會漲很多,這給了人們一個錯覺,以為房地產作為“蓄水池”,能夠留住增發貨幣,不讓其他物價大漲。
房地產對於貨幣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它幫助貨幣執行平滑。
原因是,由於房子存續時間長、無風險收益高,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房地產是最佳的抵押資產。
大量的小微企業主,應該對此深有體會。小微企業主去銀行貸款,什麼抵押物最讓銀行放心?當然是房子。你想拿企業的未來收入做抵押嗎?對不起,銀行沒有能力判斷每一家小微企業的經營前景,不能接受這種抵押。
不開辦企業的打工人,要想融資,第一抵押工具也同樣是房子。不管是去銀行借錢還是民間融資,有個房子做抵押,就要容易很多。
假設人們突然沒有了房子作為抵押物,那會發生什麼?
那就會使得金融運轉的許多環節突然停頓,貨幣流通不暢,資源調配不順,那會是一場經濟災難。
也許有人會問,中國改革開放之前,金融又是怎麼運轉的呢?
那時候金融遠遠不及今天活躍,人們融資困難,經濟發展受阻。
改革開放以來,原來僵化管理的土地,不斷進入市場,轉變成鉅額財富。
學者趙燕菁提出,土地財政是地方經營城市的融資工具。 “中國之所以能‘和平崛起’,真正原因,恰恰是由於‘土地財政’的融資模式,使得中國不必藉由外部征服,就可以獲得原始積累所必需的‘初始信用’。”
趙燕菁的話有道理。其實土地不斷釋放入市,不僅為地方政府提供了融資手段,也為老百姓提供了最為重要的融資手段。
從這個角度來說,甚至可以說,房地產不是簡單的貨幣“蓄水池”,實際上,它本身就是一種間接的“貨幣”。沒有了土地、房子來作為抵押中介,經濟體系中的貨幣會突然崩缺一大塊,會使得廣大小微企業家、需要融資的普通人“無錢寸步難行”。
除了房地產的金融意義,房地產更重要的意義是,它自身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增量財富,也是許多其他財富得以創造的載體。甚至,它還事關人自身的生產。要想提高生育率,人們得有房子住,不管是買還是租,對吧?
所以,增加更多的房子供給,仍然是當前非常關鍵的事。並且,房子的流動限制越少,越有利於它作為抵押品的價值,這其實也是在創造“錢”,是讓更多人有錢。
當然,增加供給不能是盲目的。中國的房子供給問題其實是結構性的問題。在人口流入的一線、新一線城市,房子緊缺,但在一些三線、四線城市,房子就不那麼緊缺。有些地方的房子甚至已經荒廢多年。房子供給問題,不能從總量的視角,搞一刀切。但是誰能知道,什麼地方結構性稀缺,什麼地方相對過剩?沒有哪個具體的人能夠判斷,只能由市場來判斷。(作者系財經學者)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