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大地燃起了解放戰爭之火。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較量,在1949年初見分曉,蔣介石國民政府開始著手逃離大陸,最後,蔣介石是如何離開大陸的?
一、蔣介石落荒而逃
自從解放戰爭以來,蔣介石如走下坡路,一路吃敗仗。在蔣介石的日記裡,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五個主要因素,正是這些致命的弱點,蔣介石最後只能落下個離開大陸、逃到臺灣島的下場。
一是貪汙腐敗,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向各大城市派出接收委員,負責接收敵偽資產,曾被老百姓稱為“接收大員”,此行徑無異於強盜土匪,這些委員將這些所謂“敵偽資產”化公為私,白天是強盜,晚上是燈紅酒綠。
百姓們有苦無處伸冤,在民間,還流傳著“盼中央,望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的話語。這樣的行為連美國高層都反感,杜魯門曾氣憤地說過,“他們(國民黨)都是賊,我們給蔣介石送去38億美元,他們從中偷去7.5億美元。”
二是土地改革的失敗。國民政府在內依靠的是財閥和地主,對外依靠的是美帝。
國內經過多年戰亂,百姓連生活都難以為繼之時,國民政府基層官員卻還在繼續超限度地搜刮農民,各種苛捐雜稅,使農民怨聲載道。當年孫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權”在此時蕩然無存,因為土地改革受到地方鄉紳的強烈反對,最終土地改革無疾而終。
三是軍隊內部人心不齊。軍隊內部有中央軍和雜牌軍,又分嫡系和旁系,在其下面還可再細分,派系眾多,各自都防著其他派系,互不信任,心不齊,就像一盤散沙,即使武器裝備再怎麼精良,都是紙老虎。
四是錯失時機。這一時機指的是1946年的重慶談判,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進行瘋狂進攻,這一行為無疑犯了眾怒,國民黨不得民心。百姓再次陷入長達三年的戰爭火海中。
五是通貨膨脹。經過多年抗戰,國民黨因為龐大的軍費而陷入財政赤字的泥潭。當時蔣介石的解決辦法是印錢,還提高了黃金價格,導致通貨膨脹以致於到無法控制的局面,經濟崩潰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大受影響,連一日三餐都無法溫飽。
其實,這五大因素可以總結為四個字--不得民心。孟子說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自古軍民一條心,才有強大的祖國和民族。國民政府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最終才落得個狼狽離開大陸,逃往臺灣的窘境。
二、“走石”之計 有二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人們對蔣介石逃離大陸的時間和計劃各說紛紜,在目的地上才有一致性--臺灣。其實,對於蔣介石離蓉的時間共有兩種說法--10日和13日,歷史學家袁定基說,確切的是12月13日。
“10日”是最常見的,但可信度不高。當時成都的各大報紙標註的都是這一天,再加上蔣經國在其日記中記載的也是這一天,但在其12日的日記中又寫道,“昨日尚在成都”,因此,“10日”之說存疑。
“13日”的說法比較可信。有多篇文章記載,蔣介石是在得知了鄧錫侯、劉文輝、潘文華和郭汝瑰起義的訊息後,才做出離蓉的決定的。
其中,有檔案史料可以證明,鄧、劉、潘的起義通電是在11日深夜,所以,蔣介石最早只能是12日凌晨才得知他們起義的訊息;
對於郭汝瑰起義通電時間,根據當時解放宜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的戰鬥日誌,“我軍主力進抵宜賓後,野司電令我軍與其接洽談判,該軍於12月12日12時通電起義。”
因此,蔣介石得知郭的起義時間最早是在12日下午。
所以,“13日”之前,蔣介石還住在黃埔樓內,他在等,等一個國際和國內形勢轉機的時機,但等來的不是時機,而是四位將領起義的訊息。蔣介石深感絕望,作出了迅速離蓉的決定,所以,“13日”作為蔣介石離蓉時間更有跡可循。
至於地點,蔣介石使用了計謀,最終逃離的地點是成都南門新津機場。他使用了聲東擊西來迷惑中共,因為當時中共是打算活捉蔣介石的。
因此,蔣介石讓所有人都誤以為他要從北門的鳳凰山機場乘坐專機。因為在此前,蔣介石撤退回成都時,是在鳳凰山機場著陸的,然後再驅車前往北校場中央軍校,那架專機從蔣介石踏上成都土地就一直停在機場,所以給人的印象是:
蔣介石要從鳳凰山機場乘坐專機離開成都,那麼在去往機場的路上攔住他的車,便可以活捉蔣介石,其實卻是他使用的一個花招。
計謀之二“趁火打劫”。蔣介石在13日晚離開之前,派成都防衛總司令盛文的部隊佯攻武侯祠。趁著夜色,在15輛戰車的掩護下,國民黨軍第十七師進攻武侯祠。
在祠內,原本駐紮著的打算起義的劉文輝,他率領的第二十四軍,面對盛軍的步槍和機槍,劉軍誓死抵抗,在祠堂大門外面,盛軍發動好戰車,有要攻進祠堂的架勢,但過了兩個多小時,戰車還在原地。最終,祠內的劉軍堅守不住,派人打出白旗。
盛軍進入祠內,俘虜了100 多人。但是,盛軍並沒有對這些俘虜進行審問,沒過幾天就放了俘虜。這麼做並不是念及之前同為國軍的舊情。原來,盛軍攻打武侯祠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各方面的主意,掩護蔣介石的小車能夠順利經過武侯祠,駛上通往新津機場的公路。
為了躲避中共的抓捕行動,順利逃往臺灣,蔣介石可謂是算好了計謀,將孫子兵法用得得心應手。
三、逃離目的地 選定臺灣
蔣介石在部署逃離路線和目的地時,有三個地方可選,分別是海南、西康(在四川省,現已廢除)和臺灣。
西康那邊,有胡宗南的部隊能打仗也敢於打仗,可以作為保障,但在西康駐紮的高階將領過慣了紙醉金迷的生活,已經無心打仗了,甚至還有可能有通敵的風險;再加上蔣介石認為僅憑一條長江,是阻擋不住中共的,甚至有可能導致整個國民黨的消失。
因此,蔣介石排除了西康這個選項。
剩下海南和臺灣,蔣介石果斷選擇後者。因為海南與臺灣雖同為島嶼,但臺灣的戰略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大陸與臺灣島中間隔著臺灣海峽,其實際距離比瓊州海峽大得多,這是天然屏障。
臺灣還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背後還有美國的支援,一旦人民解放軍不惜一切代價對臺灣進行攻打,美國有航母戰鬥群可以對國軍進行有效的支援,臺灣島就像一座被護城河包圍著的堅固都城。
海南省內已經有桂系軍隊,而臺灣就像一座“空城”,直到抵達那裡,部署的都是自家的嫡系人馬,有獨佔山頭當大王的優勢。
其實,“空城”已經有一定的靠山,除了美國以外,還有日本和菲律賓,他們都是親美的國家;反觀海南,附近的國家屬於英法的勢力範圍,後期必然會產生摩擦和衝突。
因此,蔣介石經過細緻縝密的考慮和遠慮,再加上高階參謀的商議後,選擇了臺灣作為逃離的地點。
四、逃離計劃 早有準備
1949年的2月,由於在東北、華北、華中戰場的節節敗退,蔣介石國民政府開始著手南撤。
我們從一些珍貴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從前線撤回到重慶的國民黨軍隊,在街道上坐著,眼神充滿迷茫和無措,感覺很是頹廢;在訓練場上等待撤離的國軍,在佇列中站著也是左依右靠的,沒有任何精氣神和鬥志可言;
在路邊臨時搭建起來的軍營裡,一派忙亂的景象;街道上,一列列車隊和驢隊,載著軍資、傢俱和一些軍用裝置,甚至還有一箱箱的金錠,彎彎曲曲向碼頭行進。
1月21日至4月25日,蔣介石度過了他在家鄉的最後歲月。期間,蔣介石帶領全家祭拜了父母親之墓、蔣家宗祠,像是最後的告別。
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就有意轉移市內的物資。當時負責那場防守戰的國民政府總指揮湯恩伯對於最後的結果已經心知肚明瞭,所以他忙著的是如何將一批十分重要的貨物運往臺灣,因為這批貨物重要到關乎幾十萬將士的生存。
其中就有白銀黃金和數不盡的珠寶,據史料記載,共有100萬兩白銀和20萬兩黃金。湯恩伯調來了兩艘登陸艦--美朋號和中基號,還徵用了一艘貨船--名為漢民輪,趁著夜色和解放軍還未全面佔領上海,趕緊裝運貨物。
在碼頭上,堆積起來的貨物足有樓一般高,全天24小時有士兵看守,足以見得其重要程度如何。
眼見大勢已去,早做準備,給自己多點撤離時間,是當時國民黨官員及士兵的想法。
五、抵達臺灣後 反攻無望 野心仍在
據統計,當時蔣介石到達臺灣時,陸軍僅剩下60萬的兵力,而且大部分都是傷兵殘將,幾乎沒有戰鬥能力,再加上這麼多年的征戰,他們已經麻木了,沒有任何鬥志;
海軍方面,還剩50艘軍艦,兵力只有不到3萬人;空軍方面,還有400架戰鬥機,但缺少汽油,相當於一堆廢銅爛鐵。
因此,想要養精蓄銳後反攻大陸的想法,在清點完剩餘部隊後,心有餘而力不足,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希望。1949年,蔣介石62歲,直到1975年去世,蔣介石都沒有回過大陸。
退居臺灣後,蔣介石總是拿著一個公文包,幾乎如影隨形。但沒有人知道里面到底裝著什麼,因為蔣介石几乎沒有開啟過。直到1975年,蔣介石逝世後,這個神秘的公文包才揭開了面紗。
公文包裡沒有什麼機密檔案,只有四樣東西,身份證、黨員證書、中國地圖和臺灣軍事地圖。身份證是蔣介石到臺灣之後辦理的,因為當時臺灣沒有戶政事務所,所以除了姓名、出生年月日外,還有像戶口本更詳細的資訊,如父親、母親、家中排行、婚姻情況等。
那張中國地圖,我們可以從中看出,蔣介石反攻大陸的野心一直都在,但直到逝世,蔣介石離開大陸後就再也沒能踏上大陸一步。
臺灣軍事地圖則代表蔣介石時刻操心著島嶼的佈防情況,萬無一失才能安心。
簡簡單單的四樣普通的東西,卻幾乎囊括了蔣介石的一生。
蔣介石的失敗,是錯在了時機上,是輸在了經濟上,更是失在了民心上。前半生的榮耀加上後半生的凋落,構成蔣介石黑白的人生。
參考資料:
[1] 傅國湧.蔣介石離開大陸前的日子[J].共產黨員,2007(15):56.
[2] 建林. 解開蔣介石何時離開大陸之謎[N]. 中國檔案報,2003-05-23(006).
[3] 湯傳霞.蔣介石為何從成都飛往臺灣[J].四川檔案,1995(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