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中,有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奇特現象:
身為中共軍隊最高指揮員的毛澤東,只是一名小學教員出身,從未上過任何軍事學校,也沒有接受過任何系統性的的軍事訓練,更沒有出國留學,而是邊幹邊學,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領導人民軍隊一步一步打敗諸多強敵,開創了偉大的新中國。
可以說,不管是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在一系列戰役中所展現出來的戰爭策略、戰術思想、軍事指揮能力都自成一體、棋高一著,無人可以匹敵。
反觀國民黨陣營,其最高指揮員蔣介石,先是在保定軍事學校學習了一年,後來又如願以償地前往日本深造,曾在東京振武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預科)接受軍事訓練。
蔣介石手下的八大金剛當中,就有陳誠、顧祝同、劉峙、張治中、錢大鈞、陳繼承等六人畢業於保定軍校,何應欽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蔣鼎文則分別就讀於大通陸軍學校、浙江陸軍講武堂。
除此之外,蔣介石還有眾多將領畢業於南洋水師學堂、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英國胡烈芝軍事學院、德國航空學校、義大利空軍專科學校等國內外知名軍事院校。
如果要說到“蔣校長”在黃埔軍培養出來的“得意門生”,那麼這個名單實在太長了,本文只能列舉幾個曾在解放戰爭中挑過大梁的國軍將領,比如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張靈甫、李默庵、陳明仁、胡璉、黃維、康澤、李延年、李彌、邱清泉、李仙洲、鄭洞國……
如果要比學歷,上述每一位國軍將帥亮出來的文憑都比毛澤東的中專生學歷(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耀眼;
如果要談軍事理論,國軍將帥們也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甚至撰寫出幾本看似高深莫測的軍事專著來;
如果要看作戰功績,也有不少國軍名將曾在與北洋軍閥甚至日軍的生死較量中大出風頭。
然而,不管精英雲集的國民黨將帥曾經多麼威風八面,卻都沒有辦法戰勝從未上學軍事學校的毛澤東。
原因何在?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剖析。
首先,毛澤東不僅是軍事家,更是哲學家
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遭受到西方列強一次又一次地侵略欺凌,淪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半封建國家。一部分有志有識之士勇敢地走出去,嘗試了無數個辦法以期救亡圖存,卻都未能成功。
自“新文化運動”肇始後,一部分“覺醒”的“先行者”開始大肆批判中華傳統文化。
國人受到這種觀點的強烈衝擊,對自身產生了嚴重懷疑,漸漸地走向一個極端:只要是西方的東西,不管是經濟、軍事、科學、政治,還是文化、藝術、思想、教育,都強於中國。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眾多國軍將領都對西方的一系列軍事理論推崇備至,並奉為各自在軍事作戰中的圭臬。
可是西方的戰爭策略,本質上源於騎士時代流傳下來的那套東西,追求的是正面拼殺、一決而勝。
毛澤東卻始終保持著“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冷靜客觀,不盲目崇拜西學西風,不主張全盤西化。
一方面,他樂於並善於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舉凡《二十四史》、《孫子兵法》等典籍,甚至是《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通俗文學讀本,都能成為他豐富戰爭智慧的來源。
另一方面,他對西方的軍事理論也並不完全加以排斥,而是抱著學習、借鑑的心態,曾對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進行苦思精研。
可以說,毛澤東是以哲學家的眼光,對中外戰爭思想進行博觀約取、融會貫通,將各種理論應用於實踐之中,從而發展出一套獨自體系的、具有哲學高度的戰爭智慧。
不需要把毛澤東創造出的一系列軍事思想加以羅列,僅僅是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就已經是一座寶藏了。
在戰爭哲學上,毛澤東從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永遠站在全域性高度審視一切,順勢而為。
而蔣介石和他手下眾多國軍將領,總是在不停地犯同一個錯誤:不謀一時,即謀一城,總是侷限在戰爭的經驗現象。
其次,毛澤東不但是軍事家,更是實踐家
從青少年時代起,毛澤東就有一個堅持做社會調查的習慣。確切地說,他是從16歲那年揹著書箱離開韶山沖之後,就一直在尋找和利用各種機會對各種社會現實進行調查、研究、反思。
乍看起來,這與其軍事思想的形成並沒有直接關聯,但從邏輯上來看,正是由於毛澤東這一獨自的成長經歷,讓他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政治上,都形成了無與倫與的洞察力、轉化力。
毛澤東透過這種持續不斷的社會調查,抓住了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所在,洞悉了民情、民意與民心,從中認識到一個國民黨將帥畢生沒搞懂的問題——戰爭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
因此,毛澤東在領導人民軍隊與敵人作戰時,不管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敵人,他總是強調要隨時隨地動員和依靠群眾,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軍民齊心作戰,讓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蔣介石和他手下的無數精兵強將在軍事戰爭中,思想永遠侷限在金錢、地盤、武器、武裝人員等物質層面的較量上,卻無視一個真理:戰爭力量的對比,絕不是軍力和經濟的對比,而是人心和人力的對比!
可以說,沒上過軍事學校的毛澤東,之所以能在軍事水平上遠超精英雲集的國民黨將帥,因為他絕不僅僅關注軍事本身,而是在永遠站得比對手高、看得比對手。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在軍事戰爭中永遠領先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