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5日下午,紐約哈德遜河附近的居民三三兩兩地沿著河邊散步,不緊不慢地欣賞著初冬的美景,一切都如同一幅風景畫,美得讓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突然,河邊有人用手指向天空發出了驚呼聲:“天哪,快看上面!”
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天空中一架客機兩翼拖著長長的黑煙,搖搖晃晃從哈德遜河上方的喬治華盛頓大橋飛過。
在一片驚呼中,飛機開始快速地接近河面,在即將接近水面的瞬間機頭高高揚起,以滑翔的姿勢開始嘗試和河水接觸,透過機尾和水面的逐步接觸來降低飛機的速度,減少河水對飛機的衝擊力。
當飛機和水面的接觸後,帶起了巨大的水浪衝向河岸的兩邊,路上的行人紛紛開始躲避,有些人還拿出了手機將這百年不遇的奇觀拍了下來。
只見飛機不斷地如蜻蜓點水般用腹部接觸水面,直到中後端完全沒入水面,飛機像一隻浮在水面上的大鳥, 開始高速滑翔。
在巨大慣性的作用下,飛機在水面上滑行了好幾英里後,才逐漸開始慢下來,直到接近曼哈頓附近時才徹底停在了水面上,隨後開始緩慢地沉入河底。
這架飛機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要以這種近乎自殺的方式降落在哈德遜的河水中?機上的乘客都跑到哪去了?中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不為人知的驚險故事?
大家好,我是學史力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曾經發生在美國曆史上最經典的奇蹟空難——哈德遜河空難事件,看看當時在飛機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
事情還要從美國紐約皇后區的拉瓜迪亞機場說起,這個機場面朝法拉盛港灣,三面環水,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機場跑道距離極短,從起飛到升空往往讓人有種垂直升降的感覺。
故事的主角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就在這裡起飛,由於之前下雪的原因,空中的能見度太低,1549號航班被迫延誤了幾小時的起飛時間。
直到下午3點多天氣才轉晴,此時飛機上150名旅客早就已經等的歸心似箭了,該航班是從拉瓜迪亞機場飛往華盛頓西塔科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途中經停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道格拉斯國際機場,全程需要飛行8小時15分鐘。
下午3點07分,機長沙林博格(Chesley Sullenberger)終於接到了地面塔臺發來的准許起飛指令,在和副機長傑夫里斯凱爾斯短暫的交流後,二人合作將飛機緩緩駛入了預定跑道。
進入跑道後,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在確認飛機不存在任何的飛行隱患,客艙內的旅客也都做好了起飛的準備後,負責駕駛飛機的副機長傑夫裡向空管員請求啟動發動機。
3點24分56秒,1549號航班得到了塔臺的起飛許可,在發動機轟鳴聲中,飛機瞬間開始急加速,短暫的推背感過後,飛機猶如離弦的箭一般飛入了高空。
由於中途需要經停夏洛特道格拉斯機場,飛機在短暫的爬升後就調轉了航行的方向,由最初的東北方向駛向西南方向。
當飛行到700英尺的高度後,雪後陸地上的景色變得分外妖嬈,此時的飛機正在哈德遜河的正上方,機長沙林博格打趣的和副機長說:“雪後的哈德遜河真的是太美了!”(說實話,雪後的景色讓我不由得想到了和平精英中的雪地場景,實在是太像了。)
隨後就繼續忙著觀察飛機儀表上的各項資料,原本這次航行應該由機長沙林博格負責駕駛,但是由於之前飛到拉瓜迪亞機場就是他在駕駛,根據航空公司的輪流駕駛操作規程,這次航行由副機長傑夫來駕駛,沙林博格則負責監控飛行資料。
正當沙林博格忙著手頭的工作時,眼角的餘光無意中看見飛機附近好像有什麼東西飛過,轉過頭看去讓他瞬間驚出了一身的冷汗,一群編隊整齊的鳥正從飛機旁邊路過。
他只來得及喊了一句:“鳥!!!”緊跟著機身就傳來了劇烈的晃動,飛機瞬間就喪失的飛行的動力,像卡在半路中的過山車一樣,在空中緩慢停了下來。
此時機艙內旅客看見的場景則更加的刺激,坐在左側機翼附近的旅客先是看見了不明物體進入了飛機的發動機,在一陣劇烈的震動過後,發動機瞬間冒出了耀眼的火光,並開始散發出濃濃的黑煙,刺鼻的氣味順著通風系統傳進了客艙內。
這一幕嚇壞了在座的旅客,很多膽小的旅客已經哭出了聲,膽大的旅客此時也是面如土色,用雙手在身前不斷地畫著十字架,向上帝開始祈禱。
恐懼的氣氛在機艙內開始蔓延,為了能夠穩定大家的情緒,機艙內的三名空乘人員開始安撫大家,告訴大家飛機在空中單個引擎出現故障是能夠成功降落的,請大家儘量保持冷靜。
由於艙外的濃煙不斷地進入艙內,空乘人員按照操作規程啟動了應急流程,座椅上方的氧氣面罩瞬間落了下來,帶上氧氣面罩的乘客逐漸開始冷靜下來。
沒想到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大家都以為能夠度過這個危機的時候,又一陣劇烈的震動傳來,飛機的右側機翼也將路過的鳥吸入了發動機,作為飛機最後的動力來源,右翼的發動機此時也正是下崗了。
燈光閃爍的客艙內,乘客們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失去動力的飛機隨後開始了加速向下俯衝,強烈的失重感讓所有人都開始變得心跳加速,呼吸不暢。
就在艙內乘客亂成一團的時候,駕駛室內的沙林博格和傑夫也沒閒著,為了能夠減緩飛機下落的速度,他們嘗試將起火停車的引擎重啟,遺憾的是經過多次操作後沒能成功。
為了儘快穩定住飛機下墜的勢頭,沙林博格啟動了飛機的輔助動力系統,當飛機在空中發生緊急狀況時,這個系統能夠保證飛機的電力系統和通風系統正常工作,並延緩飛機失去動力後的失速情況。
在系統啟動後,機長沙林博格從傑夫的手中接過了飛機的操控權,將飛機由自動駕駛模式轉為了手動駕駛模式,並透過對講系統將發生的狀況報告給了機場的空中管制員。
空管在得到這個資訊後,也開始嘗試為他們尋找最近的機場,結果發現離剛起飛不久的1549航班最近的機場就是拉瓜迪亞機場,透過查詢後發現13號跑道此時正處於空閒狀態。
空管立即指揮沙林博格將飛機的航向調整為220,飛到13號跑道的上空嘗試迫降。
如果是一般的駕駛員在遇到這種飛機雙引擎空中停車的狀況,恐怕會第一時間按照空管的要求去做,配合地面人員完成緊急迫降。
沙林博格在接到指令後,並沒有選擇調轉航向飛回機場,他和身邊的傑夫簡單交談了幾句後,在對講機中回覆空管說:“不,我不能那麼做!”
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讓他們果斷地拒絕了空管的指令呢?
原來這個沙林博格多年的航空經驗有關,他曾經在美國空軍服役多年,經常駕駛F4D幻影戰鬥機馳騁在天空中,同時他還是滑翔機飛行員和航空安全專家,有著近2萬小時的飛行經驗。
副機長傑夫同樣也不是等閒之輩,不僅有著同樣的飛行時間,而且還是航空公司的駕駛員訓練教官。
二人經過短暫的分析後認為,飛機的狀況已經不能飛回原來的機場降落,因為起飛時間較短,飛機沒有爬升到指定的高度,如果此時返回機場,由於距離太短,無法在空中調整飛機飛行的角度,迫降的過程中極易產生機頭向下的俯衝狀態,最終會導致機毀人亡的結果。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機長沙林博格在不斷地尋找適合迫降的位置,這個地方不僅要人員稀少,而且還要有足夠的緩衝,確保飛機在迫降的過程中不會發生燃燒和爆炸等情況。
此時的傑夫正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手上不停地翻找著快速參考手冊,希望在裡面能夠找到這種特殊情況的解決辦法。
不過在翻找後發現,裡面居然沒有一個方案能夠解決當前的問題,由於當時飛機的飛行高度在933米,而快速參考手冊中的情況都是針對飛機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空,並沒有包括這種低空飛行故障的解決方案。
這時對講機中再次來了空管的聲音,他為1549號航班找到了新的迫降地點,距離飛機15英里外的泰特伯勒機場,那裡的1號跑道現在出於空閒狀態,可以嘗試在那裡迫降。
機長沙林博格在看了一眼飛機的高度表和速度表後,回答空管說:“我現在不確定我們是否能夠在任何跑道迫降!”
當空管小哥想和沙林博格再次確認狀況時,卻發現對講機中已經沒有任何回應了。
此時飛機駕駛艙內的二人正在緊張地尋找最適合的迫降地點,傑夫在地圖上不斷地翻找,沙林博格在多年飛行經驗積累的直覺下,嘗試透過各種方式調整飛機向下高速俯衝的狀態。
普通飛機駕駛員在此時多數會選擇將手中的操縱桿不斷拉起,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將飛機的頭部位置拉起,降低飛行的速度。
不過這種方法只適合於有動力狀況下的飛機失速,如果是無動力的失速則會導致飛機加速扎向地面,落地後瞬爆是板上釘釘的事。
對無動力低空失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果斷地推杆,讓飛機以較小的迎角接觸空氣,期間透過不斷地調整導風異等相關裝置改變飛行角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飛機在接地的一剎那保持機頭朝上。
傑夫經過多次的篩選後,終於找到了距離合適、人員稀少的位置,就是飛機正下方的哈德遜河,想要拯救飛機上的150名乘客,他們必須完成這次水上迫降!
沙林博格立即將準備迫降的位置通知給了塔臺,讓他們提醒河上的船隻注意避讓,並儘快派出水上救援隊伍,隨後接通了客艙內的廣播,告訴大家做好迎接劇烈衝擊的準備。
艙內的空乘人員也開始向乘客們大聲重複防衝撞姿勢的動作要領,在長出一口氣後,沙林博格義無反顧地推下了手中的操縱桿,一場空中生死時速就此拉開帷幕!
飛機以230公里的時速向河面俯衝,幾秒鐘後,飛機飄過了哈德遜河上的華盛頓大橋,距離水面的距離越來越近,副機長傑夫幾乎屏住了呼吸,不斷地從口中報出飛行資料來幫助沙林博格躲避河岸兩側的障礙物。
在駕駛艙內嘈雜的儀器報警聲中,二人精確無誤地配合,當飛機即將接觸水面的一剎那高高揚起了機頭,以滑行的姿勢控制飛機機尾首先接觸了到水面,在巨大沖擊力的推動下,一直滑行了8.5公里後才停在了水面上。
值得慶幸的是,飛機沒有發生斷裂,更沒有發生瞬爆,當飛機開始逐漸下沉時,機艙內的應急通道被從內部打開了,乘客們從充氣逃生梯上有序地滑倒了機翼上等待救援。
駕駛艙內的沙林博格和傑夫此時終於放下了全身的戒備,瞬間無力地靠在了駕駛座位上。
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河面上就佈滿了救援的船隻,直到所有人員都得救後,沙林博格和傑夫才關閉了飛行系統,二人對艙內檢查了兩遍後才撤離了飛機。
至此為止,飛機上包括機長在內的155名人員全部奇蹟般地獲救,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有95名乘客受到了重傷,5名乘客受到了輕傷,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全部被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救治。
此時距離1549號航班起飛不過經歷了短短的六分鐘時間,如果沒有機長沙林博格和副機長傑夫多年積累的飛行經驗,這次事故也許就會是航空版的泰坦尼克號事件。
媒體在得知了這個訊息後,爭相對航空小組的五人進行了採訪,詳細地還原了當時驚心動魄的過程,機組的人員也成為了國民口中的英雄,一時間風頭無兩。
不過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對此事件始終保持懷疑的態度,到底飛機發生此次事故是發動機在空中吸入了鳥導致的,還是因為其他機械故障導致的,又或者是有人故意為之的,甚至飛行員的操作是否符合規定流程,這些情況都需要進一步的徹查。
事故發生兩天後,已經沉入河底的飛機終於被打撈了上來,最重要的物證兩翼發動機在入水後脫落,值得慶幸的是飛機上的黑匣子被找到了。
在調取了黑匣子內的記錄後,調查人員發現機長沙林博格在事故發生短短的12秒鐘時間後,就立即全面接管了飛機的駕駛權。
在沒有任何指引和資料輔助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啟動了飛行輔助動力系統,正是由於這個潛意識下的操作,讓飛機儘可能地保持了相對穩定,為後續的迫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副機長傑夫則是全力配合機長,提供各種解決方案,面對著駕駛艙內紛繁嘈雜的警報聲,絲毫沒有受到干擾,黑匣子完整地將二人之間的對話記錄了下來。
為了能夠完美地覆盤當時的緊急狀況,調查小組安排了其他飛行員透過模擬實驗來測試,結果經過了13次的測試,只有7次獲得了成功。
不過由於是測試,駕駛人員的心境和緊張程度都沒有辦法能夠達到當時的情景,所以後來又人為地加入了一個35秒鐘的合理反映時間,這期間不允許駕駛員作出任何的操作。
這回只有2次得到了成功,還是在損失飛機中部以後的位置才做到的,結果表明在當時的情況下,沙林博格和傑夫在哈德遜河面上迫降的選擇是十分正確的。
不僅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艙內乘客的安全,還將財物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事後調查人員對二人的表現做出了非常專業的評價!
8天后,發生故障的發動機引擎終於在河水中被打撈了上來,經過勘察後發現,左右兩個發動機上的整流罩和進出口有被物體撞擊過的痕跡,還在引擎的葉片上發現了鳥類的羽毛和血液,經過鑑定後發現屬於加拿大雁。
原本飛機的引擎渦輪在生產時都有防鳥類撞擊的設計,單個鳥類進入引擎不會導致發動機空中停車,由於此次事故中大雁是成群的被吸入了渦輪,衝擊力遠遠高於發動機承受的重量,才導致了嚴重損毀的情況發生。
正是由於這次的空難事件,美國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裡,開展了加拿大大雁專項行動,平日裡難得一見的飛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都是美國百姓盤中的美食。
事故發生後,全美航空公司向每位乘客賠償了5000美元的行李費用,並支付了所有傷者治療的全部費用,在將打撈上來的行李歸還給乘客後,再次賠付了每人1萬美元。
這麼做可並不是因為航空公司良心發現,而是因為害怕乘客們起訴公司,那樣將會給公司帶來不可挽回的沉重打擊。
世界範圍內發生的空難,要麼就是蹤跡全無,要麼就是機毀人亡,哈德遜河空難可以說是上帝賜予的奇蹟,飛機上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共同締造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蹟!
當然,如此出色的機長不僅美國擁有,中國也同樣有著這樣的傳奇機長,他就是在四川航空863號事故中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生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
也許正如電影中國機長中表現的那樣,“我們做到了,這不是一個人的勝利,而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改變了歷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正如中國那句古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果沒有常年累月的艱苦訓練,在面對如此極端的危險情況,常人是很難作出正確且堅定的抉擇,給不會有挽救多人生命的壯舉!
關於這次空難事故,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您的支援是我不斷前行的最大動力,如果喜歡請關注我,我會在後續和大家分享更多精彩的故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