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陳吉祥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順應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佈局的重大戰略支撐,也是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川渝兩地須借力第四次工業革命推動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
當今世界誰主導了第四次工業革命,誰就將成為世界的主導者。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能引發工業生產向更高層次發生質的變化的,包括人工智慧、萬物互聯、無人駕駛、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基因工程等能顛覆傳統工業生產及其運營模式的,並向更高層次工業生產體系躍升的一系列技術的總合。由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對人類原有的技術和生產體系的顛覆性變革,是人類生產力水平的又一次大躍升,其蘊含著巨大的技術紅利和發展契機。因而全球主要工業國已經展開了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引領權的激烈競爭。美國更是將其推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政策目標定位為,發展先進製造業,實現製造業的智慧化,保持美國在全球製造業價值鏈的高階位置和全球產業鏈控制者地位。
雙城經濟圈具有借力第四次工業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利用自身有利因素,實現跨越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內涵較為廣泛,涉及大資料(數字)、物理、生物、化學等領域,其涉及的產業包括人工智慧、智慧裝備製造、萬物網際網路絡、無人駕駛交通及運輸工具、基因編輯、清潔能源、3D列印、新材料等領域。這些領域的生產體系和營運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及其相互融合代表了人類最先進的生產力,川渝地區有深厚的工業基礎,豐富的人才儲備,且資源富集,交通暢達,產業叢集及城市群已初具規模,不僅具有承接國內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和國際產業轉移的優勢,而且具有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創新浪潮和前沿科技促進自身經濟跨越式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雙城經濟圈借力第四次工業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果與不足。搭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快車,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崛起的重大機遇。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重要支撐之一。故川渝兩地為緊抓第四次工業革命引發的產業升級機遇,均大力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發展,並試圖以此為抓手切入第四次工業革命。2020年5月,川渝兩地工業和資訊化、通訊管理部門共同簽署了《成渝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戰略合作協議》,從政府層面大力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以此構建全國領先的“5G+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在兩地政府大力推動下,5G賦能千行百業已成為川渝兩地的社會共識。5G與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邊緣計算等進行緊密融合的應用正在兩地蓬勃開展,在智慧農業、基建、工業製造、醫療、民生、教育等領域已開花結果,極大地推動了兩地數字經濟快速發展。2020年,川渝兩地數字經濟規模已高達2.2萬億元,其中四川為1.6萬億元,重慶為0.6萬億元。不過第四次工業革命內涵廣泛,涉及的產業包括人工智慧、智慧裝備製造、萬物網際網路絡、無人駕駛交通及運輸工具、基因編輯、清潔能源、3D列印、新材料等眾多領域。儘管川渝兩地以“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為抓手推動四次工業革命有一定合理性,但缺乏對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產業佈局的戰略規劃,可能導致雙城經濟圈產業佔位較低,喪失步入全球產業鏈高階的機遇,影響雙城經濟圈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川渝應根據兩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形態、地緣位勢等具體情況,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工廠建設為主軸,編制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產業佈局規劃。
雙城經濟圈借力第四次工業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應採取的措施。一、編制科學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產業佈局規劃是雙城經濟圈借力第四次工業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指引。雙城經濟圈在產業層級上與國內國際成熟經濟圈存在較大差距。儘管川渝兩地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5G產業、智慧製造、雲計算、新基建等領域均積極推進,並取得一定成功,但兩地在電子資訊產業、智慧裝備製造、汽車產業等領域均缺乏核心技術,多為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仍居於產業價值鏈低端。因此,川渝兩地應組織專業機構摸清產業狀況,釐清全球前沿產業發展態勢,進行產業規劃佈局,編制第四次工業革命產業發展引導目錄,並配套相關政策支援,以便培育核心技術,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高階攀升,進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把握更多產業升級的機會。二、發展教育是雙城經濟圈借力第四次工業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基礎。產業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競爭,而發展教育是獲取人才的主要途徑。儘管雙城經濟圈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農村及鄉鎮教育資源薄弱,高校科研和教育的競爭力較弱等問題,需要加大力度解決。雙城經濟圈要加大農村及鄉鎮基礎教育的投入,並要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在高等教育領域,兩地政府則應加大對高校軟硬體建設的投入,提高高校的教育競爭力和科研競爭力。三、最佳化營商環境是雙城經濟圈借力第四次工業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最佳化營商環境就是一國或地區提升其產業吸納能力、資金吸附能力、人才吸引能力的核心競爭力。儘管重慶、成都兩市的營商環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靠前,分別位居第五位、第六位,但雙城經濟圈整體營商環境仍需進一步改善。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一是行政效率偏低和行政成本較高;二是非公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執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仍有不公正現象;三是企業經營成本尤其是稅收負擔依然較高;四是有的地方司法效率低下導致企業進入破產程式後往往陷入“遙遙無期的拖沓等待”進而浪費資源。因此, 川渝兩地政府應聯合成立專門機構,集中整治營商環境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最佳化營商環境的長效機制。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員)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