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賽道論盛極而衰,科技、醫藥、消費三大賽道調整至今,時間和幅度都令人難受。現在看,這三大賽道基金的未來在哪裡?
科技
之前說過,檸檬君最近在尋找科技主題基金,不過沒有找到特別心怡的,還是很期待從紅土創新基金跳槽到信達澳銀基金的朱然。
科技其實是一個很寬廣的主題,並不僅僅是半導體,去年半導體因為缺“芯”備受關注,今年半導體行情相比之下還是很突出,使得不少投資者將科技與半導體劃等號,實際上科技主題寬廣得多。
消費電子、通訊,同樣是科技主題的主力,不過今年的表現就不太好,不過還是很值得關注行業發展最新動向的。之前新能源汽車、光伏很長時間內是炒炒概念,因為行業不靠補貼根本無法自立,而一旦行業發展到可以自力更生,利潤爆發式增長起來,行情也就大爆發。
未來,我們很值得關注的科技主題裡還沒有這樣的機會?科技主題播種了很多的種子,哪些能在2022年迎來收穫?是5G?還是VR?抑或是其他?除了我們自己研究,還可以借力於在此處深耕的科技主題基金經理。
醫藥
醫藥這一年不好也不壞,並沒有沉淪,也沒有大紅。
中庸可能是這個行業的關鍵詞,但是在一個成長性比較高的行業,平淡之中也是會有一些投資機會的,比如今年的創新藥。除了細分的行業,在這樣一個大行業裡,公司數量很多,永遠不缺個股機會,挖掘能力夠強,大有可為。
不過在一個大行業裡的細分行業掘金,這行業輪動做得可就細了,但是對於規模較大的醫藥基金來說,沒得辦法,這條路再難也要走下去,體量在那裡,沒有辦法透過精選個股來順利獲取超額收益。對於成名的醫藥基金經理來說,解題是越來越難了,考驗越來越大。
一些規模較小的,善於挖掘個股機會的醫藥基金可能在未來有不錯的表現。此處當然也有所指,但是時機未到,到時候再寫。
消費
今年最令人憂愁的,除了中概,應該就是消費股了,雖然醫藥也很牛,但是買消費的人多得多。跟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賽道,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消費股的邏輯,其實也很通俗易懂,主要就是三個變數:成本、售價、銷量!這三個變數決定了行業的利潤。
賣的商品不同,變數的掌控權也不一樣。大家有興趣可以挨個去分析下細分行業的關係,舉個例子:今年家用電器表現不佳,就是成本上升,售價漲不動,利潤不及預期造成的,家電企業無力將所有增加的成本轉移給消費者。
明年成本上漲應該可控,但是消費量能不能起來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答案直接決定要不要買可選消費股。
隨著估值趨於合理,預期也沒有那麼悲觀,消費股最艱難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但是好日子可能也還沒有開始。那麼基金的機會,也跟前兩個主題差不多,有結構性機會,需要基金經理可以捕捉得到,要不就是精選個股能力特別強。
三大賽道,未來可能有些相近,不知道大家相對看好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