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懷舟身上有上個時代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特有的理想主義與產品追求,同時也有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流量的敏感與技術推崇。
2012年他從浙大碩士畢業,校招進入百度,隨後帶著對創業公司的好奇加入豌豆莢,在百度與豌豆莢的經歷使得他天然相信產品本身的力量。但與此同時,在快手和歡聚時代YY工作的經歷,又讓他對出海、社群、演算法和直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016年,崔懷舟作為快手的早期產品經理加入了還只有兩百人左右的快手,見證了快手的快速崛起。因為看好出海方向,2018年他選擇轉入出海賽道,加入歡聚時代YY負責出海短影片產品Noizz,擔任海外短影片副總經理。2019年離職去印度創業的第一時間,他就拿到了險峰 K2VC 的1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開始了自己的出海創業之旅。
前半部程的職業履歷賦予了崔懷舟明星創業者的光環和資本的青睞,但在印度這片一度為視為“流量藍海”、“下一個中國”的土地上,他和許多胸懷壯志的中國出海創業者一樣,既取得過短暫的輝煌,也遭遇了“有流量但賺不到錢”的現實困境。
直到2019年年底,他們徹底決定放棄了僅用3個月就做到日活20萬的短影片產品,重新殺入更符合印度本土需求的占星市場,推出印度占星直播平臺“Guruji”,疫情期間這款產品的收入翻了四倍,崔懷舟的第三次印度出海才邁入了正軌。
在印度文化中,“Guru”是大師,“ji”是一種尊稱,而“Guruji”就是對“人生導師”的稱呼。在這個宗教和神秘學文化濃厚的國家中,線下做占星生意的大師數量在200萬以上。
崔懷舟2017年第一次去印度旅行,2018年做出海短影片產品Noizz,2019年又自己在印度創業做短影片產品,他對印度產生了一種類似第二故鄉的情節,也在走街串巷和當地人的深入交流中發現印度使用者的真實需求。
有人曾歸納過印度最大的4個國民級生意是「ABCD」:A - Astrology 占星,B - Bollywood 寶萊塢,C - Cricket 板球,還有 D - Devotion 宗教。而崔懷舟發現除此之外,還有婚姻大事、務工培訓以及教育都是印度的好生意。
但中美網際網路從業者到印度創業,更傾向於將一些先進模式比如打車、外賣、長短影片、直播和電商等移植到印度,即便是印度本土的網際網路精英創業,選擇方向也更偏中美網際網路模式而非本土業務。
占星平臺就成為這樣一片有市場、有使用者需求、且尚未被線上化的藍海,在印度占星主要是線下生意,一年的產值大約在100億美金左右。
在做占星平臺前,崔懷舟的第一次創業是在印度做了一個短影片產品,上線3個月日活就達到了20萬,但是印度使用者ARPPU 極低,獲客容易賺錢難,最後發現收入連頻寬成本能難以抵消。“印度使用者非付費能力只有中國使用者的五分之一,但在印度創業的頻寬成本卻是中國的4倍,相當於一個短影片產品在印度要比在中國有超過20倍的盈利能力才能在印度活下去。”
崔懷舟改變了國內“先獲客、後變現”的創業思路,轉而向“先賺錢,後增長”去設計產品。占星在印度使用者的生活中是一個剛需,在印度的大街小巷甚至商場都有不少佔星師擺攤兒,本土使用者在生活之中也常常需要佔星來輔助決策,線下占星一次要50元人民幣左右,但“Guruji”吸引了數百名占星師入駐平臺後,透過直播技術撮合雙方交易,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並將首次諮詢價格降低到了10元左右,這也為其吸引了不少早期使用者。
“Guruji”2020年1月上線,迄今發展入駐的職業占星師500名,印度使用者 ARPPU 高達 40美金,年收入可以達到數百萬美金。受疫情影響,線上占星的生意在印度也越來越火熱,一些印度本土的占星師也開始開發自己的占星app。
但崔懷舟想做的是從交易平臺逐漸轉化為以占星為核心的一站式社群,一方面撮合占星師和占星使用者的交易匹配,並透過使用者行為資料為建立一套線上占星師的評價體系,另一方面逐漸將佔星內容泛化,形成內容社群,提高使用者的開啟頻率和粘性。
崔懷舟說:“我們接下來要做更多的工具和內容,做留存和做DAU是中國創業者比較擅長的,在印度怎麼賺錢,反而是最難的,但我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2020年下半年,“Guruji”獲得了光速印度和光速中國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崔懷舟認為“Guruji”已經在印度跑通了商業模式,接下來最重要的兩個工作就是一方面提高產品的工具和社群屬性,另一方面就是把業務擴充套件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北美、歐洲和東南亞),畢竟占卜是“人類數千年來共同的需求,是一種披著神秘學外衣的心理諮詢服務”。“我們還需要跑得更快一些,因為已經有一些本土創業者也意識到了機會。”但他們也並不會因此感到格外焦慮,無論是直播技術,還是透過演算法匹配使用者與服務,這一套玩法始終是中國創業者更為熟練。
目前崔懷舟已將其公司總部設在了新加坡(其本人也在新加坡長期辦公),探索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占星相關市場機會,努力為全球使用者實現“Bring faith, courage and hope to users.”的願景。
36氪持續關注內容、社交出海產品,行業交流歡迎聯絡作者劉丹如,微信liudanru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