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一帆】日前,美國會開始審議最終經過修改的“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備受矚目的“太平洋威懾倡議”大幅增加預算,這也預示著美將持續加大對中國的軍事圍堵。
美國會“鐳射照射”式聚焦中國
日前,美參眾兩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正式對外發布經過兩黨討論、國會修正的“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確定2022財年國防預算為7680億美元,除278億美元供能源部用以維護和升級核武器外,其餘7400億美元為軍費預算,供五角大樓使用。與五角大樓此前提交的7150億美元預算相比,增長250億美元。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新預算框架下,“太平洋威懾倡議”預算額度達到71億美元,比此前五角大樓圍繞該倡議提出的50.8億美元預算需求多出將近21億美元。
美軍事網站Breaking Defense評論稱,針對“太平洋威懾倡議”,美國會將預算額從50.8億提高至71億美元,提升額度近40%;從整體看,圍繞該倡議提升的額度佔軍費總預算提升總額度的8%,足以看出美國會“鐳射照射”式聚焦中國,美國政客在軍事應對中國問題上比美國軍方更加激進。
“太平洋威懾倡議”2020年由美國會提出,要仿照“歐洲威懾倡議”模式,重點加強對中國的軍事圍堵。美國學者表示,對美國會而言,該倡議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加強對國防部軍費使用的監管。此前美國防預算並不會明確資源將投向哪個戰區方向,這被美國會認為是一種監管障礙。“太平洋威懾倡議”的建立,從預算層面明確五角大樓將針對中國採取的重要軍事動作和威懾做法,從而能夠方便國會進行跟蹤問效。第二個就是資源分配問題。儘管五角大樓的軍費預算大量投入各種專案以保持對中國的軍事優勢,但這些投資通常是關注各種武器平臺採購以及長期的高階技術開發,往往各戰區都適用。國會透過“太平洋威懾倡議”可以重新平衡五角大樓的資源投向,要求五角大樓重點關注印太地區的態勢部署和兵力活動,並且注重在中短期內加強對中國的軍事威懾。
五角大樓版倡議曾遭受猛烈抨擊
在美國會此輪正式確定“太平洋威懾倡議”的預算之前,美官方曾提出兩個版本的預算。第一個就是今年3月由美軍印太司令部提出。按照美國會規定,美軍印太司令部可以從領導指揮本戰區作戰行動角度出發、越過五角大樓直接向國會提交關於倡議的軍事需求。當時即將離任的戰區司令戴維森提出46.8億美元的預算需求。根據戴維森版本,“太平洋威懾倡議”應當注重聚焦加強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力量態勢部署、大力開展演訓和試驗驗證、增強火力、提升後勤能力並強化盟友夥伴關係。需求重點是在關島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研發並部署地基中遠端精確火力,建設天基雷達星座強化態勢感知,在美本土、海外領地和密克羅尼西亞地區國家建設力量投送、分散部署與訓練設施等。
第二個版本就是今年5月五角大樓編制的版本。該版本預算額達到50.8億美元,但資源投向不同,重點是強調美海空軍將採購的武器平臺,包括DDG-1000導彈驅逐艦、油料補給艦、F-35戰鬥機等作戰和補給平臺,同時加大采購“標準”系列防空導彈、“戰斧”系列艦射與潛射巡航導彈、海軍即時打擊武器系統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等彈藥型別。該版本刪掉後勤能力建設,強化盟友夥伴關係專案僅預留50萬美元。
五角大樓版本出臺之後,立即招致美政界和戰略界的猛烈抨擊。有批評意見認為,2022財年軍費預算是拜登政府上臺後正式推出的第一份軍費預算,儘管拜登政府不斷將中國標定為“越來越緊迫的威脅”,持續宣稱需要調動美國軍力與盟友夥伴共同應對中國軍力發展,但從拜登政府編制的軍費預算看,美政府僅將印太地區不斷銷蝕的軍力平衡視為未來難題,而非是當今就需要緊急調整資源應對的挑戰。特別是五角大樓編制的“太平洋威懾倡議”,未從戰場實際出發,無視印太司令部提出的現實需求,依然沿襲打造建設武器平臺的老套路,未能提升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兵力部署,不重視與盟友夥伴強化軍事同盟關係,註定要遭國會調整修改。
預計美將持續強化在西太地區軍事活動
截至目前,美國會最終修改的“太平洋威懾倡議”的具體內容還未公開透露,但由於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提交的軍事需求受到美國會的高度重視,被認為更貼近軍事應對中國的現實情況,預計最終版本將是前述兩個版本的融合版。結合美剛剛結束的全球態勢評估,預計美軍在新版“太平洋威懾倡議”支援下,將大力強化在印太地區、特別是西太地區的軍事活動。一是提升駐太平洋地區美軍的導彈防禦能力。包括提高針對可能攻擊美軍基地、作戰地域和其他關鍵基礎設施的戰區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的防禦能力。重點當然是關島地區,此前美軍測試在關島部署以色列制“鐵穹”系統,曾令外界大跌眼鏡,預計此輪將改弦更張。二是部署地基遠端精確打擊武器。像美陸軍目前正在努力將海軍現役、具備反艦和攻陸能力的“海上打擊型戰斧”導彈、“標準-6”導彈改裝成陸基發射導彈,美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從美陸軍獲得近3.4億美元的改裝合同。同時,美陸軍方面還在研發使用“海馬斯”系統發射的“精確打擊導彈”以及遠端高超音速導彈專案。這些專案近期都成功進行了測試。三是增強印太地區美軍的前沿部署態勢。透過增加遠征機場和港口的數量,加強前置部署的燃料、彈藥、裝置和物資,提高域內分散式後勤保障能力,調整印太地區美軍大規模聚集於少數大型基地的部署方式,大力推進兵力分散部署和設施前置部署。預計澳大利亞、北马里亞納聯邦(美海外領地)和密克羅尼西亞地區將是調整重點。四是加強印太同盟和夥伴關係,繼續加強軍事准入權獲取,也就是危機時刻美軍使用盟友基地的許可權,加大雙多邊演習力度,與盟友夥伴國提升互通、互操作性和資訊共享能力。
針對美國“太平洋威懾倡議”,曾經擔任澳大利亞國防部副秘書長的著名戰略學者、澳大利亞專家休·懷特尖銳地指出,中國過去25年的軍事現代化發展程序已成功抵消美軍曾經擁有的海上與空中優勢,加上地理近便,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與中國開展軍事競爭註定要失敗。儘管美提出了“太平洋威懾倡議”,但這種投入規模的倡議專案根本無法重建美國的優勢和針對中國的可靠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