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明
編輯:小花
美團又一次發起了在網約車上的衝鋒。12月10日,明鏡pro在美團打車App上看到,在美團打車App重新上架後,推出了新司機註冊後即可享免傭7天的政策,並且制定了高峰獎、全天滿單獎、新司機推薦獎勵等激勵措施。針對司機,美團打車推出了邀請新司機加入,每邀請一人得30元現金的獎勵;而針對使用者,也有周末5折起、金額不等的優惠券等補貼。
這是美團時隔幾個月之後,再一次用補貼的形式,發起了網約車市場的補貼戰。另外,據媒體報道,美團已經將智慧交通平臺拆分為打車、無人車配送兩大獨立事業部,均向CEO王興彙報。這也意味著,打車業務在美團內部重獲重視。
但與上一次補貼不一樣的是,當時滴滴正處於審查之中,留下了空白市場,美團可謂是興致勃勃的重啟網約車。而這一次,美團頗有一些搶奪“最後美好時光”的感覺。滴滴在12月初公佈了其在美國退市的計劃,該公司計劃轉而到香港上市。這意味著困擾滴滴的監管問題會得到部分解決,這也意味著滴滴的APP陣營距離重新上線已經不遠了。
隨著滴滴的強勢歸來,網約車市場中的其他玩家將會面臨著新的壓力,其增長也會進入新的天花板週期。對於美團而言,這種困境更為明顯。
戰略搖擺的美團打車
而針對於司機的搶人大戰開啟,意味著美團打車又回到了直營的模式之中來。從歷史上來看,美團打車業務最早始於2017年,首先在南京試執行;2018年正式登陸上海,開始了向全國市場的擴張之路。同年12月,美團已將打車業務推廣至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廈門在內的7個城市。在獲得《網約車經營許可證》後,美團於2018年3月正式推出美團打車APP。
但就在進入網約車市場一年時間後,美團萌生退意。2018年8月,在上市前夕美團內部官宣,在南京、上海之後不再新開城市。這意味著,美團放棄了自營模式做網約車,等待下一步安排。2019年4月,美團打車宣佈在上海、南京上線“聚合模式”,使用者在美團打車平臺可一鍵呼叫神州專車、曹操出行、首汽約車等其他平臺車輛。這意味著美團打車表示會轉型平臺聚合模式,接入第三方打車平臺,由於實際並沒有改變供需結構,並且單量較少,市場基本沒有水花。
從自營到聚合,是虧損改變了美團挑戰滴滴的野心。在2018年的網約車補貼戰中,美團損失極大。據藍鯨TMT報道,一位接近美團的投資人透露,當時美團打車每月虧損5000萬美金,以維持南京、上海的市場份額。不過,美團方面回當時應稱“訊息並不屬實”。但根據媒體測算,2018年,南京巔峰時期,日單量在100w左右,美團打車市佔30%,單均補貼在10-20元左右,一個月大概補貼1億;上海開城即單量巔峰,日單量整體略低於南京,補貼規模也與南京相近。僅兩個城市,月補貼已經達到了兩億元。
聚合模式啟用一個月後,在2019年5月,美團將“美團打車”APP在各大應用商店下架,並把美團打車服務併入美團App中,使用者只能在美團APP內使用打車服務。這意味著美團在網約車兩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實際上,在2018年放棄自營模式後,美團基本宣告退出了網約車行業的競爭。這個曾被寄予“美團出行版圖探索”和“滴滴有力競爭者”雙重希望的業務,不得不做出了放棄的選擇。
有意思的是,在退出網約車後,美團在出行板塊旋即盈利。根據美團2019年財報,該公司在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業務淨利潤為23億元,相較2018年增長了66億元。不過,財報並沒有點明網約車營收具體是多少。此後,美團一直未重新在網約車市場發力,不過到了2021年滴滴事件之後,其迎來了機會。今年7月,隨著滴滴一系列APP因為監管問題下線,美團打車重新推出了其打車軟體。這也是美團在網約車市場的第三次出擊。這一次出擊美團再一次選擇了自營模式。
選擇自營模式的原因很簡單,首先在聚合模式上,高德、百度地圖等都已成規模,很難撬動,其次對於網約車市場來說,核心的資產自然是司機和使用者,所以美團一出場便開始了搶使用者搶司機大戰,手段依然是補貼。今年7月,當美團打車時隔兩年再次上線之後,其介面中,新人特權等優惠被放置在顯眼位置,優惠券包中包含美團打車、曹操出行等多平臺。同時,美團打車還推出了“邀請好友助力”式的老拉新式活動,足見其在這一階段對拉新的重視程度。而到12月,其針對司機的補貼也開始了。
除了補貼,在產品線上,美團打車的組合也比較完善。目前包括美團快車、美團特惠快車、美團優車、計程車、企業用車等產品線,覆蓋了諸多場景。快車和專車作為網約車基本業態,而面向B端的企業用車,則是新的商業藍海,企業用車有高價值的使用者和穩定訂單。根據美團打車App的資訊顯示,美團打車目前覆蓋全國200+城市,其中自營城市37個;聚合平臺30+,包括首汽、曹操、神州、陽光等。
在美團打車App的司機招募頁面資訊統計,其目前已開放全國56個城市的註冊,既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一線城市,也有天津、杭州、南京、鄭州等二三線城市。從這一次來看,美團打車似乎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但這一次,美團能夠在網約車中重新找到一點存在感嗎?
不燒錢,美團怎麼搶市場?
從眼下網約車市場來看,美團要突出重圍不僅很難,甚至更難。2018年,在美團上市的時候,其在招股說明書中總結了其在網約車上的短板,美團認為自身對網約車服務的熟悉程度以及相關使用者資料的不足,可能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和偏好,目前市場領導者可利用自身業務經驗、更深入的資料洞察力、更強的消費者及品牌認知度,更有效地進行競爭。同時招股書也提到,此前美團在其他領域的勝利經驗,並不能保證一定可以在新的領域奏效。
按照媒體之前分析,美團原本的設想是——開闢網約車新業務,燒錢短期獲得聲量,增加估值、增加IPO估值,然後繼續擴張。但事實上網約車行業的壁壘之高,超過美團的想象。依靠補貼燒錢搶市場,是美團一以貫之的策略,千團大戰如此,外賣激戰如此,屢試不爽,在網約車上,美團也是這樣打算的。按照最初設想,開闢網約車新業務,燒錢短期獲得聲量,增加估值、增加IPO估值,然後繼續擴張。但事實上網約車行業的壁壘之高,超過美團的想象。
而且從2014年開始的網約車大戰中,投入了百億元之巨最終合併的快的和滴滴,已經掌控了絕大部分市場。在2017年,滴滴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0%,掌握了壓倒性的優勢。相對於2018年,在直營模式上網約車玩家在不斷增多,新增的重磅選手包括國家隊T3出行、嘀嗒出行等,而聚合式的平臺已經由高德和百度佔領了高地。對於使用者和司機而言,短期的補貼雖然可以帶來註冊量的增加,但缺乏足夠的註冊使用者情況下,司機很容易用腳投票。
實際上,儘管美團已經再度進軍網約車市場,但是一些註冊過美團打車的司機反映,由於訂單量太少,根本不足以滿足運營需要。“目前來看,滴滴的平臺訂單量最多,司機還是願意用這個軟體。”12月10日,一位曾經註冊過美團打車的司機告訴明鏡pro。而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司機對美團打車評價基本是抱怨訂單量太少,其次是關於其導航不精準的問題。
網約車市場份額變化
而就投入來看,滴滴近三年的業務上虧損額也非常大。財報資料顯示,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淨虧損分別為149.79億元、97.33億元、106.08億元(約16.19億美元),而滴滴創始人及董事長程維曾在2019年初表示,2012-2018年,滴滴6年累計虧損390億元。由此來看,滴滴累計投入已經接近600億元。對於美團來說,這種規模的投入無疑會面臨巨大的壓力。
美團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美團營收達到488億元,同比增長37.9%。本季度,美團的營收接近500億元,創造了歷史新高,這是非常可喜之處。但從今年一季度開始,美團的增幅有了明顯的下滑趨勢。今年一季度,美團的營收同比增幅還在120.9%。而在淨利潤方面,美團已經是連續第4個季度虧損了,且虧損幅度呈現大幅度增長的跡象。而就其新業務來看,也在持續虧損。上個季度,該公司新業務虧損高達92億元之後,Q3更是擴大至109.06億元,最近4個季度,新業務的虧損同比增幅都超過了300%以上。
美團,可能很難在騰出手來在需要天量投資的網約車市場上進行大戰了。而如果不燒錢,那誰又能搶得過滴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