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國的文字是方塊字。其他的國家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也就是所謂的字母文字。漢字能夠在中國使用幾千年,這在世界史上一定的是一個奇蹟。為什麼其他國家的文字無法連續使用幾千年呢?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是字母文字。中國幾千年來,能夠不斷走向大一統,就和這個漢字有很大的關係。本文就來說說這個事情。
首先,來說一說方塊字和字母文字的本質區別。方塊字,直接來源於象形文字,是一種表意文字。當然,許多漢字也有表音的功能。而字母文字,只有表音的功能,無法表意。這樣造成的影響也是截然不同的。人類文明史幾千年,每個民族的語言、發音都會出現巨大的變化,以至於我們根本聽不懂古人說的話。例如漢語就有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等,一般情況很難聽懂。
同一種語言,在不同的地區,也會出現不同的分化。漢語發展到了現在,也就分化為了7種方言,每一種方言之間的發音差距還是很大的。但是,你能夠說7大方言是7大語言嗎?不能,因為我們可以使用同一種文字。漢語在發展的過程中,其表音的功能不斷被減弱,因為人們的發音在變化。但是漢字的表意沒有變化,於是,發音無論如何變化,漢字都可以保持穩定。
但是,字母文字就不具有這個特點,因為字母文字就是表音的。當人們的發音出現變化後,單詞的拼寫也會變化,如此,就是文字、語音都變化了,時間一長就會分化出不同的語言文字。歐洲有這麼多語言,就是和這個原因有關。
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的遊牧民族進入中原,他們帶來了不同的語言。但是,這些遊牧民族沒有文字,因此他們想要在中原立足,就必須要使用漢字來書寫,因此,他們最終也會被同化。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遊牧民族語言的詞彙被吸收到了漢語之中,豐富了漢語。而漢字只需要簡單的創新,就可以創造出與之匹配的詞語。
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使用文字是從唐朝開始的。唐朝之時,突厥人借用粟特字母來拼寫自己的文字,於是產生了突厥文。這件事情對內亞地區的影響很大,此後,亞歐大陸內部的民族基本都採取粟特字母來拼接本民族的文字,如回鶻、蒙古都是如此。而滿文又是借鑑回鶻文、蒙古文創作的。
不過,這些字母文字的詞彙量還是非常匱乏的,以至於他們入主中原後,還是必須得使用漢字。在兩宋時期,遼、金、西夏等曾經學習漢字的造字方法,發明了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這些文字都是方塊字。不過,由於使用人數少,這些文字最終都演變為了死文字。
如果中國古代的漢字也演化為了字母文字,那是就非常危險了。任何一支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都可能會吸收中國使用的字母來拼寫自己的民族語言,最終就造成了文字的分裂。而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不同的區域,其發音逐漸變得不同,其拼寫方式也不同,那漢字內部也會分裂為多種文字。所以,方塊字,還是非常有利於統一的。
歐洲的發展和中國是相反的。歐洲人使用的字母來自於古埃及。古埃及人最早是使用象形文字的,但是這些象形文字的發展方向卻和中國大相徑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越來越重視表音,所以最終演變為了表音的字母。後來腓尼基人將古埃及象形字母進行了簡化,成為了腓尼基字母,這就是歐洲字母的源頭。
此後,希臘人吸收了腓尼基字母,演變為了希臘字母。後來,羅馬人又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拉丁字母。羅馬帝國滅亡後,大量的蠻族在羅馬的土地上建立了國家。蠻族也吸收了希臘、羅馬的字母拼寫方式,來拼寫本民族的語言,於是西歐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文字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民族、國家分裂到一定的時間,其文字和語言必然會產生分裂。
例如,烏克蘭和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同出一源,烏克蘭之地原本是羅斯文明的起源地,其基輔也是留裡克王朝的首都。然而,基輔羅斯分裂之後,烏克蘭長期處於立陶宛—波蘭的統治之下,和莫斯科為中心的東斯拉夫民族出現了隔閡。最終,東斯拉夫民族分裂為了白羅斯、烏克蘭、俄羅斯等民族,其語言也分裂開了。
綜上所述,漢字和西方字母文字的特徵不同,導致其對各民族的影響也很不同。漢字的結構文字,音變字不變,是其能夠長期保持生機,維繫著民族的向心力。而字母文字,是音變字也變,導致語言文字不斷分化,加速了民族、國家的分裂。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髮展,人類知識量的不斷爆發,語言詞彙量的不斷膨脹,字母文字的劣勢還將進一步暴露,而漢字將大顯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