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父聖雄甘地說,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印度分裂。
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獨立建國後,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印巴戰爭。
後兩次印巴戰爭中,我國都給予了巴基斯坦有力的支援,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我國還以最後通牒的方式,制止了了印度“徹底解決印巴問題”的野心。
1988年,貝·布托當選巴基斯坦總理,首個出訪的國家就是我國,小平同志會見貝·布托時說:“中巴關係是不平常的,中巴關係真正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因此,中巴關係是永恆不變的”。
感受到這種“永恆不變”的關係,國人有了“巴鐵”的說法。
第二次印巴戰爭期間,我國對巴基斯坦的幫助,也顯示出兩國關係“不平常”。
中巴兩國的關係並不是一開始就“鐵”,兩國的關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共同理念下,面對地區關係結構,經歷了一個共同發展的過程。
難以解決的印巴矛盾
二戰過後英國實力大損,各英屬殖民地的獨立運動日益高漲。
1947年英國同意英屬印度獨立,由於英屬印度的信仰分歧,建立一個統一的政府難以達成一致,時任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按兩大信仰各自建國的“蒙巴頓方案”,也就是印巴分治。
圖|蒙巴頓(左3)與印巴領導人,尼赫魯(左1)、真納(左4)舊照
英國不願失去這顆“英國女王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印巴分治符合英國分而治之的意圖,便於英國勢力在印度繼續存在。
律師拉德克里夫勳爵曾經是英國情報局局長,名氣比較大,印度兩大信仰黨派的領導人尼赫魯和真納都知道他,英國認為用他可以樹立一種權威感。
英國覺得他還有另外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他從沒有到過印度,完全不瞭解印度,對印度各方不存在利益糾葛,可以做到公允。
尼赫魯和真納也認可這一點。
律師拉德克里夫先生到印度領命時,離獨立建國只有三十六天的時間。讓一個對印度不瞭解的人,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決定印度幾億人的未來,英國的操作簡直是吃幹抹淨嘴都懶得擦。
根據一份早已過時了的1943年的人口統計,這個律師幾乎足不出戶,天天埋著頭在地圖上劃線,拉德克里夫每天要在地圖上畫出45公里的疆界。
英國當局給他派了8名助手,印度教和穆斯林人各一半。這些人熟悉印度的山川河流、信仰人群的分佈,出的主意卻不顧現實,都想讓自己一方的利益最大化。
蒙巴頓宣稱不干涉這個律師的劃分,這個律師的劃分工作也宣稱對外保密。可是蒙巴頓隨時掌握著劃分的進度,他更偏向尼赫魯,多次對劃分方案施壓,要求這個律師做出修改,為印度爭取更多的利益。
比如,旁遮普境內的蘇特萊葉河上有一塊地區原來是劃給巴基斯坦的,但是,在8月11日,蒙巴頓派了他的親信去找拉德克里夫,要他重新劃定這塊地區,被拒絕。
於是,第二天中午,拉德克里夫被請至總督府赴宴,最後這塊地區變成了印度的領土。
真心追求公正,怎麼會殖民,英國殖民者沒有公正的動機。這個律師也沒有理由為不相關人的公正,去得罪本國的權貴,劃分帶來什麼後果,他又不承擔任何責任。
三百年來,兩大信仰的人,還有錫克人等民族雜居在一起,按信仰劃分不做長期的調研,和各種相關準備,僅憑自願選擇居住地和國籍的政策分為兩個國家,造成災難性後果是必然的。
英國人瞭解這一點,所以在退出印度後三天,才把最終的方案交給尼赫魯和真納。
獨立的喜慶,變成了瘋狂的自相殘殺。
兩大信仰的人,在往各自國家遷徙的途中相互虐殺。在孟加拉和旁遮普,居住在印度教徒人口占優勢地區的伊斯蘭教徒必須逃往伊斯蘭教徒地區;與之相反,穆斯林佔優勢地區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只能逃往印度教徒地區。
無數人死在石塊、利刃、棍棒和拳腳下,烈火在大街上燃燒。
按最低估計,印巴分治衝突中,死亡人數達五十萬,有一千兩百多萬人無家可歸。兩者之間因相互屠殺產生的長久不信任和相互憎惡,對以後的印巴關係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圖|甘地葬禮
只有英國殖民者,還是照樣優雅、紳士,毫髮無傷。
不知有多少家庭,在這場民間衝突中失去親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狂熱的印度民族主義者在德里暗殺,一向提倡“非暴力”的甘地,自己也在暴力中喪生。
甘地去世矛盾完全無解,血仇的影響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
除了不同信仰群體的問題,印巴分治還有個土邦問題。英國殖民時,為減少管理成本,在直接統治外,還讓一些土邦自治,只需對英國服從,向英國交稅即可。
獨立的時候,印巴有近五百六十多個土邦,這些土邦也想趁機獨立。印度國大黨主席尼赫魯指出:“我們將不承認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的獨立的土邦!”
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領袖真納反對尼赫魯的主張,他發表宣告:"在英國最高統治權終結之後,從憲法和法律上來看,印度土邦將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它們將有自由作出自己喜歡的抉擇,土邦可以自由地加入印度制憲會議或巴基斯坦制憲會議,或者決定保持獨立。“
按照自行選擇的原則,克什米爾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和巴基斯坦信仰相同,公投會歸屬巴基斯坦。不過按規定土邦王公等統治階層,也有較大權重的選擇權,統治階層又屬印度教,會選擇歸屬印度。
“蒙巴頓方案”在1947年8月一出臺,在克什米爾的查謨地區便有20萬穆斯林居民被印度教徒殺害。在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聞知此事後,義憤填膺。
10月下旬,成千上萬的穆斯林部落武裝分子徒步或騎摩托車從北、西和西南分三路進入了克什米爾進行“復仇”。
身為印度教的辛格鎮壓失敗,立即致信印度政府,請求印度出兵解決。印度早已迫不及待,迅速派出正規軍,進入克什米爾“平叛”。
克什米爾處於帕米爾高原的中心地帶,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水源地,巴基斯坦不能眼睜睜看著克什米爾落在印度手上。
巴基斯坦首任總理說:“克什米爾就像是巴基斯坦頭上的一頂帽子。如果我們允許印度取走我們頭上的這頂帽子,那就會永遠受印度的擺佈。”
尼赫魯說:“沒有克什米爾,印度就不會在中亞的政治舞臺上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這樣的重要性促使印度剛建國就開啟了戰爭模式。
隨著印度正規部隊的挺進,1948年4月,巴基斯坦也派出五萬正規部隊,進入克什米爾與四萬印度軍隊交戰。
戰爭一直持續到1949年初,在聯合國的斡旋下,雙方才按實際控制線停戰。巴基斯坦控制五分之二,印度控制五分之三。
印巴分治帶來的仇恨和現實的領土爭端,讓印巴的矛盾幾乎成了無解的死結,雙方的衝突難以徹底平息。
我國與印度關係演變
大英帝國輝煌時,殖民地遍及全球,英國提出“印度中心論”,認為兩面臨海的印度,是英國最有價值的海外殖民地。
準備以印度為中心,整合出一個連線英國本土的殖民版圖,直接把印度洋,作為這個版圖的內湖。
印度獨立後也開始策劃起了縮小版的“印度中心”,這個版圖包括整個南亞次大陸國家,以及阿富汗的一部分。
為保障這個中心的安全,尼赫魯等人計劃,要把西藏從我國分離出去,作為和我國這個大國之間的緩衝國。
“實行把西藏變為緩衝區的政策,不僅為地緣政治學規定,而且是保持印度安全的最經濟辦法。”
印度把主動分裂我國的行為,視為追求自身擴張的手段,不知是誰給了印度這個勇氣。
抱著這樣的意圖,剛擺脫殖民統治的印度,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插手我國的西藏事務。1948年,印度趁著我國內戰的機會,把軍隊開進我國藏南地區,想坐實連英國都覺得不具備法律效力“麥克馬洪線”。
1949年印度又抓住國民黨大勢已去,新中國還沒有成立的機會,在西藏策動“驅漢”,唆使西藏地方勢力,要求國民黨的政府機構撤離,圖謀西藏獨立做準備。
1950年,我軍在抗美援朝的同時,向西藏進軍,發起昌都戰役,擊潰了西藏叛軍的主力。
昌都解放後,中央政府再次敦促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來北京談判。以阿沛·阿旺晉美為代表的愛國上層人士力主和談,提前親政的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接受了進行和平談判的意見。
1951年2月印度見勢不妙,我軍入藏已成定局,連友鄰裝不下去了,決定先下手為強,直接武裝佔領藏南重鎮達旺,驅逐西藏地方政府官員。
昌都戰役時印度還想用加入聯合國來要挾我國,稱:“假如因為中國在西藏的軍事行動而使反對中國參加聯合國的國家獲得機會來歪曲中國的和平目的,那麼中國的地位將會因此而削弱。”
1950年就和我國建交的印度,插手我國的內政,製造西藏分裂已經完全不加掩飾。
西藏的農奴制是阻礙西藏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印度利用西藏落後控制西藏的最好保障。
周總理曾指出過印度干涉我國內政,反對西藏改革的真實意圖:“希望西藏長期保持落後狀態,成為中印間的緩衝國,這是他們的主導思想,也是中印間爭論的中心 。”
隨著廢除農奴制日期的臨近,印度孤注一擲開始挑動西藏武裝叛亂,印度駐西藏領事館,公然接受叛亂分子遞交的“獨立宣言”,並承諾將轉交印度政府。
我軍平叛,尼赫魯政府叫囂“反對中國武裝干涉”,真把西藏當成了印度的附庸。
對印度在西藏的種種挑釁,我國以大局為重,一面不予理睬堅決捍衛統一,一面也儘量維持和印度的友好關係。
因為當時的印度在國際奉行不結盟政策,是不結盟運動的領頭國家,我國需要團結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來反對美國為首的霸權主義。
我國有朝鮮、越南、臺灣問題的牽制,和印度發生衝突,會形成東西兩頭對抗的不利局面。
可印度卻把我國的理智當做可欺。西藏平叛時,中蘇關係已處在破裂的邊緣。印度分裂西藏夢碎,又看到了憑藉蘇美兩霸的支援,直接蠶食我國西藏的機會。
於是在蘇美的軍事援助下,印度不斷侵入我國西藏邊境,到1962年,已在我西藏領土上,建立了43個軍事據點。
1962年10月20日,根據毛主席的指示,我軍對印度軍隊,發起了西方媒體稱之為“小刀切黃油”的反擊戰,打出了印度軍隊幾十年的心理陰影,也打出了中印邊境幾十年的和平,中印關係也因此一度降到冰點。
我國和巴基斯坦關係的演變
巴基斯坦一開始和我國的關係,還比不上印度。
剛建國的時候,巴基斯坦奉行不結盟政策,巴基斯坦第一任總理阿里·汗說:“巴基斯坦絕不會把自己系在央格魯、美國的圍裙上,也不是產主義集團的小夥伴,巴基斯坦將不受世界上集團鬥爭的影響。”
不過持續的印巴衝突讓巴基斯坦感受到壓力,尤其蘇聯總在拉攏印度作為進入南亞的跳板,更讓巴基斯坦沒有安全感。
到1954年,巴基斯坦加入了“馬尼拉條約”,這是共同防衛的軍事條約,意味著巴基斯坦放棄了不結盟政策。此外還先後簽訂了防止蘇聯在中東擴張的“巴格達協議”和與美國政府簽訂的軍事條約“巴美共同防禦援助協定”。
加入了這些協議,在聯合國巴基斯坦也隨同美國製約我國。除了西藏問題,在臺灣問題和我國在聯合國席位的問題上,巴基斯坦也和美國保持一致。
相比之下,1955年萬隆會議,我國和印度在一些問題上取得一致立場,兩國的關係還親密過一陣。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蘇美都在利用印度打壓我國,美國對印巴的援助開始偏向於印度,巴基斯坦危機感加深,開始意識到和我國發展關係,才是雙贏的可靠保障。
1961年,連續八次和美國一起反對我國入聯的巴基斯坦,在聯大表決我國加入聯合國的蘇聯提案時,首次投了棄權票。
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以後,印度毫無遮掩地放棄了不結盟政策,不僅接受大量美國的軍事援助,還讓美國進入印度幫助印軍訓練,不結盟運動組織自此崩潰。
印度得到美蘇的軍援並沒有向美蘇希望的那樣,來找我國“復仇”,而是要從巴基斯坦那裡,找回丟掉的信心。
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和巴基斯坦迅速靠攏。
1963年,我國和巴基斯坦簽訂了邊界協議,巴基斯坦歸還我國五千八百平方公里,以前被英國佔領的領土。
這片領土稱為“喀喇崑崙走廊”,對我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印度一直覬覦我國的阿克賽欽地區,這個地區是我國西藏和新疆陸上聯絡的必經之道,對我國的意義非常重要。
阿克賽欽俯瞰克什米爾,印巴發生衝突,我國能夠居高臨下威脅印度。有了“喀喇崑崙走廊”,阿克賽欽的西部缺口被堵住,這一地區的制高點完全被我國佔領,還封了印度進入中亞的陸路通道。
巴基斯坦歸還我國“喀喇崑崙走廊”,是一個標誌性事件,表明我國和巴基斯坦的合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中巴邊界協議簽訂兩年後,為爭奪克什米爾,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
克什米爾戰事剛起時,巴基斯坦軍隊組織“大滿貫行動”,出動正規部隊對克什米爾西部的查木布和喬裡安地區的印軍實施反擊。
印度兵敗克什米爾,決定要把戰爭擴大到克什米爾以外,直接全面進攻巴基斯坦。9月6日,印軍用一個軍的兵力,從三個方向越境進攻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
面對印軍的突然襲擊,巴基斯坦軍隊敗退到拉合爾最後的屏障——亞克爾運河死守。在空軍的支援下,巴基斯坦初步穩定了局勢。
一心要決出勝負的印度,動用了作為預備隊的裝甲師,向巴基斯坦查溫達發起進攻。
查溫達失守,在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軍隊主力,退路就會被切斷,等於切斷了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之間最重要的聯絡通道。
巴基斯坦迅速調來坦克部隊,準備和印軍決戰。
坦克部隊首次對決,巴基斯坦遭到埋伏,損失坦克九十七輛,一名師長和一名旅長戰死,六個團級主官戰死或被俘,印度僅損失坦克十二輛。
取得大勝的印軍,於9月16日增加四百輛坦克進攻查溫達,擺出勢在必得的架勢,巴基斯坦的坦克也全部出動,要在查溫死戰到底。
第二天凌晨,收到巴基斯坦總理多次求助的我國政府,向印度發出了一份外交照會:
“印度必須在三日之內拆除中國錫金邊界的一切侵略活動,送回被劫走的中國邊民,歸還被搶走的牲畜,保證今後不再越境騷擾。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必須由印度政府承擔全部責任。”
當天“人民日報”刊發了這份照會,並指出:
“只要印度政府有一天還在壓迫克什米爾人民,中國就一天不會停止支援克什米爾人民要求自決的鬥爭;只要印度政府有一天還在對巴基斯坦進行肆無忌憚的侵略,中國就一天不會停止對巴基斯坦反侵略鬥爭的支援。”
19日我國再次向印度發出外交照會:
“印度政府必須在1965年9月22日午夜以前拆除它在中錫邊界中國一側和跨中錫邊界線上的所有侵略工事,立即停止在中印邊界和中錫邊界的一切入侵活動,送回被劫走的中國邊民,歸還被搶走的牲畜,保證今後不再越境騷擾。”
接到最後通牒式的外交照會,印度回應稱我國如發現境內印方工事,可自行拆除,兩個邊民想回國可以放行。
印度回應如此低調,是想讓我國不再有幫助巴基斯坦的理由,同時印度想讓美國發表宣告:“一旦中國進攻印度,美國將會干涉,並向印度提供軍事援助。”
美國最擔心刺激我國捲入印巴衝突,不僅沒有答應印度的訴求,還加緊施壓印巴停火。
第二份照會原來要求印度在19日午夜以前,拆除所有侵略工事,毛主席說:“只限一天,太倉促了,事實上印度也不能辦到,也難得各國和印度人民的同情,還是改為限定3天吧!3天之內必須拆毀所有侵略工事。”
9月20日,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於9月23日同時宣佈:接受聯合國的調停,全線停火。
我國的外交照會和軍事調動,威懾住印度不敢趁機對東巴基斯坦(孟加拉)用兵。
我國的強硬立場影響了國際社會,使印度不敢再擴大戰爭,只能接受聯合國調停。
此外我國還成功斡旋阿富汗,不要在印巴衝突期間,和巴基斯坦提邊境爭端,並透過第三方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援助。
這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的軍事盟友,同信仰國家,都沒有提供能威懾印度的幫助。唯有我國的幫助,足以讓印度忌憚,對解除巴基斯坦的危局起到關鍵作用,巴基斯坦和我國的關係也越來越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