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報道說全世界房價漲幅驚人,看了一下,僅2021上半年土耳其、紐西蘭、美國的漲幅位於全球漲幅前三,美國漲幅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14.4%達到歷史新高的19.9%,而土耳其更是達到29.2%,照此速度,不用兩年就能翻番。
歐盟27個國家中居然有23個國家都在上漲,歐洲央行在2021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房價過高的現象不斷加重,房屋價格修正的風險在大幅增加。
在新房不足導致供需錯配的矛盾下,歐洲法國、荷蘭等國的住宅市場已經出現了增長熱潮,就連一向穩定的德國市場也開始不淡定了。目前德國的房價、房貸等指標都在不斷地走高,漲價風潮已經從大都會蔓延到其它地區,機構和民眾都預測房價還將持續走高。據德國央行評估,目前德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價已經偏離基本面達10-30%。
而在東北亞地區,韓國房價也同樣在不斷攀升,首爾經濟圈的房價更是5年內翻了一番,已經有300多萬人口遷出,社會反響十分強烈。
全球主要經濟體均出現了創記錄的高房價現象,然而這並不令人意外。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國感染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的情勢下,對生產物流等環節造成了極大影響。全球供應鏈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人流和物流的雙重受限,造成生產成本大幅上升。
疫情以來,以美歐為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大放水以抵禦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貨幣超發、超低利率導致全球流動性氾濫,通脹壓力無處不在,房價毫無疑問必然會上漲。有人開玩笑說現在德國人終於體會到中國人的房產焦慮了。
其實房產上漲是必然,也是無奈的選擇結果。因為無論在中國還是歐美等世界主要經濟體,房產始終都是消費的大頭,都是吸納流動性的巨大蓄水池,當全球流動性大氾濫的時代,房地產上漲是必然。
而與此同時,中國的房產市場卻出現了不同的景象。中國大陸僅以4.3%的漲幅,在55個主要國家經濟體裡排名倒數第四,香港地區更是2.7%排名倒數第一。全球樓市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一半中國是海水,其它一半國家是火焰。
在國內,近年來政府房住不炒的調控不斷加碼,房產市場泡沫有所擠壓,部分前期虛高地區甚至出現腰斬的局面。受新冠疫情衝擊,新房銷售量不斷下滑,不少開發商採用了低價走量措施,然而降價更加劇了市場的觀望心理。
在銷售市場低迷的背景下,開發商投資拿地變得更為謹慎,全國各地均出現了土地流拍的現象。人們的消費預期有所調整,房地產及相關市場也出現一定程度的萎靡甚至萎縮。大量房產中介機構關閉轉型,房地產市場一片慘淡。而接連出現的房地產公司債務違約更讓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影響了房地產的投資信心。
由於房地產行業帶動和影響面廣,因此市場低迷導致土地流拍、開工不足,除了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有所影響之外,上下游以及住房相關產業也都跟著受牽連。而住房相關(如裝修裝飾、家電等)消費始終是消費大頭,住房相關消費低迷,三季度GDP增速也受到了牽連。
因此,央行在四季度的降準,將有助於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局面,對沖地產下滑過快造成的關聯風險。而積極推進房地產市場的軟著陸的字眼也出現在官方的表述中,要防止土地過多流拍造成後續房產投入供給不足導致後期暴漲,防止四五線過快下跌造成連帶風險。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對之前房地產政策某種程度上的糾偏。
看看歐美再看看央行動作,朋友圈裡中介歡呼雀躍,認為房地產市場又將迎來爆發,甚至忽悠人們請假買房,但我認為歡呼還為時尚早。
首先,2021年中國上半年的房價4.3%的漲幅並不代表大多數地區房地產的情況,多數地區是穩中有降的,少數地區有所提升,國內房產市場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且在不斷加劇。
其次,目前中國經濟轉換正處於轉型關鍵時期,長期發展目標不變,雖然央行在放水,但是絕對不是大水漫灌,對於關鍵製造業等核心產業的扶持力度會更大,對於房地產市場更多是維持平穩,更有可能出現的是精確“滴灌”。
再有,從目前人口出生率斷大幅下跌趨勢來看,房價缺乏大幅上漲的長期支撐動力。
還有就是房地產行業內部的因素,某大違約出現的鉅額債務風險後,接下來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審查和監管強化在所難免。
房住不炒的邏輯和“三條紅線”依然是緊箍咒,如果出現過度發熱必然會隨時收緊。我們的房產市場要平穩發展,避免暴漲暴跌才能有利於經濟發展。